题外话:
19世纪时,欧洲的贵族们很喜欢在自己的家里开音乐沙龙,邀请一些有名的音乐家来演出,那时候,这是一种十分有品位的享受,不很大的客厅了,听着音乐家们的演奏,虽然不会有歌剧院里那种广袤的感觉,却也别有一番的滋味,而那时候上流社会的一些有名的音乐沙龙里常常可以看见一些音乐大师们的身影。像里斯特,肖邦,莫扎特等等……可以说,那是一种有品位的享受。
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的运算元件是:电子管;虽然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任何一个微型计算机的速度都可以远远的把它抛在后面,可它毕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把人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了出来。
以生产深受好评的MP系列电子管功放的大极典,重组后,在2003年月15号,发布了“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其中2款主打的型号是,ENIAC
NO.1(MP-10P)和ENIAC NO.2(MP-10K)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电子管功放推动以及双单声道功放设计,不知道它是否能像ENIAC一样开创一个多媒体音箱全新概念的时代。
====================================
在一个PC的整体中,或许大家已经都不习惯没有音箱的日子;毕竟是音箱给我们带来多媒体享受中这最后一步的声音重放,但是一直以来总感觉在FOR
PC上很难有一对符合自己听感的箱子,已经厌倦了普通的2.1箱子,厌倦了不对称设计的2.0音箱,不喜欢集成IC功运放带来的听起来总有些遗憾的声音~
很快就想引入今天要谈论的这款音箱产品,来自深圳大极典公司的“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M10-KIT真空管套件音箱产品,它还有个有趣的代号ENIAC;外观上的初步观感:音箱采用了4寸的全频单元,白色钢琴漆面板,每个箱子顶上立着3个电子管,摆放在显示器旁边显得很和谐;虽然不会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可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美;这个就是对它外观上的评价;不过我的做工让它看起来好象是一个DIY出来的产品,看见它的外观以后总让我想知道它的声音会有何表现。
当然在听音之前还有不少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的,因为本身这款音箱就是一个全新概念的产品,最大的3个特点令它和我们之前见到的音箱完全处于两个不同的境界:
第一:放大器部分,“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不是采用集成IC而是采用了真空管作为放大器;是全球首款采用真空管放大器的个人多媒体音箱系统;也是唯一采用变压器信号偶合的多媒体音箱系统
第二:正式版“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产品中它唾弃了一般了两分频率结构,大胆创新地采用了一个全频带单元来作为整套个人多媒体音箱的“嗓子”;适合近距离听音
第三:“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也是目前第一款可以不断通过DIY升级的个人多媒体音箱系统~两分频率结构升级套件和其它升级套件随后将推出~
主要参考技术指标: ·放大器 额定输出功率:8W(最大10W) 频率响应:20Hz~30KHz(在1W输出时) 30Hz~18K
Hz(在5W输出功率时) 信噪比:85dB(A计权) ·扬声器 额定功率:10W(最大30W) 频率响应:80Hz~17KHz 灵敏度:86dB 额定阻抗:4Ώ
M-10KIT音箱通过前面板左边的POWER旋钮控制电源开关,同时通过右边的音量调节旋钮调节音量的大小~因为每个音箱都采用了独立的放大器,两个音箱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内部设计,最大程度上杜绝了普通2.0结构音箱因为将放大器电路集中在一个箱体内所存在的声音的不平衡,声场的不完善的缺点。
在独立放大器设计上M-10KIT这样的做法我很喜欢,也是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在市场上看到的2.0多媒体音箱产品类型,毕竟普通的2.0多媒体音箱放大器电路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再怎么补偿都不可能和两个箱体容积做到一样,要么就将放大器从音箱里面拿出来,要么就两箱分别独立放大器,前者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者成本较高,但是后者达到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前者,放大器方面M-10KIT这样不惜工本追求完美的做法需要大家的一定理解~
====================================
前面3个特点的文字中我们不断有提起过这是一款“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也就是不断强调了“i-Fi”、“个人”和“多媒体”这几个词,以下就说明一下这些词的含义,这很重要,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为什么大极典公司要推出这款产品,它的用意究竟在哪里~
“i-Fi”是“i-Fidelity”的缩写,这里的“i”有“个人的、个性的(individual)”意思,也有:网络的(internet)、时尚的(IN)、休闲的(idle)、创新的(innovation)、智慧的(intellectual)等意思,Fidelity意为精确的、高保真;Fi也有优美的(fine)之意,“i-Fi音响系统”定义为:解决数码音源时代的声音品质下降问题,为减缓“数码声”、“电磁干扰声”、“晶体管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音响及技术。“i-Fi音响”是“网络时代、数字时代追求音乐高品质音质重播的音响”。
而初初接上PC听了一段就发现这套M-10KIT音箱的声场相当集中,听音乐的时候感觉人声完全是从自己正前方,屏幕中发出的,而伴奏则是围绕于耳边;如果同时有很多人位于不同位置一起听的话,就没有办法如同位于音箱前“最佳听音点处”获得的听音体验要来得好,这点和“个人”提法相当符合,所以建议大家听它的时候最好位于显示器前半米左右的地方,并适当移动箱体或者身位以获得最好的听音角度~
同时音箱的名字中还有“多媒体”的词语,也就是说这款音箱是专门为普通的电脑和CD/MD等等设备而设计的,而并非是用来作专业听音的产品,所以听它更注重的是一种韵味,而不是用一种挑剔或者作比较的眼光来看它,而和它最好的配合莫过于我们平时见多的各种配置电脑,连接的时候出了点小麻烦,因为M-10KIT采用的是两箱独立电路,所以原配的两条电源线在自己繁乱的电脑桌后面出了点弯弯绕的麻烦,希望可以改制成一条3米左右长度一分二的电源线,在连接方面会方便不少,同时还可以节约了我现在紧张的插座空间,呵呵~
================飞笑文↓====================
毕竟仅仅采用一个4寸的全频带单元很不容易做好,把它接上改造后的NEC
3XiCD-ROM放开我最喜欢的《辛德勒名单》顿时感觉到那种好的小提琴特有的高贵感,而帕尔曼大师的演绎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那一种的悲伤,一种整个民族受到迫害时的悲痛,不是个人的情感所能比拟的,这也是《辛德勒名单》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再来听听我最喜欢的《A
Baroque
Anthology》那种巴洛克时期特有的室内乐队组合,那种轻逸幽雅的音乐在音箱中传出的时候,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时期的音乐沙龙中。古朴而富丽堂皇的客厅中一个乐队的演奏着那时候的名曲,如CANON,AIR,……细腻的弦乐,清脆的古钢琴声,相互交织着,让人很自然的会放下心中的紧张,慢慢的放松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在被帕尔曼大师的琴声感动过之后,又在CANON那优美的旋律中放松下来,拿出一张很喜欢的钢琴CD OPUS的《STEFAN
LINDGREN》(CD
19303),当舒缓的钢琴声流入我的耳朵时,整个人更加放松,而当初节奏突然加快时,似乎可以感觉到按下琴键时的弹跳感,十分的舒服,快慢舒缓有致,让我对这些钢琴大师的作品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我想这个就是M-10KIT带给我们的精髓:个性的、优雅的、文化的、高品质的音乐。
既然在普通的CD-ROM上能有这么好的表现,不知道它在电脑上能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它接到了我的MX200上(音箱的位置我是放在显示器两边,人是像平常操作电脑时样坐在电脑前),播放起了我过去从“短歌行”上下载来的
肖邦第二钢协;开始时的弦乐表现依然出色,只是让人觉得乐队的规模似乎缩小了,演奏的场所也小多了,不像在正规的音乐厅演奏的感觉。
而当钢琴声弹出的时候也缺一些那种在音乐厅中回荡缭绕的感觉,而多了在沙龙里演奏时的细致感;当然这样的风格不是人人都喜欢的,又试了SUK的小夜曲SERENADE,还是像是在沙龙中演奏的,不过这时候的听感就好很多了,毕竟夜曲就是适合这样的环境听音的;看来M-10KIT很适合回放室内乐,特别是弦乐~~让人回味~~~不过,不能总听这样的弦乐呀,平时也有听很多的流行乐以及其他风格的音乐,只是不知道M-10KIT是否也能有好的表现;呵呵,似乎我总是带着怀疑和疑问的心态,当然了,看着一个4寸的全频率单元,心里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的,因为M-10KIT的设计概念真的相当创新和大胆。
听听人声~~播放一首张艾嘉的“爱的代价”,开头的钢琴前奏流淌过之后,张艾嘉那成熟的声音被M-10KIT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经过了情感的洗礼后的成熟女性心中那种细腻的感觉。而同样的,蔡琴的声音也被比较完美的演绎了,真的很不错!那种修饰的美,听起来真的很舒服,可惜不是所有歌手的声音都适合拿在这里放,比如阿杜那比较高的沙哑的嗓音被修饰得没有那么的沙哑,不过这样的情况毕竟只是少数。
接下来放放快节奏的POP~~~哦,ENIAC的低频真的是出乎我的想象,只可惜速度依然不够快,在特别快的地方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还好没有散掉~~~看来还是不很适合欣赏POP类的歌曲。
放了不少的MP3~~得到的感觉,M-10KIT的确能比较好的修饰掉PC中出现的“数码声”现象,让声音听起来十分温暖和柔和,不过不是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声音风格,仿佛旧式的音乐沙龙中演绎的音乐,十分的优美,是需要比较高的欣赏品位。
====================================
后续:一些问题和说法,第一是放大器的交流声;在拿到音箱以后,我就开始寻找音箱相关配件的具体资料,M-10KIT音箱采用的放大用真空管型号分别为:每个音箱有两个6P1管和一个6F2管,排除信号源的问题之后,试听开启音箱的时候感觉音箱的本底交流噪声在安静的时候相对比较大,但是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另外M-10KIT在使用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相信通过PCB电路上的改进和屏蔽会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真空管部分情况,6P1为旁热式氧化物阴极输出束射四极管,主要作用是低频功率放大,其内阻抗达40KΏ,6F2为旁热式氧化物阴极三极-五极管,主要作用振荡/混频及高频电压放大,三极管部分的内阻为5KΏ而五极管部分则高达400KΏ,如此大的阻抗在推动的时候是必会引入一定量“我们所不想听到的声音”,不过在真正听音的时候这些声音是根本都听不到的~
但从整个听音角度来说,采用真空管作为放大器所出来的声音要比集成的IC所出来的声音要来得纯来得柔,这是一定要肯定的;在普通电脑,采用集成的AC97声卡上播放MP3/WMA文件的时候,M-10KIT在人声、弦乐、钢琴和声音层次感上都要强于同价位采用集成IC放大器的某品牌音箱~而作为多媒体应用多诞生的产品,在接到电脑上以后对于更多的人,相信在平时并不会听太多发烧碟而是更多会去听MP3/WMA/CD,播放VCD/DVD等等,单纯从表现上来说,它更适合喜欢温暖声音的朋友使用~
M-10KIT的音色很美和暖,不过也因为这样的音色,挑剔的说使它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比如说,喜欢摇滚的朋友,就一定接受不了它的低音,虽然说对于4寸单元来说,M-10KIT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回放起摇滚来是十分的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的,喜欢交响乐的朋友也难以考虑它,前面说过了,它的音场只适合一个人坐在PC前面听,在音箱范围内表现不出交响乐那宏大的场面,以及那种气势。
对于M-10KIT,我们不必奢求什么,4寸的全频带单元,8W的功率,……不适合大音量的回放,也不适合那种需要尖锐高音或震撼低频的朋友;喜欢它的朋友,一般都不是很喜欢把音量开很大,而是喜欢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细细咀嚼音乐中味道的人;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听的品位;个性化十分的强烈,因为它是一款让你学会关小音量细细品尝音乐的箱子。
====================================
落雨写在最后:听音乐一向各人有各人的听法,我就不喜欢将声音开得很大,不喜欢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喜欢在安静中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因此觉得M-10KIT的音色自己很喜欢,试听的时候也没少因为一些问题和飞笑甚至别的听过这个音箱的朋友吵过,作为一款个人多媒体音箱产品,M-10KIT在它所定制的方向上表现得不错,而作为一个概念的“i-Fi个人多媒体音响系统”也需要大家慢慢的接受;当听多了繁杂动感的音乐之后,为什么不试试静下来,安静的品位一下这种温暖的声音呢?
【作者:小熊福建_落雨飞笑 北京转载】 版权作品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