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08-12 14:02 来源:汇川技术
2025年8月9日,彩旗飞舞,火炬相传。第二届“汇川杯”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总决赛在苏州圆满落幕。本届赛事覆盖全国27个省市、432所高校,吸引逾2369支团队、8000+学生报名参赛,规模较首届大幅提升117%。经过层层比拼,155支团队会师决赛,“创新开发”“AI视觉”“工业自动化”三大赛道异彩纷呈。激烈角逐后,6支金牌团队、12支银牌团队、120支铜牌团队脱颖而出,斩获丰厚奖金。幕后提供大力支持的院校、企业、“新闻官”代表们也站上了领奖台,定格属于他们的高光瞬间。
汇川技术人力资源总裁贾明和工业自动化(中国)轮值总裁刘东旭代表公司,当场与一等奖团队签订意向录用offer。近30家领军企业代表组成“产业评审团”现场赋能,抛出60份“面试直通卡”,为产业需求与创新人才搭建了“双向选择”的桥梁。典礼的最后,企业代表和学生一起启动象征梦想起航的飞机模型,向着中国智造的未来展翅高飞。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届“汇川杯”大赛一等奖得主、现汇川技术工程师徐炜林高举火炬,点亮象征青年创新精神的图腾,以传薪火育新智之力,为赛事增添了一份传承的温度。
高峰论道共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粘性
闭幕式高峰论坛聚焦“四链聚能:新质生产力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孙彦广、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汇川技术全球工业自动化BG总裁周斌等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
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表示:
“本次大赛精心构筑的,不仅是同台竞技、切磋技艺的赛场,更是思想碰撞、智慧交融、携手共进、赋能成长的广阔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处长董凯在演讲中指出:
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路径,企业需通过场景化切入数字化转型,结合政策支持提升竞争力,助力中国制造跻身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陆国栋深度剖析竞赛的育人价值:
教学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教”向“学”转变、从课堂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师生竞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
圆桌论坛 破界融合创新,共育未来英才
闭幕式上,“破界·融合·创新”主题的圆桌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产学研各界的领袖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未来工程师培养模式。在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孙彦广看来,智能自动化是驱动当下产业升级、塑造未来竞争格局的核心引擎,“汇川杯”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了探索性、实践性的创新平台,在锤炼学生工程素养的同时,还展现了技术赋能百业的广阔前景。
成果发布 牵引产业发展,落实产教融合
在备受瞩目的产教融合成果发布仪式上,汇川技术生态战略发展部总监李恩泽重磅推出由汇川技术主编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同时汇川技术还与一众生态企业、高校联合发起“下一代智能制造人才联合培养”倡议,为人才培养探索新理念、新体系、新方法。
创新火种在太湖之滨点燃,在产业沃土上燎原。本届“汇川杯”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会,更是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汇川技术坚守培养时代创新人才的责任担当,为构建“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发展格局贡献新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