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我国钢材批发业遭遇“内忧外患”

http://www.gkong.com 2007-12-11 11: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日前表示,钢材批发,特别是钢材物流的加工配送,已经成为外资进入的一大热点,而中国国内的流通企业在钢铁物流上的竞争力却十分薄弱。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钢材消费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进而带动钢铁业物资流通的飞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然而我国钢材流通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不但制约钢铁制造行业的增长,在与跨国企业竞争时也处于不利地位。

  钢材批发或钢材贸易是钢铁物流业的重要环节,位于钢铁整条物流链的下端。目前,我国钢材批发行业总体业态水平较低,不适应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也不适应现代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要求。

  首先,钢材批发企业的交易模式较为低级,服务功能较为落后,现代营销水平和服务能力不高。目前大多数经销商的销售主要采取“异地易货贸易”方式或是“提篮子、搬砖头”式的传统经营方式。

  其次,大部分钢材批发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商品流通的集中度低、专业化经营不足。目前,全国各类钢材贸易商约有20万家,年销售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非常少见,在500万吨以上的也仅有三四家,销售能力在150万吨左右的企业就称得上是区域大经销商,而绝大多数企业的年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

  第三,钢铁物流业态的总体质量不高,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虽然国内许多钢铁贸易商都拥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硬件设施,但其物流专业程度低,所提供的服务面并不大,业务范围也较为有限。

  目前,跨国公司正在利用我国WTO承诺的规则,对我国钢铁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渗透,特别是加工配送和深加工的下游。外资进入的批发领域,首选的是汽车、钢材、家电、成品油等。比如日本三井就成功在中国钢铁供应链中的加工配送环节站稳了脚跟。三井从1995年开始,在我国中部和东部与宝钢、武钢等合资建立了各种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并在全国钢材消费地建立加工中心体系,构筑了一个能够向国内外用户迅速提供服务的钢材配送物流体系,基本控制了我国汽车板材、家用电器板材等高档钢材市场。

  与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外资企业相比,国内钢铁流通企业还仅仅处在简单的中介阶段。许多企业功能单一,仅是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转站”,没有形成一批拥有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钢材批发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转变。之前,我国大部分钢铁贸易批发商的盈利方式主要是在市场起伏的过程中,通过逢低吸纳、上涨套利来获取的。即使在钢厂出厂价和市场价倒挂时也对钢厂的发货照单全收,为的是在钢价上涨、库存增值后实现利润。在钢铁产品基本面供大于求、价格大幅涨跌交替成为规律的市场条件下,这样做是可以生存的。

  然而从2004年宏观调控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从产能大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集约式增长转变。钢材价格巅峰基本已经过去,整体市场趋向于相对平稳,钢材贸易企业的生存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贸易商的主要盈利经营手段受到冲击,利润空间缩小。受上游格局变化的影响,物流企业将逐步走向集中,贸易企业的生存将从过去的资源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

  目前,绝大部分中小贸易商的货物都堆放在公共仓库,运输100%外包。这种运营模式,充其量只是“贸易模式”,一旦失去贸易投机环境,必然会陷入困境。专家指出,我国钢材贸易企业的转型需求日益迫切。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商,必须立刻向真正意义上的代钢铁物流企业模式靠拢。另外,中小贸易商应选择合适的产品和上下游渠道,锁定特定市场,把自己培养成专业钢铁服务商,向加工配送专业钢铁供应商转变。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