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XA软硬天师在城市自来水管网监测中应用 |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各种要素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以城市自来水为例。70年代的人,大多会有童年用水的记忆:停水!或者高层住户家的水笼头放出来的水象“线”似的。有时煮沸过的水不加茶叶却出现茶汤似的浅黄色,也不希奇。但为什么近年来,城市供水管线的压力不足,水质不佳的现象基本杜绝了呢?
那还是去自来水厂看看吧,以上海市市某水厂为例 |
 图一 |
登录该司的网页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企业每天的水情通报。除了供水量之外,我们可以清楚查到水质及管网压力的值,换句话说,打开水笼头出多大流量、什么质量的水一目了然。那么该水厂是如何实现这些数据实时报告的呢?
原来每个自来水供水企业,都会在自己的供水管网上设置一套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即:在供水主干管网上安装水质、水压、水量等在线测报设备,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实时采集到水质、水压等动态数据传输到水质督察系统,以强化企业&政府对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构建社会公众了解企业供水水质状况的畅通渠道。
|
传统无线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 |
|

图二 如图二所示,传统的实现方式多为PLC完成前端监测点水质(浊度、余氯、PH)、管线压力数据采集,经由GPRS或者CDMA DTU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接入监控中心的SCADA组态软件。但经过近五年的实际应用,使用者越来越觉得现有的架构的不足,集中体现:
- 稳定性差:
PLC通过专用或者非专用线缆+DTU的连接方式,固障点多;且商用的DTU可靠性差容易造成数据采集点失效,右图为某SI旧有方案的外观。
- 编程麻烦:
为了使用前端PLC编制出逢变则报的主动通讯及上位的OPC的接收程序,有些软件工程师编制出8K大小的梯形图程序,烦!
- 实时性差:
组态软件轮询(polling)的工作原理,在监测点数超过一定数量时,数据更新的周期长。
那么行之多年但不完美的方案是否可以改进呢?答案是肯定的! |
|
Moxa Active GPRS I/O 解决方案 |
MOXA的软硬天师(Active OPC+W5340 GRPS I/O)组合,轻松解决上述问题。 |
Iologik W5340 (硬): |
 |
GPRS DTU+I/O采集的复合体 |
|
 |
针对分散式数据采集应用的特殊要求
|
|
 |
提供低至2.8W的最低功耗 |
|
 |
多达14天的本地数据存储 |
 |
3合一串口 |
 |
直观易用的设置,毋需复杂编程如(图三) |
 |
多种通讯策略(逢变&定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