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第六届中国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发展大会在本钢召开

http://www.gkong.com 2025-10-16 10:28 来源:本钢集团

10月11日,第六届中国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发展大会在本钢召开。大会以“数聚新能·智启新程”为主题,重点聚焦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关键路径与实践经验,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探讨,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原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副处长张绪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毅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处长符鑫峰,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徐金梧,冶金工业信息中心主任付静,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杨殿新,本溪市委常委、副市长殷俊,鞍钢集团董事会秘书、首席信息官、管理与信息化部总经理杜民,本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峰,鞍山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军等出席会议。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钢铁及上下游企业近400名代表参加会议。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赵辉、本钢副总经理齐振分别主持会议。

于峰在欢迎辞中介绍,在加速推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本钢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弯道超车、破局突围的重要支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特色之路。“十四五”以来,随着鞍本整合融合的持续深入,本钢通过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网络协同、服务延伸等数智化手段,钢铁产业智慧指数对比2021年提升58.5%,数据治理通过数据管理成熟度4级认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首次进入第一梯队,累计支撑降本增效92亿元,《数据赋能支撑钢铁产业协同发展》案例获评“2025十大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标杆案例”,本钢板材汽车板全流程管控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实现了智能制造的跨越式提升。

于峰表示,希望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形成更多智能制造的新理念、新技术,破解更多数字化转型的新课题,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活水和实践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张龙强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飞速发展,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新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钢铁工业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方式。展望未来,钢铁行业要持续深化数智融合,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钢铁全流程场景的深度结合,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化解决方案;要通过智能制造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减排,积极探索氢冶金、绿色能源应用等前沿技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钢铁力量。

杜民在致辞中回顾了鞍钢集团近年来数字化建设成果,他强调,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钢积极践行数字鞍钢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未来,鞍钢集团将紧紧抓住数智化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增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上,举行了钢铁“优化级”智能工厂评价证书颁发仪式,本钢板材、攀钢西昌钢钒等10家企业进入钢铁首批十佳“优化级”智能工厂名单。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钢铁行业大模型发布仪式,本钢AI+赋能生产制造场景和“怡源”冶金设备维检大模型正式发布。

钢铁行业 MA 标识场景设计与应用联盟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体系化、标准化协同的关键一步,为构建贯通全产业链的“数字基石”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本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霍刚作了题为《从“制造”到“智造”——本钢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徐金梧作题为《基于大数据、大模型的AI+工业应用》主题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装备研究二处干部刘壮作题为《关于“十五五”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若干思考与研判》主题报告。

此次会议共设置三个分会场,与会人员围绕人工智能、数据治理、MA 标识场景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实地参观了本钢板材三冷智能工厂和北营生产运行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