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内燃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http://www.gkong.com 2010-10-18 11:35 来源:中国工业报

  【导读:近年来,随着发展电动车的呼声渐渐高涨,内燃机行业被推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位置。相对于“新能源”、“新技术”,目前占大多数市场的内燃机被贯上了“传统”二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不是即将走向衰落,甚至灭亡?】

  9月26日,内燃机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圆桌会议,就内燃机的现在与未来进行学术研讨,意在给内燃机产业一个正确的定位。

  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的日益重视,内燃机因为高油耗、高排放的先天不足被推上审判席,与此同时,电动车及新能源概念则被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支持、舆论引导、厂家跟风……一时间,似乎电动车的普及已经指日可待。

  事实上,发展电动车还有很多的技术瓶颈仍未解决,续航里程短,电池成本高,电的来源、全过程的碳排放,困扰电动车行业的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认为,20年内新能源汽车未必成为主流,传统内燃机仍有很大改进余地。博世表示,十年之内,电动车技术还不能成熟,2020年能够走向批量生产就已经是相当乐观的估计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常务副理事长阳树毅以及到场的众位专家学者对这一看法表示肯定,并明确指出,传统内燃机和混合动力仍是未来10~15年发展的重点。

  2009年,中国生产内燃机6700万台,总功率达11.3亿千瓦,产值2739亿元。内燃机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众无可争议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它也是所有动力装置中,热效率最高,热点最小的。“所有可移动式动力装置都是用内燃机作为核心动力,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替代。”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著名内燃机专家苏万华教授表示。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的方向,但新能源汽车仍然还是有多种技术路线,像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到底应该优先发展哪一种,还要按照市场前景来定。目前来讲,混合动力技术更加成熟,相对价格更低,同时也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以现阶段看来混合动力车是相对最有前景的。

  提高效率刻不容缓

  和发展电动车相比,提升内燃机效率显得更为迫切和现实。

  “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每年消耗石油占世界消耗量的2/3。去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是47%,今年将达到51%,而在所有的石油消耗中,内燃机石油消费量占总消费量66%以上。”苏万华表示,“去年,中国消耗石油11亿吨,如果内燃机能节能50%,省下的油相当于10个大庆油田。”

  中国内燃机燃油消耗率平均220~350g/kW.h,比国外先进机型低20%左右,每年多消耗3000万吨,相当于年石油消费量1/6,提高燃烧效率刻不容缓。

  内燃机发明之初热效率仅为12%,现在已经可以达到46%。2007年,美国燃烧学会提出,内燃机还有提高燃烧效率50%的可能。

  专家预测内燃机仍然有25%~50%的节油潜力,如果石油资源可供使用60年,降低油耗25%就可以延长使用至80年,多出的20年,可以为开发利用新能源动力争取时间。

  发展柴油机乘用车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据统计,乘用车柴油发动机比汽油机节油30%,动力性也强,符合低碳经济趋势。且最近出台的节能补贴政策中,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乘用车的消费者国家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一政策也明确指出补贴对象包括柴油机车。

  “长期以来,柴油车给中国人留下冒黑烟的印象,导致在欧洲占50%以上的柴油机乘用车在中国的占有率不到1%。”张小虞对此颇有些无奈,“事实上,中国的柴油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装配乘用车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成本高和油品供应难。”

  由于关键零部件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优质的关键零部件如燃油系统、泵、嘴等都需要进口,导致柴油机制造成本高昂,维护保养成本也很高。“平均一台柴油机售价要高于汽油机1万元左右。”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捷告诉记者。同时,由于柴油机对柴油的油品要求较高,国内只有少数城市可以实现供应,内燃机学会的专家们还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突破口: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是带动整个内燃机工业升级的技术,是带动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表示。

  而与两年前相比,许多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研发的投资增加了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据悉,预计年底左右,一汽和上汽深度混合动力就会下线;长安汽车企业已开始对中度混合动力汽车进行研发。

  国内内燃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如玉柴近年来也在下大力气开发混合动力产品。据沈捷介绍,玉柴的混合动力产品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前景看好。潍柴也已招兵买马,进行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然而,发展混合动力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可靠性和耐久性同传统柴油机要求不一致;排放法规对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不适用;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尚不完善等。

  记者手记: 内燃机不该“沉默”

  传播学中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内燃机行业就是处于一个“被沉默”的尴尬位置。当“新能源”在追求零排放的人们眼中熠熠发光时,传统内燃机不可避免的戴上了高油耗、高排放的大帽子,声音渐渐微弱。

  而事实上,内燃机作为多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动力产品,是完全有资格大声说话的。从诞生伊始发展到现在,虽然内燃机产品有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内燃机产业从设计、研发、生产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即使是被人们普遍指责的不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记者认为,内燃机是有未来的。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会带给旧有事物冲击,但是,并不是所有这些旧有事物就必须被“替代”。就如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曾让许多传媒人士认为,它必会带来纸媒体的衰亡,然而如今,这些曾经的新兴媒体依然和传统媒体共生共存,甚至演绎出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模式。也许纸媒体还是会逐渐式微,但是那个前提是另一种或几种传播模式的完善。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无可争议,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一步登天,跨越内燃机去建造一个空中楼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静下心来,一步一步走坚实吧。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