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gkongbbs

GE副总裁:智能电网在中国前景广阔

——专访通用电气(GE)全球副总裁鲍勃·格力甘

http://www.gkong.com 2011-05-12 10:11 来源:中国能源报

  近日,通用电气公司(GE)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科学院共同签署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工作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智能电网标准化建设。

  GE全球副总裁、输配电业务全球总裁鲍勃·格力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良好,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GE十分看好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前景,并同中国的电网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希望能够将其在全球的经验和技术与中国分享。

  中国能源报: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已超过美国,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两国各自具有怎样的特色?

  鲍勃·格力甘:的确,中国在电网的规模和投资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的电网企业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也具有自身优势。中国目前在特高压与高压输配电领域的许多技术都是引领全球的。另外,由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智能电网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在电力消费端、需求响应等方面,欧美国家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消费端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上,欧美市场也相对比较成熟。

  GE作为全球性的企业,在许多国家都有参与上述相关的项目,我们会将这些技术与经验加以整合,运用到我们与中国电网企业合作的项目中。由于未来将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入电网,GE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加强与国内电网企业的合作,解决这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这一领域我们同中国电网企业间还有大量合作的空间与潜力。

  中国能源报:在将国外技术引进中国的过程中,GE如何适应中国市场?

  鲍勃·格力甘:事实上,任何一个特定的市场都有其特定的需求,比如在输配电领域,中国与美国的传输方式、数据获得方式等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技术基础是相同的。我们会将引进的技术相应地做本土化改造,令其能够适应中国的市场。

  另外,在引入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同市场、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有助于我们把中国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理念带向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中国能源报:中美两国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该存在许多共同之处,然而,在中国得到应用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为什么在美国没有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鲍勃·格力甘:中国在这方面是比较独特的。因为中国的资源多分布在西部,而电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多出现在东部,这为长距离输电创造了条件;另外,中国的电网与电网企业相对统一,因此发展特高压有其现实的意义。这一特点与俄罗斯、印度等国有相似之处。

  而美国,虽然从领土面积上看与中国相仿,但是美国的电网企业模式与中国却不同。在美国有许多独立的电网,并且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电网公司,在输配电方面并非统一。就在最近,美国也有过讨论,尝试升高电压等级,有数据提出可升高至765千伏,但是由于涉及多家电网企业,加上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因此特高压在美国并没有大规模商业化。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这种大规模电网模式与美国的众多独立电网模式相比,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鲍勃·格力甘:大规模的电网比较容易带来规模效应;而小规模电网对于电网运营模式、技术等方面的选用比较灵活,利于企业进行试点,从而选择有利的模式。我们很高兴地看到,GE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全球多家电网公司的试验成效,以便为其电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这对于发展电网是很有好处的。

  中国能源报:储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鲍勃·格力甘:储能对于电力行业的作用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传统电网对电力的供需平衡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储能技术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电网时时保持电力的供需平衡。

  GE在美国通过智能电网项目在这一领域有着诸多的探索,同时,在夏威夷、加拿大等地也进行了一些试点的项目。我们认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是激动人心的,GE也希望未来能够同中国的电网企业有所合作。

  不过,目前,储能技术的成本还相对偏高。我认为,除去储能,通过峰谷电价调节、引导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等方法,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收益。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