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发展史
  从1960年代的晚期到1970年代初期,由会计系统演变为物料需求规划(MRP),MRP系统在于协助工厂将物料的需求做好规划。
  在1970年的晚期到1980年代初期,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MRP遂衍生成为MRPⅡ,而MRPⅡ包含了现场报表系统(Shop Floor Reporting System)、采购系统(Purchasing System)及其它相关功能。在此期间,许多公司开始认为他们需要更多其它的系统来管理更多事物,开始有所谓的预测、配销资源规划(Distributed Resource Planning,DRP)、MES(强调WIP追踪)及其它单一功能的相关系统(如品管功能)出现,但这些系统无法完全整合,因此数据在系统间交换变得非常困难。
  1980年晚期至1990年初期,这些系统开始尝试藉由扩大系统功能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于是MRPⅡ变成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DRP转变为供应链管理,而现场管理功能则变为整合性的MES。
  1990年代后期,由于各系统的功能不断的扩大,使得传统制造系统之间的界线变得更模糊了,如ERP逐渐含有现场管理功能。
  1990年11月,美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就提出了MES(制造执行系统)概念。
  1997年,MESA提出的MES功能组件和集成模型,包括11个功能,同时规定,只要具备11个功能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也属MES系列的单一功能产品。
  2004年,MESA提出了协同MES体系结构(c-MES)。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对MES以及ERP的跟踪研究、宣传或试点,而且曾经提出了 “管控一体化”,“人、财、物、产、供、销”等颇具中国特色的CIMS、MES、ERP、SCM等概念,只是总结、归纳、宣传、坚持或者提炼、提升不够,发展势头不快。
  国内最早的MES是20世纪80年代宝钢建设初期从西门子公司引进的。中国工业信息化基本上是沿着西方工业国家的轨迹前进,只是慢半拍而已。几乎绝大多数大学和工业自动化研究单位,甚至于国家、省、市级政府主管部门都开始跟踪、研究MES。从中央到地方,从学会到协会,从IT公司到制造生产厂,从综合网站到专业网站,从综合大学到专科院校,都卷入了MES热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