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09-01-16 10:03
与传统维修与资源化相比,机床再制造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征,包括高科技、性能特征、低价格、节能降耗减排及产业化等多方面特性。
其中,高科技特征主要表现为:机床再制造技术是集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测量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
目前我国企业中所用的数控设备进口比例相对较高,再制造缺乏必需的图纸、资料、备件、材料等。所以,需要拥有技术素质较高、专业化较强的专门人才,并配备专业化的加工、诊断、检测、维修设备和仪器。由于数控技术发展迅速,数控设备更新换代快,几乎每隔三年左右更新一代,因此机床再制造还需要较高的适应性和新技术跟踪性。
产品性能特征体现在:机床的机械部分具有耐久性,特别是床身、立柱等铸件,时效越长,性能越好,适合于循环再制造,再制造后的机床性能稳定,可靠性好。机床再制造并不是简单的翻新,而是要附加很多新的功能,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上的装置等,从整个机床的性能上说,完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同型号的新机床。
目前,我国机床再制造的程序是由用户和再制造商先签订技术协议,用户对每台机床需要再制造到什么程度提出要求。由于用户往往希望原有的旧件能用的尽量用,能不更换的尽量不更换,所以,我国现阶段的机床再制造产品性能一般是达到恢复精度、满足用户生产需要的要求。
在价格优势方面:老旧机床一般蕴涵着70%以上的残留价值,包括机床钢铁材料价值和机械零部件的制造成本价值等,机床再制造可以充分利用机床的床身、导轨、工作台、立柱、底座等原有零部件,节约制造这些零部件的成本。
据统计,一般机床的再制造价格相当于新机床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型机床再制造费用甚至低于新机购置费用的三分之一。
节能降耗减排特征体现在:机床制造需要消耗大量普通钢铁材料以及部分高档钢材,机床的数控化再制造可以充分利用废旧资源,如机床的主体、基座、铸造大件等。
据统计,机床再制造的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比制造新机床节能80%以上,不仅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还可在实现节能、节材的基础上,减少重新生产铸铁件对环境的污染。
产业化特征体现在:再制造是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事实上,由于机床产品的吨位比较大(从几吨到几百吨),价值比较高(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在我国还很难做到规模化、批量化。机床的再制造尤其是重型机床的再制造,一般都是单件生产,每一台的型号、规格、系统都不一样,同样的机床用户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要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就必须提供特殊服务,实现产业化难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