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2005年部分国家经济走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http://www.gkong.com 2005-04-22 16:31 《中华工控网》原创

东盟:
   展望2005年,东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通过经济改革和调整,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消费者信心提升,企业投资复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这些因素将从内部支持东盟经济的增长。此外,东盟在经济合作和次区域贸易谈判方面的一些成果也将逐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
   但是,东盟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东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可能不如2004年: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减缓;日本和欧盟的经济复苏尚不稳定;中国经济的增速也会适当放缓;高科技产业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顶峰后,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会有所回落。这些因素对东盟经济特别是出口会有较大的影响。此外,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隐患增加,地区恐怖主义阴魂不散,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东盟各成员国内部也面临着各不相同的难题。而突发事件的发生更加难以防范,它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也难以估量。
   综合以上因素,2005年东盟整体的经济增长可能比2004年有所减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东盟是我国的第五大出口对象,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约占我国总出口的7.2%;东盟也是我国的第四大进口来源地,从东盟的进口约占我国总进口的 11.2%。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两个主要协议开始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商品将削减或取消关税,估计双边贸易量还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中国对东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摩擦的增加,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鼓励企业进一步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特别是对贸易摩擦严重、存在出口配额限制或比较敏感的产品和行业。此外,我们还应利用自贸区关税的降低甚至逐步取消的有利条件,鼓励企业在东盟开展加工贸易,比如对农产品、原材料的深加工。
   中亚:
   中亚经济领域的上升势头在2005年有望继续保持,主要得益于内外环境的改善,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国际金融机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多数中亚国家仍为资源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未来一年世界石油、棉花、天然气、黄金的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对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以输出能源为支柱的经济,是利好的消息。2005年,中亚地区石油的产量将创记录地达到约 8000~9000万吨,其中2/3可供出口。哈萨克斯坦将于2005年完成“人世”谈判,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乌兹别克斯坦的“人世”谈判也接近尾声。
   2005年,中亚五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仍将致力于加强经济稳定、保障经济持续增长。与此相应的货币信贷政策将以抑制通胀、保持汇率稳定为目标。为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活跃国内市场,各国政府将进一步降低税负。如乌兹别克斯坦从2005年1月1日起,企业法人的利润税将由目前的18%调低至15%,小企业交纳的“统一税”将由目前的13%调低至12%。
   中亚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对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以及我国企业到该地区投资有利。2005年,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额有望继续增长,投资额也会进一步增加。
   根据中亚国家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吸引外国投资是保證增长的基本条件。如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将为115个项目引资8.6578亿美元。这对中国有实力的公司进入中亚市场非常有利。
   另外,根据上海合作组织2004年9月23日比什凯克总理会议签署的文件,为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拟定了包括贸易和投资、海关、质检、交通、能源、信息等11个领域的127个项目,中国还将为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的买方贷款。2005年上半年还将制订《为国际公路运输创造有利条件政府间协议》草案。这些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都将起促进作用。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可以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加之口岸和交通问题的解决,如中国与塔吉克斯坦2004年5月25日新开通了边境公路口岸,为双边贸易达到新的高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拉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9月的预测,2005年拉美经济的增长率估计为3.6%,比2004年低近2个百分点。国际上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2005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外部原因是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从而使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当然,2005年的拉美经济形势还将取决于拉美国家的一些内部因素,如政治局势能否保持稳定,“第二代”改革能否持久地推进,宏观经济形势能否进一步稳定,社会问题能否得到缓解,国内投资能否进一步增加,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一双边关系中,拉美的地位不容忽视。该地区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因此,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源和农产品,都可以从拉美进口。此外,拉美的经济总量高达1.8万亿美元,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组地区中名列首位。可见,在中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拉美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国商品已出口到拉美大陆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拉美对中国经济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疑也为拉美提供了无限商机。在1993--2003年的 10年中,中拉贸易增长了近6倍。2004年1—11月,中拉贸易额高达360多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50%,中国承受的逆差达40亿美元。
   由于中国需要进口大量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上多种初级产品的价格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使出口大量初级产品的拉美国家受益匪浅。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拉美经济之所以在2004年取得较高的增长率,与“中国因素”密切相关。美洲开发银行首席顾问劳拉也认为,“拉美国家实际上得益于中国对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我们不能认为中国的发展使拉美受到了损失,相反,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拉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做出恰如其分的应对,以保护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另一角度说,如果中国的发展速度慢,拉美的情况不见得能够得到改善。换言之,拉美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中国没有关系”。
   中国利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向拉美出口了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然而,最近几年,伴随着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威胁论”或“恐惧中国”的心态却出现在一些拉美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许多拉美国家纷纷采取反倾销措施。受拉美反倾销打击的外国商品,也包括中国的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不容否认,一些拉美国家实施的反倾销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对拉美的出口。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既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又要采取措施,使我们的企业避免以竞相压价的方法来扩大拉美市场。
   印度:
   印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持续增长的时期,在未来的几年中虽然农业还会有起伏,但除非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否则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基本保持在 7%左右。不断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资逐渐采取更为开放态度的印度,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中印贸易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2003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 76亿美元。而2004年的前11个月,中印两国的贸易额就高达121.6亿美元。其中,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为69.3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为52.3亿美元。照这个速度,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甚至超过200亿美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国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印度在东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从目前阶段看,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工业制成品多为最终产品,而印度对华出口的工业品以原料类产品居多,垂直分工的特点较为明显。实际上,印度在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上同样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软件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制药业等。因此,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纺织品协议》的终止和配额时代的结束,中印两国对发达国家纺织品出口市场的争夺也将更为激烈。
   目前,中印两国都面临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带来的货币升值的压力,这也对各自的稳健货币政策目标构成了压力。为此,两国都开始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寻找能够带来更丰厚利润的投资机会。中印两国凭借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应该成为彼此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除了很早就进人中国的一批印度信息技术企业外,最近印度一些大的制造业集团也开始关注中国。例如,印度的塔塔摩托车有限公司最近就正在进行与中国华晨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汽车的可行性研究,印度最大的米塔尔钢铁集团也已对中国华菱钢铁集团公司提出并购意向。因此,虽然目前中印两国相互投资规模还很小,但未来增长空间将很大。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