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11-10-12 14:39 来源:电气中国
导读: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纲要,物联网十大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届时,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等行业将迎来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春,齐享5000亿元物联网“金矿”。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已经完成专家论证,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召开部长办公会审议这一规划,如果顺利通过审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很快出台。届时,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等行业将迎来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春,齐享5000亿元物联网“金矿”。
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开发应用前景巨大,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通信业务。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提出了推进TD与传感网的两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究,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分别支持了一批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网络和智能传感器项目,金卡工程还启动了一批RFID行业(地方)应用试点工程,但目前大多应用项目是以闭环应用为主,规模化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2010年3月9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据联合工作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张琪介绍,联合工作组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加快推进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张琪表示,物联网涉及面广、影响大,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可谓无所不在。在物联网领域,标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虽然成立相关标准工作组,但各工作组专注于本领域,标准制订过程均独立开展,急需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据悉,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对物联网企业的政策扶持仍将集中于重大应用项目。 “十二五”物联网十大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骨干企业或将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的芯片研发、制造、封装与国外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信息安全以及抢夺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目标要求,芯片厂商被寄予厚望。
对于发展物联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5项建议:科学制订物联网发展规划;尽快建立物联网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标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出台支持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SCDMA网络的应用结合;加强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广。
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物联网这个概念。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以智能电网为例,智能电网必须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大特征,而物联网则是实现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对提升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处理,信息双向交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产业被更多的认识、看好,业界翘首以待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尽快出台。据一位参与规划制订的专家表示,规划将从四个方面对物联网产业带来推动作用。一是加快标准制定进度;二是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平台的技术研发投入也会加强;三是相关企业、产业园区可能获得优惠政策;四是下游应用也会得到扶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指出,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苗圩认为,物联网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不仅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而且能够有力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我国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如何推进物联网产业快速、有序的发展?苗圩认为,一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掌握发展主动权。三是加强产业合作,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四是发挥市场优势,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
地方经济的“香饽饽”
先于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已经纷纷出台了物联网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了未来3~5年物联网发展目标和重点应用领域。在已经出台的地方规划中,上海、、重庆、江苏、广东、陕西、辽宁等省市都将物联网列为智能电网3~5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不仅纷纷出台物联网的规划,物联网的试点项目也在各地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省市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物联网开始了产业化的序幕。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又成为地方经济大施拳脚、相互角逐的舞台。
江苏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快的地区之一。
“2010年,南京物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1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占江苏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9月6日,2011年中国物联网应用与标准大会在南京召开。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会上表示,他希望有更多物联网企业落户南京,“南京非常愿意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示范点和场地。”
现在,南京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空气质量和水质污染的数字化监控、智能交通网、生活小区智能化管理……南京作为一座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反应、人性化的“智慧城市”正在逐步成形。
南京朗坤是一家提供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公司,“城市地下管网宛如蜘蛛网一样复杂混乱,去年南京的‘7•28’爆燃事件,就是地下管网混乱造成的恶果。政府迫切希望解决地下管网的管理混乱问题。”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该系统的运作模式:通过将感应器放置在地下管网里,网络终端可以随时了解地下管网的准确位置、具体数据、维护周期,以及施工管网的安全管控、出现事故管网的危险评估等。
据了解,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已经聚集了170多家物联网企业,它们的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其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南京的城市建设中。RFID(射频识别)身份识别技术已在该市海关大面积使用;智慧医疗卡在一些社区和医院得以联网实施;农贸市场建立了农副产品溯源跟踪系统等。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江苏万全科技有限公司就利用物联网技术成功研发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该公司董事长陶湧介绍:“通过物联网的感知、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处理,家用电器、安防报警都能实现远程控制。”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空调、窗帘、电饭煲等。冬日晚归时,提前半小时打开空调取暖、电饭煲做饭,进家门就能享用晚餐。当有访客按门铃时,如室内无人,5秒钟后业主手机将自动接通,业主即可视频查看自家门前情况,并决定是和访客进行视频对话还是立即报警。“就算有人骗开房门,用户也可以通过紧急按钮向小区物业发送报警信息,并且用视频系统拍下照片。” 这套涵盖家用电器控制、远程视频控制、安防报警的智能家居系统,每套安装成本只有三四千元,涵盖更多功能的智能系统最贵也不会超过1万元。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与电话、宽带一起接入居民家中,每户每月只需交纳几十元的通讯服务费。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健康状况监测方面,智能家居系统也可以发挥作用。只要在家里加装一个特殊马桶,即可实现按时尿检。尿检信息上传给医院,医生就能对患者的状况进行监测。此外,智能家居系统还能感知人体的心跳、血压、皮肤电阻等,并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8月17日,南京市民严女士正在外地出差,忽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告知其父亲心脏出了问题。严女士赶紧通知家人,将在南京家中的父亲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救治及时,她的父亲顺利脱险。其实医生并未上门,靠的是当下正热的物联网技术,这一技术由南京大学苏富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名为“智慧健康医疗”。
今年,无锡建成了一个物联网智能图书馆。无锡新区数字图书馆是首家引入物联网技术的以网络图书服务为主的开放型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等终端,向读者提供服务,可智能识别身份、实现了随处联网、图书自借自还。不少智能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电子阅报器,读者只要触摸屏幕,一份份报纸就能满屏显示。书架上装着IPAD,市民塞上耳机,就能享受视听感觉。
上海对物联网智能交通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据上海交通大学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介绍,目前,上海在打造智能交通平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物联网运营商通过全市公交车、出租车上的车载GPS系统,以及交通路口设置的高清摄像头、路面微波雷达,随时将路况送到智能交通平台上,交管部门通过整理和分析,即可实现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并通过多种信息手段及时发布出去,引导交通流合理分布,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
另外,市民通过电脑或手机即可随时查询到道路的状况。手机可提供3000多幅上海交通图,大到整个城市,小到每一条道路。还可以查询公交线路、车辆处罚结果、汽车站车票等交通出行资讯。
5月28日,四川省政府与中国联通[5.21 2.36% 股吧 研报]公司再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西部)高速物联网城市,共同推进“十二五”信息化战略。根据协议,双方将将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高速物联网应用开发。
[page_break]
9月6日,成都市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物联网智能环保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启动以移动源、危险源监测为重点的城市综合性环保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在中西部是第一个获批的智能环保示范城市。
成都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探索对放射源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危险废物运输进行全过程监控。即通过在危险品运输车上接入物联网技术,控制中心即可监控到这辆车的运行情况,“包括司机有没有停过车,有没有开过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物联网技术还将逐步在成都环保工作中全面应用,实现对水、大气、噪声、危废品、核与辐射、机动车尾气等环境要素及管理对象进行全面的监测。
陕西凭借自身科技优势,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陕西军工行业涉及广泛,是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源地,计算机软件企业数量众多,涉及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比较集中,物联网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从最基础的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到射频识别RFID、智能天线、软件与应用平台、物联网系统集成方案提供等,均有陕西的企业涉及,并在各自领域有一定优势。
截至2010年,陕西与物联网产业直接相关企业达510多家,实现收入约346亿元。另外,其他与物联网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收入约254亿元。
海南与IBM以物联网为切入点,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8月2日,海南省政府与IBM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以物联网为切入点,带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信息化建设,在海南建立国际一流的物联网联合技术中心、云计算营运中心和应用服务平台以及物联网产业基地。
海南省政府和有关市、县政府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政策措施,从项目立项、资金安排、配套服务、土地供应等方面全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环保物联网。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环保厅投资10亿多元,基本建成和投运了全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空气质量、企业环保设备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感知和应用。一个集监测、监视、监控和监管四位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省级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环保物联网建设将重点解决目前环保感知范围局限窄、覆盖范围不广、缺乏数据和资源不共享,以及“数出多门”和“信息孤岛”等问题。
据悉,山西环保物联网建设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环境质量保障和环境安全防控;二是节能减排与总量控制;三是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重点建立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矿山恢复治理和土壤修复治理四大生态治理领域的测控、预警与评估体系,采取的方式是动态监控治理的全过程。
北京10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2011年底将建成,目的是将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网”入物联网。10项物联网示范工程有关地铁交通安全、极端天气道路畅通、水电气热用量实时监测等。北京于2005年既建立了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运行至今已有不少掣肘之处,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管理网络的功能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外,北京600余家加油站和3级以上的油库,以及食品、建材、危化品企业都将加装气体浓度和温湿度等传感器、数字摄像头,进行爆炸、气体扩散等事故的预测预警。煤矿和矿山企业可追踪井下人员所处位置,预警窒息、机械伤害、坍塌、透水等事故的发生。东城、西城、丰台、朝阳等中心城区将对2000余部电梯的安全运行、3000余家餐饮企业的液化气使用、8万多间出租屋的一氧化碳浓度,搭建市、区两级远程实时物联网监控平台。
从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物联网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因为物联网自身就能够打造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核心网络明年展开
记者日前获悉,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网络建设工作将于2012年一季度全面展开,2013年底成网。
据中机国信工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平介绍,为推进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工作,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旗集团等五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机国信公司,作为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
蒋国平透露,早在2006年,上述五家单位就共同发起了《中国仪器仪表信息化推进计划》,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实际上就是该计划的具体实施体现,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物联网建设工程,同时也将是人类进入物联网时代的第一张完整的物联网。
蒋国平认为,中机国信在两大方面实现了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一是首次规范了仪器仪表等各类数据源设备的统一接口规范,依托相应的芯片技术可完成现有仪表各类输出接口的一致性转换,这项突破被业内专家称为仪器仪表界的“旷世之举”。因为在物联网建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接口形式的多样化问题。经长期研究探索,中机国信成功推出了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全新接口模式——仪器仪表的网络化接口。有了这一新的接口范式,各种各样的仪表等数据源设备第一次有了摒弃“方言”、统一讲“普通话”的可能。
二是推出了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的数据属性分类编码系统。该编码体系无论从哲学境界还是现实应用的支撑能力,都远高于美国人于2005年通过ISO组织推出的全球物联网核心标准EPCglobal。依据中机国信的数据属性分类的编码体系,可确保当代信息社会中海量数据中的任意数据均可获得惟一可辨识的属性标识,从而彻底实现数据的资源化,为人类社会进入物联网所指向的“智慧爆炸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接口规范将使物联网建设运行更加方便,全面的数据属性标识分类编码则是物联网的核心;这两项关键性技术突破,使统一物联网建设成为可能,将大大加快人们步入物联网时代的步伐。” 蒋国平说,“在物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几乎和欧美国家完全同步甚至超前。目前,以中机国信为代表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实践,已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