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三要素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来自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报告

http://www.gkong.com 2007-06-27 15:07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自从2006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中国工程院已经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展开数项研究。为了切实研究如何“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今年工程院与发改委开展的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中,机械与运载学部院士们选择了位于陕西省的陕西鼓风机厂和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对其已在竞争中形成优势的经验进行挖掘和总结,以供企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进行借鉴。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工作,跟随调研队伍来到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和学习。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1965年从上海内迁至陕西宝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20多家控股、参股子公司,是上市公司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方。公司现有员工3472人(含控股子公司),其中硕士以上学历6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5人,国家级专家8人。截止2005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6.3亿元,形成了精密数控机床、塑料机械与环保新材料、液压与汽车零部件、精密特种齿轮传动 、精密机床铸件、中高档专用机床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维修服务等六大主体产业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精密机床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秦川地处西北,甚至不是在省会城市,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秦川是怎样通过自主创新,打造竞争优势,实现赶超呢?秦川之行之后,我认为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备三个支撑性要素。 
  一是对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这里所指的外部环境包括了企业生存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市场机会。  
  产业特点决定企业所面临的供求态势、发展阶段和空间。秦川主营机床产品,既是一个具有高度离散制造特点的产业,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此所带来的产业特征是:由于产品的更换率不高,因此市场容量不大,并且专业性很强,因此市场供应者的数量很有限。这样的产业特征和结构造成的影响是:1、新进入者的风险较大,前期需要较多的技术积累,由于市场容量整体不大,能够容纳的供应者数量非常有限,所以在技术、经验和市场整体容量的作用下,新进入者的风险很大,这就形成了较高的市场进入门槛;2、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很难形成,员工的相关工作经验无法在其他类似企业中得到发挥,因此就限制了员工的流动,从而在客观上保持了员工的稳定性,这就部分回答了为什么研发人员能够留在这个较为偏僻地方的问题。另外,机床行业是一个较为传统的产业,当前的技术创新已经跨过了需要大型原始创新的时代,目前更需要的是集成创新和技术革新。只有在这样的领域中,秦川才能在不占有外部资源优势的条件下,主要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产品创新和企业实力的不断提升。 
  市场需求是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指南针。只有能够敏锐意识到市场机会的来临,并能够抓住机会的企业,才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腾飞。秦川机床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为:精密、复合、专用和重中型,这是在对机床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基础上的精准定位。另外,在秦川调研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其对于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性。我们在秦川的车间中看到了买回来要研究其中一个齿轮的本田自动变速器,企业领导提到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未来汽车产业将迅猛发展的态势,由此萌生了要对自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压铸件进行研究,以探索为未来的市场提供变速箱压铸件机床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虽然目前尚没有国内企业生产变速箱,因此对于液压系统压铸件的需求目前还是空,但是伴随着国内巨大的汽车需求量,未来对于液压系统压铸件的巨大需求将是必然的。虽然他们目前没有基础,但是他们有信心做好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为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做好铺垫。在调研中,秦川的领导不断提到他们对于市场需求的重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切实研究用户需求未来发展趋势,时刻紧跟用户的需求,才能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二是不断进行内部管理创新。这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充分条件。秦川的管理创新分为三个层面,分为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和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在秦川体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鲜明的企业家精神和体现在内部员工行事风格上的慎易、敬细(慎重对待变化,从细节着手解决问题)。调研之中和调研结束后,院士专家对董事长龙兴元的一致评价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技术型企业家。他所表现出的技术特长在于他对技术和产品的如数家珍,而他强烈的开拓精神则体现在他在产品创新中敢于从成型产品从头开始反向学习的自信心,和他在承认国外技术先进性基础上,不惜采用非常规的方法获取国外资料的勇气。这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双料企业家,再加上其不断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驱动力。秦川身处陕西省,悠长独特的秦文化养育了一批具有冲劲、行事较为大胆粗旷的秦川人,这是不怕困难, 勇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而在具体的技术创新上,秦川又沿革了当时上海机床厂所蕴含的上海文化所体现的细致管理、细致研发的做事风格,中华东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秦川胆大心细的企业文化特点。他们把这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归结为“慎易、敬细”,这是支撑他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 
  管理手段创新主要是在于不断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秦川注重物流管理,通过建立立体仓库和改进开发适合于本企业自身特点的物流管理软件,实现指导生产,减少库存的目标。在人才的管理上,他们确立“以人为本,激活人才”的理念,不但将大胆使用青年才俊作为传统写入到企业发展历程中,并且构建了创新人才平台,形成了包括实施技术经济风险责任制、提取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攻关津贴、重大新产品单项重奖、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的70%直接奖励给有功人员等的激励机制。秦川还制定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长期、中期规划,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校联合培养、外派出国、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同时公司每年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教育经费,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进修、研讨、培训和技术交流,并拨专项经费用于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大力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形成技术带头人,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体现在调整营销机构、大胆整合科研机构和全球化设立机构的做法上。公司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和西安等地建立销售分公司,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辐射周边的销售和用户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市场需求快速反应的营销系统。围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公司先后进行了合并工艺所、整合研究所成立研究院,并大力推行“一院两制”,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从过去的单纯技术型转向技术、市场、效益型。秦川目前已经实现了对美国相关公司的收购,并逐渐开始在北美大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了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人才优势,秦川正在考虑在欧洲建立研发中心,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三是通过“树立信心、搭台唱戏、优化机制、资源共享”完善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要条件。 
  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并对自己能够研发出所需要的技术有充分的信心。当国内的许多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竞争优势成为普遍规律时,我自然也就认为秦川符合同样的规律。但是当我屡次问到,是否有直接购买国外的机床产品时,他们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通过细节观察不断寻找,答案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我感觉可能是由于秦川最早的产品和技术来自于母厂——上海机床厂,他们最早的产品已经走过了最初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通过一直处在机床行业中,对世界机床产品的变迁和技术前沿进行不断的跟踪和追赶,并一直没有停止对新产品的技术研发,技术积累已经经历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据说从1965年从上海机床厂分拆出来以后,就一直在自己从事研发),在保留着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技术研发的能力,并通过不断发展,成为了今天技术创新的成功者。在这一基础上,秦川对于技术创新有着可喜的信心:1、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出世界水平的产品;2、相信产品制造有规律可循,一定能够通过寻根问底得到技术创新的思路;3、不怕从头开始(如对于本田产品的考虑);4、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技术源。虽然这种信心扎根于秦川40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但是从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中国企业通过树立技术创新自信心,然后扎扎实实努力,以达到世界水平的感觉。 
  搭台唱戏是秦川的一个重要技术创新经验。通过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需求,在成功申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机床上,秦川建立了以秦川发展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以各专业研究所和生产厂为基础平台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研究院下设14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和网络、试验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技术开发规划、超前研究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工作,各专业研究所和经营厂技术科立足于生产经营的产业化研究和商品性开发,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直接转化。 
  通过优化体制机制,秦川增强了技术创新的活力。在调整机构的基础上,秦川还优化了技术创新体制。形成由科研人员沿产品(市场)——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改进的路线循环,让产品开发、科研技术直接与市场接轨;由科研开发机构承担市场风险,工资收入与责任指标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推行产品(技术)开发课题组责任制,发挥技术精、专业全、灵活性强的特点,多渠道开发市场急需产品,形成多方位的市场触角;实行“一院两制”——企业科研机构双向制,既技术研究院既是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又可独立面向社会,有组织地按照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原则开展技术活动,提高了技术创新活力。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秦川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总参56所、重庆大学和杨凌绿野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所等6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关系,在众多方面加强技术合作,创新开发出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已经被推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线。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必须通过分别在三个要素方面进行加强,并在全局层面上有效整合三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在加强这三方面的过程中,前两者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身完成的,后一种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优化企业可获取的外部资源环境等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方式来实现。 
  就目前来看,“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目标。我将通过后续的调查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自己对于企业在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承担责任和所需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韩 雪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