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离开“中国制造” 美国人会怎么样?

http://www.gkong.com 2008-01-29 15:34 来源:世界知识

    一个对"中国制造"说了一年"不"字的家庭的经济学实验,使中国读者认识了萨拉·邦焦尔尼。这位40岁上下的美国主妇曾经是资深的商业记者,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的最佳商业报道奖。 
  2004年的圣诞节,萨拉蓦然发现,家里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竟然有25件。环顾四周,处处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十年来,萨拉习惯于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报道国际贸易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并以此见长,现在她却发现,数据表上那个相隔7000英里的国度已悄然"占领着"自己的家。出于好奇,萨拉想看看像她这样的普通美国家庭是否真的需要中国。2005年元旦她和她的家庭开始了历时一年整的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没想到,这一决定彻底打乱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萨拉也开始对"中国制造"有了新认识。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带进了全球分工的时代,许多消费品是由多国共同作业的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中国只是其中的一环。于是,如何界定"中国制造"成了萨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她把商品是否有"中国制造"的标签作为标准,并把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辨识标签上。 
  离开"中国制造",对于美国的中产阶级而言,意味着失去绝大部分物美价廉的玩具、五金、鞋子和太阳镜,甚至连生日蜡烛都成了问题。同时,"中国制造"还在不知不觉中从低端产品走向了高档领域。存心挑刺的萨拉在中国产的高档成衣面前"很想责备自己竟然如此享受,但终没能完成(挑出毛病的)艰巨任务"。 
  一年下来,全家人筋疲力尽。2006年元旦的曙光宣告着"禁令"的终结。2005年12月,萨拉把这段经历发表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上。2007年6月,同名著作《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生活历险》在美国出版,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正值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敏感时期。一方面,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全球引起注意,从宠物饲料迅速扩展到海产品、药品、牙膏、玩具等。一时间,"中国制造"在一些人心中如同洪水猛兽。另一方面,中美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在1141亿美元的差异中,从2007年5月下旬开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华盛顿先后迎来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尽管萨拉在书里书外一再强调,她并非针对中国,"对中国既无敌意,也无意识形态之争,目的只是单纯地想让美国人意识到自己同国际贸易体系的紧密联系",但还是阻挡不了美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热烈讨论。一边是担心中国制造业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一边则难舍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一位美国教授道出了美国人的普遍想法--"对于中国,我们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萨拉不是专家,也非学者。当她最初决定尝试摆脱中国产品的时候,她肯定没有想到,日益细化的全球分工早已把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很难从中剔除掉某一个元素;当她像大部分美国民众一样,抱怨中国的竞争"让200万美国人失业","美中贸易逆差连创纪录"时,她也不会知道,中国工厂里的工人实际上抢的是美国工厂里大机器的"饭碗","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每个售价20美元的芭比娃娃只有约35美分留在中国;当她在书里阐述廉价劳动力、低估人民币和政府补助让"中国快速成长为世界日用品的头号生产地"时,她也绝对不会预料到:实验过后不到两年,在中国,人民币升值效应开始兑现,劳动力成本优势后续乏力,对于环境和劳工权益的保护法规也在逐步落实,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在中美贸易纷争不断的2007年,萨拉在媒体上不断呼吁,反对抵制中国产品,因为切身经历告诉她"没有’中国制造’,你可以活下去,但会活得越来越艰难和昂贵"。 
  现实中的萨拉一头金发,身材高挑,"活脱脱是个美国人"。谁承想,300年前,萨拉的祖先竟是位张姓中国人。孩提时,萨拉的头上偶尔会冒出黑头发,她的女儿亦如是。她的弟弟穿越了亚洲,她的祖母是单眼皮,她的母亲曾大吃北京烤鸭,最爱红色的母亲解释道,"这是’天性’"。而萨拉同中国的联系也不止于生活和血缘。2005年,萨拉成了自由撰稿人后,不断在《上海日报》上发表文章。而她的书在美国出版不到半年,中译本就在中国发行,并引起中国媒体的极大兴趣。 
  对萨拉来说,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太难了"。而对国人而言,离开"美国制造"也非易事。其实,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美国制造",大家都是"全球制造"中的一个元素罢了。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