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培育创新的源泉活水

http://www.gkong.com 2008-01-18 15:3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谁能相信,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民营企业,会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规划建设自己的研发基地!2007年12月7日,记者驱车进入坐落于松江区的正泰技术研发中心,只见雄伟的主楼已经拔地而起,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已布局就绪。

  就在两个多月前,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5部委发布的2007年第58号公告,将正泰集团技术中心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评上的是国家级技术中心,但我们完全在按照世界级研发中心的水平建设。”正泰电气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水清说。“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都在上海设立了总部,其中不少都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与他们同台竞技,不能输在技术起跑线上!”

  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技术人员建功立业

  正泰员工乐于搞创新,因为通过技术创新,他们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事业。

  来自浙江省浦江县农村的寿国春,1989年进入正泰时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工。通过潜心钻研,他参与研制的CJX2交流接触器在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为正泰带来了巨大效益。为此,董事会作出决定,把当年的正泰集团第一分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他。

  寿国春这样普通技术人员出身的“小股东”在正泰为数不少,科技人员的前途在正泰可谓“不可限量”。从江苏省机械厅退休的过润之1990年加入正泰,“打工”10年,为正泰的科技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获得股份成为大股东,如今身居集团公司副总裁要职。

  对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激励机制一直为正泰员工们津津乐道。早在1996年,正泰集团便出台了《关于激励技术进步的十六条规定》,并开温州民营企业之先河,定期召开企业科技大会,完善激励机制,重赏有功之臣。

  翻开相关规定,不少条款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技术改进项目经过验证,一次性按当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的5%至10%给予奖励;科技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获得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根据项目产生的效益,一次性给予30万至500万元奖励,可转换为相应的岗位激励股份……在按业绩进行一次性奖励的同时,期权激励、配置股份作为一种方式被明确下来。有恒产者有恒心,董事长南存辉深谙此理,“我们给员工股权不仅是给利润,而且同时给其责任、风险和满足感。”

  激励措施不仅针对技术人员,同样也针对创新型产品。正泰规定,每年按上年销售收入的5%提取经费用于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攻关、工艺改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鉴定后,经技术中心认定,可免收两年的管理费和销售费……

  种种机制对创新型产品的“呵护”可谓无微不至。2006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M8塑壳断路器成为正泰第五届科技大会上惟一一个特等奖项目。该产品早在2003年便在技术中心诞生,之后近3年,项目组负责人段育明陪同该产品下到配电一公司的生产线,根据市场要求不断改进,直至2005年底实现批量生产,才又回到技术中心开始新的研发。研发人员在技术中心和生产一线之间循环流动,为创新型产品提供“贴身服务”,这一机制被正泰电器公司副总裁王书成形象地称为“生出来就要负责养大”。

  对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激励机制效果显著。近年来,正泰先后开发了高低压电器、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工业自动化、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等200多个系列,300多个基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仅2006年,就完成新产品开发173项。

  搭建创新平台:

  让三代产品同时开花结果

  在采访中,李水清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大企业的总工程师退休后来到正泰工作,有一次找我谈了一个想法,‘通用的固定柜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3个部分组成,如果把它们集成起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可靠性。这件事我原来一直在琢磨,但在原来的单位干不成。在正泰能不能建个实验室试试?’我问,需要多少费用?他说,300万元。当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咬牙,我答应了。经过反复实验,集成的设想可行。现在,XGN—77型固定柜已申请了发明专利,成为正泰独有的型号,实现的销售收入至今已达一个多亿。”

  “这件事说明,我们不缺人才,不缺技术,缺的是自主创新的平台。

  正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搭建好这么一个平台,把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成果聚集起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李水清说。

  为此,正泰从多年前就开始了尝试,逐步建立起由三个层面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是“赶超层面”,1999年正泰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究机构,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行研究;第二是“更新层面”,以上海研发基地为中心,直接对口服务于产业集团,为相关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第三是“提升层面”,在各分公司建立技术部门,承担现有产品的设计改进及品质提升。三个层面的研发齐头并进,保证了正泰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同时,正泰建立起了国内一流的检测中心,如高压产品实验室、低压电器实验站等,并引进世界上最权威的认证机构之一的荷兰KEMA实验室,大大推动了技术升级的步伐。此外还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院、上海电器科学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的合作,走联合开发道路。

  王书成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正泰已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脑子里再储藏一代”的产品研发模式。如今,这三代产品已同时开花结果。第一代NM1塑壳断路器经多年市场检验,已相当成熟,2007年已实现250万台的销量。最新研制成功的500千伏电力变压器,使正泰成为拥有该等级变压器生产能力的惟一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国家电网做试点的远程抄表系统也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在可见的未来,它将升级为家居能源计量自动化管理系统。仪器仪表公司总经理施贻新兴奋地描述着自己的构想:通过这一系统,未来在办公室上班的人,可以用手机轻松遥控家里从水表、电表、煤气表到冰箱、微波炉等一切电器,这将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当然也会为正泰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提供广阔舞台:

  让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2007年10月底,正泰太阳能二期工厂在杭州破土动工,成为正泰向高科技产业进军的里程碑。领军这一高科技产业的,是世界著名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专家杨立友博士。杨立友曾是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学生,在美国从事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20多年,拥有相关领域内18项发明专利。世界上第一条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建成的。

  在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正泰正在成为行业内顶级技术人才的汇聚之地:

  变压器研发的领军人李锦彪,原是沈阳变压器厂的总工程师和总经理,他的加盟带来了正泰变压器技术的突飞猛进;

  变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林柏生博士,原是新加坡国家电力公司的技术骨干,他放弃了新加坡的舒适生活和优厚的待遇加入正泰,主持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将正泰的变电站建到了安哥拉、坦桑尼亚等国;

  仪器仪表公司的副董事长王金玉,是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他的名片上,业内主要行业组织的头衔一应俱全: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常务理事、电工仪表分会理事长……

  这些年,正泰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住了众多高端科技人才。谈起加盟正泰的原因,林柏生等无一不提到两个因素:一是董事长南存辉的盛情邀请,二是对正泰“产业报国”理念的认同,相信这里有施展拳脚的天地。

  正泰抓住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一直奉行着“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的引进人才之道。正泰的起飞就得益于南存辉“三顾茅庐”请到的第一批技术专家。那是正泰的创业初期,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极度匮乏,南存辉先后多次去上海请几位人民电器厂的老工程师加盟,开始几次遭到拒绝。南存辉毫不气馁,盘缠用光了就睡地铺,一遍遍地向对方描绘着自己的理想。几位工程师最终被他的诚恳打动,加盟了正泰。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科技人才被吸引过来、扎下根来,在正泰发展的不同时期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

  如果说正泰早期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外部人才的引进,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蓬勃开展的创新活动则更多依赖于内部人才的培养。如研制出当家产品NM8的段育明团队,就全部由正泰一手培养起来的工程师组成。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潘性莲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正泰就成立了人力资源委员会,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1997年,正泰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正泰学院,并先后与各大院校建立起“人才嫁接”渠道。1997年至今,陆续开办了上海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大专班、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本科班、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班等一系列专业技术班。多层次、大面积的培训使从农田里“洗脚上岸”的“旧正泰人”转变为具备更高专业技能的“新正泰人”,从而保证了科技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泰17000多名员工中近三分之一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各类科技人员达3000多人,占到了职工总数的20%。

  南存辉曾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不是正泰养活了10000多名员工,而是10000多名员工成就了正泰!”不断壮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正泰依靠自主创新走向世界品牌的源泉活水。(郑杨 张玫)

  来源:经济日报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