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09-12-01 15:31 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编者语:
近期,有关新能源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争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在《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9月,两部委又将风电设备、多晶硅列为“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对象。
然而,有媒体报道,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科技部认为,此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是就“规划产能”而言,若考虑“实际产能”,则新能源产业远未“过剩”。
对新能源“产能过剩说”提出质疑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专家和新能源企业管理者。他们认为,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新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滞后等因素造成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形成的一个假象。
数据显示,在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中,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所占份额不足2%。从这一数据看,新能源的产能显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中国大力实行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针对上述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和企业,请他们各抒己见。
近期,“产能过剩说”给整个新能源产业带来震荡,各种声音随之而来。一时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多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我国新能源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过剩之说”有失偏颇
目前,包括大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6亿吨标准煤中所占的比重不足10%,而2020年这一比重要达到15%,届时,我国能源总消费需求量将可能接近40亿吨标准煤。很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这样的现状下,新能源“产能过剩说”又从何说起?石定寰直接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新能源产能是否过剩,应由市场来下结论。”石定寰以遭受产能过剩质疑的多晶硅为例,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其市场现状。他说,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环节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平衡是一个相对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的。
首先,从世界范围看,2008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为6.49万吨,其中电子级多晶硅2.44万吨,太阳级多晶硅4.05万吨。2008年全球太阳电池总产量为7900兆瓦(MWp),其中薄膜电池总产量895 MWp,晶硅电池总产量7005 MWp。按照2008年太阳级多晶硅消耗水平为8吨/ MWp的标准,2008年太阳级多晶硅的总需求量为5.604万吨。在电子级多晶硅中有一部分以单晶硅头尾料的形式流入光伏领域,大约占电子级多晶硅的1/10,即2440吨,因此,太阳级多晶硅的实际需求量为5.36万吨。这与2008年太阳级多晶硅的产量相比,仍然缺少1.31万吨。由此可见,直到2008年,全球多晶硅仍然供不应求。
具体到我国,在2005年以前,我国多晶硅产业几乎是空白。当时我国惟一一家存活的多晶硅企业的生产能力仅为年产100吨,远远低于全球多晶硅产业动辄千吨级以上的规模。近年来,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强力拉动,以及产业界的努力下,我国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多晶硅产业,已经开工生产的多晶硅生产线均采用闭路循环、清洁生产的工艺和西门子改良技术,并达到了千吨级以上的生产能力,部分企业能耗水平达到了150-170千瓦时/千克(kWh/kg)。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为4721吨,相比于17850吨的市场需求量,仍然缺少13129吨;2009年,我国晶硅电池的产量预计约3500 MWp,按照7.5g/Wp计算,共需2.625万吨多晶硅,而200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预计为1.3万吨。很显然,仍有过半的多晶硅需要进口。
石定寰说,虽然我国多晶硅供求紧张的情况正在缓解,但从实际需求与供给量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说”的背后
既然不存在“产能过剩”,那么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对此,石定寰分析,“产能”概念不清是主要原因之一。
通常来说,产能是指一条生产线或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已经具备或形成的生产能力,是实际生产能力,不能与计划产能、设计产能和在建产能混为一谈。
石定寰举例说,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生产线实际生产能力为零;一个刚开工生产的生产线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也完全不同。如一个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吨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开工的第一年生产了200吨,那么当年实现的实际生产能力就是200吨,而不能统计为1000吨。
石定寰指出,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当年的实际生产量也许会超过其设计产能,因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工厂是满负荷生产的,因此不管其设计能力多大,都应当用当年的实际产量来衡量;而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由于产品滞销,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实际产量会小于生产能力。
石定寰强调,计划产能、设计产能和在建产能包含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应作为产业发展的可靠依据。
发展新能源任重道远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可谓微乎其微。新能源产业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理解与扶持。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容纳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一些问题。
石定寰认为,无论问题有多少、争议有多大,都应遵循国家的能源替代战略,坚持“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向。
石定寰指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发挥市场调节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尤其是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形成由从事基础性、战略性研究的“国家队”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队伍组成的科技创新大军。
目前,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很多,但研发投入和人才都比较分散,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国家层面的研究团队。着眼于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正在联合相关机构筹建北京太阳能电力研究院。
在石定寰看来,这是在探索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支撑方式,既为政府决策服务,又为企业技术提供帮助;既进行重大战略研究,有重点地开发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又实施重要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发布,努力形成一个开放式、网络化的公共研发平台。
“我希望它能发展成我国太阳能电力领域的‘国家队’,带动太阳能产业发展,进而促进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石定寰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府应引导新能源产业走良性发展之路
“现在,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而传统能源的总量又不足,所以新能源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表示。
盲目上马造成表面过剩
“作为一个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不长的国家,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讨论产能过剩的问题?”李志军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地方盲目上项目,结果造成了表面繁荣。
一些专家表示,多晶硅、风电设备之所以被众多地方政府追捧,主要是因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时,这些新兴产业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并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新的增长引擎,以至于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盲目上马。
此外,地区间的相互攀比也促使一些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以多晶硅、风电设备为主的新兴产业上,甚至根本不考虑可能会引发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新能源产业本来就缺乏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再加上当前的无序低水平扩张以及有限的国内市场需求,很可能导致这一新兴产业重走劳动密集型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老路。
急需出台行业标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表示,对新能源产业既要有鼓励政策也要有管理和约束政策。“在新能源产业准入条件放开之后,如果不及时出台约束性条件和行业标准,这一新兴产业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竞争。”
张永伟表示,发展新能源产业一定要有技术的持续性突破。目前,我国的新能源领域,很多技术是从境外通过便捷途径进入国内,利用国内较低的资源及运行成本,快速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不仅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而且严重打击了本土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张永伟说,由于当前业界对鼓励发展什么样的新能源技术与市场争议比较大,结果导致相关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他呼吁,为了新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应该及时出台相关管理和约束政策。
[page_break]
新能源销路有问题
张永伟参与了最近对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情况的调查。他在调查中发现,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上网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这既与国内的电网体制有关,也与政府对风力和光伏发电的管理规范不到位有关,所以出现很多矛盾和冲突。”张永伟说。
记者了解到,风电项目建设与电网规划在时间上必须有先后。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电网和风力发电缺乏配合,经常是风场建起来了,风电却送不出去,这种“产能假过剩”既浪费了资金也浪费了资源。
李志军说,如果新能源发电能够完全被收购,目前所谓的产能过剩是可以解决的。
然而,据记者了解,新能源发电并网目前困难重重。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必须全额收购新能源发电,但是到目前有近30%的已吊装风电设备不能上网发电。很多人因此指责电网公司借助其自然垄断地位成了新能源发展的“拦路虎”。
而对于上述指责,电网公司也是满腹委屈。第一,风电等项目在审批和上马时没有就并网需求同电网公司进行充分协商。第二,风电、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增加了电网的不可控性和调峰压力。如在吉林西部就有4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由于均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2008年多次发生因小的电网故障造成方圆200公里范围内的40万千瓦风电机组同时全部切除的情况。第三,风电、光伏发电小时少,长距离输电成本高,电网投资不经济,国家对电网公司补贴太少,远不能弥补其为配合新能源发电而进行电网投资导致的亏损。
理顺体制避免阶段性过剩
在张永伟看来,新能源产业现有体制的不畅已经严重阻碍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电网发展滞后于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两种电价机制并存,造成新能源上网电价混乱;国家对电网公司发展新能源的责权利定位不清,电网公司发展新能源动力不足。
张永伟呼吁,应为新能源发展创造好的体制环境,及时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做到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有机统一,统一新能源发电定价机制,明确电网公司发展新能源的责任,调整对其考核指标。
张永伟说,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发电量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比重还很小,一些利益关系也较易平衡。在电力体制改革短期内难有重大推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新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先行一步。
在张永伟看来,新兴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取决于给它创造什么样的体制。几乎每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产业化阶段,都会遇到一些制度性障碍,这些障碍的客观解决程度,决定了这个产业投资回报的有效性。
张永伟认为,在当前国家正制定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更应同时考虑理顺新能源产业管理体制,为真正落实好发展规划创造条件。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低端产品过剩 核心技术不足
当新能源产业在全球低碳经济的热潮中备受推崇之时,我国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却遭遇了“产能过剩说”。对此,北京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的理解是:新能源产业低端产品过剩,核心技术不足。
在徐云看来,当前我国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其实是低层次、低水平、低意识的过剩。
记者了解到,我国多晶硅、风电设备虽然产量巨大,但并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很多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新能源的产能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制造项目,高技术含量、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能并不多。低端的产能过剩不仅造成重复投资的巨大浪费,还会妨碍未来升级产品(新一代技术产品)的应用,因为产能是否过剩主要是基于市场容量判断的。
徐云认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一哄而上地把资金花在购买国外设备或简单、变相地引进技术,进行所谓的抢占市场。
一般来说,抑制产能过剩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即通过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方式是难以解决的,会伴生极大的资源浪费问题。
徐云强调,对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调控和指导,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显然不够,在新能源低端产能过剩及重复建设等问题上,政府应适时发挥“有形之手”的宏观指导与规范作用。
首先,国家应出台新能源产业宏观指导政策,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引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拓展市场。
徐云说,发展新能源产业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新技术突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就违背了科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了。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其次,政府应积极协调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资源的研发与应用,尤其应该对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在全国层面进行协调、指导、重点攻关。
徐云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企业各自为政,关起门来搞研发,各地政府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支持企业,导致低端重复研发现象十分严重。
徐云建议,在支持新能源技术联合攻关的同时,政府需要通过制订相关标准给自主创新的先进核心技术产品预留市场空间。
“如果不考虑这一市场特点,未来新能源产业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产能过剩局面。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为什么不能使市场一蹴而就,不能让目前中低端技术产品全面‘占领’市场的原因。”徐云说。
记者了解到,产能过剩在我国并非是个新问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出现,在2003年以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愈显突出。如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同样未能逃过产能过剩的争议。
徐云提醒,无论新能源产业“过剩之争”影响几何,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应用“有形之手”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规范市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