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现场总线仍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http://www.gkong.com 2010-06-22 17:01 来源:欧姆龙(中国)周佳麟先生

  【 现场总线最主要应用于设备层,即控制器与现场设备的通讯层。现场总线是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进行通讯的桥梁,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设备生产商加入各种现场总线协会,支持现场总线的产品群也日渐丰富。】

   现场总线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采用电流、电压模拟信号进行测控信号变化慢,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也改变了集中式控制可能造成的全线瘫痪的局面。现场总线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出现便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导致了传统控制系统结构的变革。

  就目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应用来看,现场总线最主要应用于设备层,即控制器与现场设备的通讯层。现场总线是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进行通讯的桥梁,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设备生产商加入各种现场总线协会,支持现场总线的产品群也日渐丰富。除了PLC、远程I/O、变频器之外,传感器、温控器、电磁阀等现场设备也支持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扩展到更多的设备中,这使得现场设备控制的网络化成为一种可能。

  关于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比较从未停止过。目前,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主要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现场总线主要用于设备层,而工业以太网则更多地应用于信息层和控制器层。

  虽然现场总线在通讯速度、距离等方面无法与工业以太网相比,但现场总线却有着更适合设备层应用的优势:首先,设备层包含很多来自第三方的设备,控制器需要与这些设备通讯,必须要通过相应的通讯网络。目前来看,支持现场总线的设备生产商和产品群远多于工业以太网;其次,现场总线发展时间比工业以太网要长,相应技术更加成熟,设备成本也相对较低。而工业以太网向下层延伸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由此可见,工业以太网如果想扩展到设备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不可否认,近几年工业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信息的传输媒介,以太网或工业以太网的发展也的确异常迅猛。既然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各有千秋,那么二者如果能够携手协作,强强联合的效果必然更加出众。这就要求现场总线技术考虑如何与工业以太网更好地结合,加强彼此之间的通讯,这也会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另外,很多客户对现场总线的开放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也将促使现场总线协会与更多的设备生产厂商建立合作,加快现场总线产品的开发。

  自1933年创业至今的70多年中,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欧姆龙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产品品种达几十万种,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社会系统以及健康医疗设备等广泛领域,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并生产出一系列产品与设备系统。

  目前,欧姆龙主要的现场总线有两种——DeviceNet和CompoNet;拥有的现场总线产品包括:PLC现场总线主站、各种现场总线从站接口及I/O单元、支持现场总线的驱动产品及无线设备等,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DeviceNet作为一种优异的开放式网络,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认可和厂商的支持;CompoNet提供了4Mbps的通讯波特率,适合现今很多需要快速响应的行业。

  在CompoNet推出之前,有用户提出需要一种通讯速度更快、现场接线更方便的现场总线。欧姆龙就是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在2007年发布了CompoNet,可以和DeviceNet进行无缝通讯。CompoNet是OMRON最新最高端的现场总线,已加入ODVA,成为CIP家族一员,能为设备制造商提供连接智能传感器、驱动器、远程I/O等外围设备的快速有效的网络解决方案。除了支持自己的现场总线以外,欧姆龙同时也支持其他主流的现场总线,能够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

  虽然在某些应用场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现场总线依然以它独特的实用性而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现场总线技术拥有安全、简单的优势,同时实时性也比以太网要好,且技术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总线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可以看出,现场总线还是拥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其多年来所取得的地位并不是能够轻易被工业以太网所取代的。而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融合趋势,则是发展的必然。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