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新医改环境下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http://www.gkong.com 2010-04-22 14:13 来源:汪鹏、李刚荣: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作为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信息化内容作为二十四个章节之一,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其中,“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成为“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由此可见,信息化是新医改推进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同时,新医改的推进也将为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给数字化医院的下一步建设指明方向。

  新医改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当前,国内大型医院基本都实施了比较完备的HIS解决方案,院内信息化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HIS需要不断升级以适应新的要求。那么,新医改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究竟有什么关系?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下面将从新医改方案重点阐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探讨。

  1. 公共卫生服务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医改的重要方面,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目前,全国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重大疾病控制工作中,已经建立了重大疾病的全国网络直报系统,但是其他方面还缺乏统一的平台。在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系统,例如北京市自2008年开始推广儿童接种疫苗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福建厦门市和上海长宁区相继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系统,重庆市沙坪坝区正在积极构建数字化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见图1。但总的来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刚刚起步,未来将向建成市级、省级和全国级平台的方向发展。

  作为国内的诸多公立性医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医院可以与国家、市级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立自动化的数据和网络接口,还可以参与这些平台的开发、测试与推广。构建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与监控平台,使公立医院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与监控的“前哨”。同时,还可以建立用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信息化体系,既可以为临床科研提供手段,还可以为国家流行病的监控提供依据。

  2. 分级医疗、农村合作医疗

  针对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新医改中明确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很少,即使一些地区在乡镇卫生院开始使用计算机,但是还基本没有建立起网络。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应用情况与农村地区类似。目前,基于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医疗共同体的研究刚刚起步,分工协作的流程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整体信息化的进程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当前的整体形势来看,提升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生存空间是新医改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可以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来为社区和农村提供支持与帮助,如开展个人健康档案、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应用探索。特别是可以进一步发挥远程医疗系统的作用,为基层提供尽可能实用的、有针对性的远程会诊和培训教学等服务。

  3. 医疗保险

  卫生部长陈竺提出到2010年要逐步实现全民医保,新医改方案中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它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必然要求信息化体系能提供相应的支持。目前,新农合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依靠手工方式来处理新农合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报销、转账等业务。城镇在职职工的医疗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开展了多年,一些城市在部分业务上已经比较成熟,城镇医疗保险也正从在职职工延伸到全民。在商业医疗保险方面,结算和报销也是基本采取手工方式。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也会与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网络化的结算。在这些医疗保险业务拓展中,不仅需要升级医疗保险系统,医院的信息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升级。

  在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医保患者已占到患者总量的50%以上,并且还在逐步增加。随着国家全民医保的不断推进,各家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依赖医保患者的增长。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完善医保患者的对账、报销、数据查询统计等系统,为医保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信息系统要能支持更多的医保结算方式,让各种类型的医保患者都能顺利就医。

  4. 基本药品保障

  药品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改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信息化是药品基本目录管理的基本工具,各级卫生管理部门正在建立药品目录管理系统,并需要动态更新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目录。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药品配送和城镇医疗卫生中心的药品供应中,信息系统也将起着关键作用。为应对新的形势,医疗机构还应该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这对药品目录管理和药品供应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作为辅助手段将必不可少。

  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我国医疗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医改政策,展望数字化医院的发展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1. 信息化标准逐步得到规范

  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整体的标准化还比较差,目前国内完全遵循HL7医疗信息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还很少见。医院内部病人ID、各种诊疗和药品等代码均是各自定义,病人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中国卫生部正在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制定,确定各个业务领域数据集和元数据,提取公用数据元,形成数据字典。2009年5月19日,卫生部推出了一大批试行的卫生信息标准和数据字典,包括门诊诊疗基本数据集标准、住院诊疗基本数据集标准、个人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50余项。这些数据标准的制定将从根本上规范各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今后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打下坚实基础。

  2. 区域医疗信息化将快速发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起步较早,特别是PHR的发展较为迅速。中国卫生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5-8个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最近,中国医院协会曹荣桂会长指出,各级各类医院要以新医改为契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全网络(多系统网络联通)、全方位(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诸方面)、全关联(连接医院、社会、银行、社区、家庭等)为特征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体系必将形成。

  3.医院信息系统向集成化发展

  系统集成是指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应用,将截然不同的、基于各种不同平台、不同方案建立的应用软件和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个无缝的、并列的、易于访问的单一系统中,并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包括院内各子系统的集成、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如和公共卫生信息、上级主管部门数据上报支持、医疗保险系统和社区医疗系统等。

  4. 智能化决策系统将快速发展

  智能化决策系统是通过对医院业务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将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使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更有利的决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医院已经不仅满足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而是逐渐关注到如何利用智能化决策系统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决策依据。从已积累的海量数据中发现医院运作的基本规律,预测出业务发展的未来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等。

  5. 相关法律法规将逐步健全

  最为突出的是电子病历的合法性问题。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这一法律,今后电子签名将与传统的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进一步保证了电子病历的合法身份。为保障卫生信息系统安全,2010年1月4日,卫生部印发了《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如此,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如何做到符合该法的具体要求,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有待于深入探索。

  小结

  一直以来,受限于体制樊篱,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存在系统分割、相互独立、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标准研究起步晚等诸多问题。而现在,新医改的推进必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契机。新医改对信息化寄予厚望,医疗卫生信息化如何再次取得突破的命题再次被推向前台,而解决这一命题就需要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医院信息化工作者今后长期不懈的努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