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深化教学改革 增进校企合作——创新大赛受“热捧”

——由“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所想到的

http://www.gkong.com 2015-09-06 14:22 《中华工控网》原创

留意近期的自动化行业资讯,你会发现,各种企业主办的大赛占据了诸多位置,这些大赛包括技术创新赛、挑战赛等。追溯这些大赛的历史,最早的已举办了十几届,新的大赛亦遍地开花。归要结底,产、学、研、用的多方结合越来越被有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企业们所认可和重视,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长期规划。

作为较早关注企业与教育接轨的三菱电机,可谓是大学生大赛活动的资深前辈了。于近日成功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三菱电机杯”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今年已是第九届,一直坚持,从未放弃。

产学研合作是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胡敏强表示:“三菱大赛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培养的平台”。

在笔者看来,大赛确实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让学生增加就业筹码,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胡敏强一语道出实情:“随着各个高校对大赛赛事的认可,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评价的依据,为学生毕业,保研等加上创新分数。”

但对于参赛学生而言,经历和体验更为重要。三菱电机杯的冠军得主——香港理工大学路见不瓶队的学生表示,大赛的过程体验是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在这个看似充满“杀气”的竞技场,实际上学生们不仅相互鼓励,相互交流和学习,还能以“赛”汇友,在几天的比赛时间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的,从选题到准备材料,不仅仅是提升学生们动手的能力,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市场趋势、节能意识,钻研学习,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

企业需要人才,人才从学生抓起。对于主办企业而言,以三菱电机大学生自动化与电气大赛为例,通过举办自动化大赛,熟悉三菱电机的产品,了解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有学生表示,之前并未接触过三菱的产品,但由于比赛需要,并从起点开始学习硬件,软件,编程……从想着完成项目到真正的喜欢制作过程,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熟悉了企业产品。此外,培养了品牌感情的同时,企业的知名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等也将获得极大提高。

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备人力资源,国家也受益于产学研合作。“比如,三菱电机杯的主题围绕工业界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应用领域,主题鲜明,紧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胡敏强校长举例说。“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等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但我国在实践创新在工艺上还是较为基础,工程型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生大赛这样校企合作,加强中国在科技人才方面的培养,助力未来实现制造业强国梦和经济转型战略。

同时,在比赛过程中也反应出我国技术类人才培养和教育一些值得关注和改善的问题。比如,技能人才教育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就比赛作品本身而言,作品的想法和创意都无懈可击,但由于缺乏实际考察能力,会让作品只是一个可观赏的“作品”,无法实现市场应用价值,这也说明了教育和产业的脱节。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胡敏强所言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把教学中的教、学分开解读:“‘教’是发挥老师的讲课、传授,‘学’是发挥学生的理解和消化。中国的教育是强调老师的讲课,国外的教育是强调互动和解法思路。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这种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补充。”欣慰的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推进工程师认证,而认证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培养。

另外一点,我国职业院校和综合院校之间的教学态度有所不同,比如综合院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方面不够重视,综合类院校动手能力相对弱一些,学生动手积极性并未被很好的激发和引导。作为综合类院校的上海交通大学指导老师赵群飞表示:“我们在比赛中认识到许多不足,从而逐渐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学校现在在做工程师认证,学习工科职校,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设备能够走进实验室,并且让实验室不再成为“摆设”,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为高校学子提供工厂实践实习,企业大赛能够循序渐进的改变我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观念,让学生在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有趣”的动手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出能与制造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专业人才,使更多的年轻一代走进制造实业的岗位中来。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