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全国先进控制技术与仪表装置应用学术交流会议

暨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纪要

http://www.gkong.com 2007-07-09 15:2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7先进控制技术和仪表装置应用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5月27~29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和论文作者近5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学术交流会共安排了9个技术报告,专家们就先进控制、工业无线网络、自动化系统集成、体系架构、监控平台与信息模型等自动化领域中的热点技术作了精彩的演讲,并认真解答了代表们的提问。会议收到来自企业、高校、设计研究单位的论文40余篇,经审核编印成册,作为会议的交流资料,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技术在仪表装置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会议内外的广泛交流和研讨,与会者深感获益匪浅,认为本次交流会内容新、水平高。
   交流会分别由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的范铠教授、罗安总工程师以及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的俞金寿教授、顾幸生教授主持。
   9个技术报告分别是俞金寿教授的《软测量技术》、于海斌研究员的《无线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丛力群博士的《新一代智能监控系统平台与应用》、顾幸生教授的《流程工业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任德祥教授的《IT自动化领域的系统集成》、彭瑜教授的《自动化体系架构的现状和发展》、范铠教授的《企业自动化信息模型》、朱学峰教授的《一种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和沈希忠副教授的《盲信号处理的发展及其研究综述》。
   俞金寿的报告在介绍软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对目前各类软测量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报告列举了工业应用实例,并对软测量技术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于海斌的报告分析了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工业应用需求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介绍了工业无线通信标准及其相关产品的进展和应用前景:无线技术可用于大多数的监控和慢速控制场合,几年后多数仪表和自动化产品都将嵌入无线传输的功能。他认为,无线通信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现有有线通信系统配合使用。丛力群在报告中提出的新一代智能监控平台(iCentroview)是根据监控管理工作中所需的全部信息和协同工作之需求研发的,它以先进技术实现系统集成、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在一个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报告者介绍了该监控平台在工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案例。顾幸生的报告在概述生产计划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流程工业的特点,从生产调度问题的类型、不确定性生产调度方案、生产调度的优化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的研究现状、理论、应用及发展方向。
   任德祥的报告讲述了产业自动化变革的三个阶段,指出系统集成是由开放系统驱动,并顺着IT发展的潮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渐进演变的过程,在阐明SI(系统集成)概念、方法论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用户立场的SI、OEM厂商立场的SI以及系统集成商立场的SI。彭瑜的报告就自动化集成体系架构产生的背景、控制系统与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信息集成问题以及相关的自动化、信息化国际标准作了全面介绍。他认为,发展自动化全集成架构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综合生产指标的优化。报告理清了协同过程自动化(CPAS)及由其创导的全厂控制(in–plant control)的概念,并阐述了多家知名公司近年来推出的自动化全集成架构方案,同时对这些方案的异同点作了比较。范铠的报告叙述了自动化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企业内不同控制层次的信息特征和信息模型与标准化的关系及相关标准,简要介绍了一些国际标准对特定层次信息模型的描述,以及关注信息模型的一些国际组织。朱学峰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种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增益自调整的优点,解决了系统响应快性及小超调的问题。报告者阐明控制器的结构和算法,与常规PID控制器等进行仿真比较,效果较好。沈希忠的报告介绍了盲信号处理的概念,与陈列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器及系统辨识的关系,以及盲信号处理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专家们对热点技术的精辟分析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的兴趣,代表们有耳目一新之感,报告之后的纷纷提问和互动讨论显示出交流会的热烈程度。大家认为这次交流会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会议给予的启示、新理念、新方法为从事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与会代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根据安排,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员大会,主任委员范铠主持了会议。秘书处向会议代表分发了本届专业委员会所开展的工作和财务情况的介绍资料,分发了委员、会员大会讨论议题,范铠作了简要的工作汇报。
   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罗安、任德祥、彭瑜、吴勤勤、吴斌昌,专业委员会委员丛力群、杨慧中、罗真、叶敏、田学明等以及委员、会员单位的代表在会议上做了发言。会议就专委会的定位、在目前情况下开展好专委会工作、专委会委员的条件及职责、会员单位的会费收取标准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首先,代表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了秘书处的工作:
   ① 每年制定活动计划,并及时通知各会员单位,便于大家统一安排参加活动;
   ② 近年开展的活动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如:MES(制造执行系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工业无线通信网络技术论坛、现场总线技术论坛、防雷与接地技术研讨、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研讨等,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并得到厂商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技术研讨的平台;
   ③ 能将每次学术活动和技术交流的资料及时整理、编印成册并寄给各会员单位。
   同时,与会代表也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建议:
   ① 在以往与广州市自动化学会、新疆自动化学会联合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其他地方学会共同开展活动,杨慧中、田学明等委员表示欢迎学会到无锡和青岛活动;
   ② 考虑到专业委员会每年所开展的活动情况,会费可以作适当的增加;
   ③ 有代表建议专业委员会向团体会员单位颁发“会员单位证书”。
   吴斌昌代表秘书处感谢委员、会员单位对学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秘书处将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把学会工作做的更好,为广大自动化技术工作者服务。
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
2007年7月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