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库 |
概述: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的智能型自动化设备,是应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替代人进行工作的高度自动化系统,能完成任意定位的复杂运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其定义为: “一种可以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工业机器人可以自动按不同轨迹和运动方式完成规定动作和各种任务。
|
发展历程 |
机器人是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完善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机器人是目前工业中大量使用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主要由夹持器、手臂、驱动器和控制器组成。
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它具有一些对外部信息进行反馈的能力,诸如力觉、触觉、视觉等。其控制方式较第一代机器人要复杂得多,这种机器人从1980年以来进入实用阶段。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国外文献中对它的解释是“可动自治装置,能理解指示命令,感知环境,识别对象,计划其操作程序以完成任务”。
|
|
|
产业透视 |
概述:2l世纪将是机器人技术革命的世纪,机器人作为全面延伸和扩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手段将实现“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随着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及传统汽车产业的需求,预计自2009年起全球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以年均百分之四点一速度增长,至2011年将达到年产量134,100台的水平。预计我国将在2011年新安装各类工业机器人9,500台,市场保有量将达到48,600台。
正如《2l世纪日本创建机器人社会技术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机器人技术与信息技术一样,在强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培育未来机器人产业是支撑2l世纪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战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在技术上得到更大突破,机器人将在医疗、服务、危险作业、星球探测、海洋探测、军事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尤其是特种机器人技术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
|
|
技术进展 |
概述: 工业机器人集精密化、 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集中并融合了多项学科,涉及多项技术领域,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工业机器人技术已趋于成熟。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 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 和智能化等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