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10-13 09:3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
2025年10月11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哈尔滨理工大学协办的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25)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亚冬体育馆召开。本次大会以“以智赋能 掌控未来”为主题,邀请10位院士与会,3500余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参会,近千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名誉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张起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宋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浙江大学教授孙优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段广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侠;黑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洪辉;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韩清龙;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陈虹;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中南大学教授阳春华;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周杰;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辛景民;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监事长,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积明;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夏桂华;菲尼克斯集团数字化业务首席技术专家Benjamin Homuth等嘉宾出席大会。
01
开幕致辞 擘画蓝图
杨孟飞院士、张起翔副省长、陈杰院士、宋迎东书记分别致辞。侯增广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
杨孟飞院士致辞
杨孟飞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站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新起点,自动化技术面临着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举办本次大会,既是对“十四五”期间自动化领域创新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更为“十五五”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搭建关键对话平台。他表示,期待通过本次盛会,让院士专家的前沿洞见为技术探索锚定方向,让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对话为成果转化疏通堵点,让海内外学者的思想碰撞为创新突破点燃火花,把大会凝聚的共识转化为推动自动化技术迭代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实践动能,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坚实力量。
张起翔副省长致辞
张起翔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自动化大会是我国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最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本次大会落地黑龙江既是对本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推动黑龙江自动化与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他强调,黑龙江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全力打造自动化技术创新高地。
陈杰院士致辞
陈杰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学科作为建校之初便设立的优势学科,长期立足航天、服务国防,在智能控制、机器人、无人系统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并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他谈到,本次大会不仅是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更是激发科研灵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契机,期待与会者深入交流,在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方面凝聚共识,共同绘制学科发展新蓝图,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宋迎东书记致辞
宋迎东书记在致辞中表示,自动化作为引领现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哈尔滨工程大学立足海洋强国战略,聚焦智慧海洋、深海装备自动化等特色方向,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创新链条。当前,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合发展,期待与会各方借助大会平台深化合作,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技术成果,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02
主旨报告 洞见未来
郑南宁院士
从概念生成到意图驱动的智能
在大会报告环节,郑南宁院士以“从概念生成到意图驱动的智能”为题作大会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与多模态学习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正经历从传统的模式拟合与被动响应,向“意图驱动智能”(Intent-Driven Intelligence, IDI)的转型。IDI旨在使系统能够理解、构建并实现多层级的目标、约束与价值,而不仅限于执行显性指令。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革新,更推动了智能内涵的拓展:人工智能正由依赖大规模模型堆叠与响应式交互的范式,向具备因果推理、概念生成、深层意图理解与价值对齐能力的认知型智能体演进。在这一过程中,概念生成是知识抽象、推理与迁移的核心机制,使智能体能够进行环境建模与跨域泛化。因此,将概念生成与深层意图建模相结合,是迈向类人智能的关键路径。
于海斌院士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自动化
于海斌院士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自动化”为题作大会报告。报告回顾了自动化技术在历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演进和发展历程,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特征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初步阐述了新一代制造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框架演进和体系变革,并对制造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理论、开发方法和应用范式等进行了拓展研究。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制造自动化系统和软件的变革性发展前景。
夏桂华教授
船舶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在无人船编队控制中的应用
夏桂华教授以“船舶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在无人船编队控制中的应用”为题作大会报告。他表示,数字孪生技术是利用模型、数据和算法,构建模拟物理体结构与性能的数字体,经传感器实时采集物理体数据与其进行迭代演化进化,实现物理体与数字体高精度同步运行,构成数字孪生系统。报告着重介绍舶数字孪生基础软件平台,包括软件总体架构、数字体构建、数据交互引擎、数据标准、模型迭代算法、智能应用算法、海洋环境等软件模块;利用此软件平台,构建了数字孪生船舶航行、无人艇编队控制应用系统,在无人艇编队指挥人机协同智能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和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Benjamin Homuth
PLCnext Technology —— 新一代开放自动化控制平台
Benjamin Homuth以“PLCnext Technology —— 新一代开放自动化控制平台”为题作大会报告。PLCnext Technology是菲尼克斯电气推出的开放工业自动化平台,通过融合IT与OT技术,打破传统控制系统的封闭性,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解耦。其核心架构基于实时Linux系统,支持IEC 61131-3标准编程与高级语言(如C++、Python、MATLAB Simulink)的混合开发,并兼容开源工具和云服务,为智能制造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平台具有混合编程与软硬解耦、虚拟化控制、协议兼容与生态扩展等优势。他介绍,未来,平台可通过开放架构和社区生态,推动工业自动化向软件定义、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成为工业4.0的核心使能平台。
03
多元议题 交锋碰撞
大会设置“具身感知与智能机器人”“先进导航与智能信息融合”“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共融机器人”“先进光电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等36场平行会议,300 余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学术进展,共话产业新未来。
平行会议现场
04
青春力量 跨界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会首次举办优秀青年人才跨界交流会,设置青年科学家论坛、博士生交流会和学生工作发展论坛,汇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期刊主编、青年科学家、领军企业家,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以跨界对话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为领域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大会同步特设期刊主编面对面平行会议,搭建核心期刊主编与科研人员的直接沟通桥梁,精准破解论文发表与学术传播中的实际难题。此外,还组织开展10场论文口头汇报与1000余篇论文墙报展示,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切实为自动化领域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铺路搭桥。
05
前沿科技 成果荟萃
大会期间,宇树科技、蓝思科技、中科深谷、朝元时代、青瞳视觉、度量科技、凌云光、松灵机器人、曼迪匹艾等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创新成果与未来产业集群布局。大会现场精心设置丰富的场景互动体验与技术应用展示环节,让参会者近距离现场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产品,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