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工人教授”窦铁成:将爱撒向铁路边(一)

http://www.gkong.com 2008-04-25 14:31 《中华工控网》原创

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事迹简介

  窦铁成,1956年10月出生,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他1979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铁路、公路领域的电力变配电安装工程,现任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

  窦铁成分别于1994年、1998年两次荣获铁道部总工会火车头奖章,1998年荣获铁道部劳模,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企业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2002年被评为中国中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陕西省授予"高技能人才"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称号。

  窦铁成同志参加工作近30年来 ,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施工生产第一线,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成长为电力工高级技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参加工作以来,窦铁成先后提出施工设计变更6次,解决技术难题52项,排除送电运行故障300余次,负责安装的38个铁路、公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性送电成功,并全部获得优质工程。为企业创造和节约价值1380万元。电务公司共有电力工技师42人,其中窦铁成的徒弟35人;共有电力工高级技师7人,其中窦铁成的徒弟5人。

  在高度流动分散、工作生活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窦铁成坚守"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认真学习和掌握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了由实干型向知识型、技能型工人的跨越。窦铁成刻苦自学了《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钣金工艺》、《钳工技术》、《机械制图》等书籍,其中有一些还是大学的课本,记下了60余本、百万余字的工作学习日记。

  窦铁成对工作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几十年的磨练,窦铁成坚持以"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的工作态度和"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优质工程。

  窦铁成"对工作像铁一样严格,对同志像火一样热情"。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而且还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共同进步。窦铁成带过的徒弟中,有的当上了技术主管、有的当上了基层单位的领导、还有的当上了公司副总,更多的成了所在单位的骨干和技术尖子。

  窦铁成在工作中勇于攻坚、潜心钻研技术,敢于挑战尖端技术,成为本专业的带头人和领跑者,为企业争得了信誉。他近三十年如一日,情系企业、忠诚企业,以一颗赤诚的心报效企业。他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把岗位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把发展企业当作实现人生目标的追求。自1997年窦铁成负责变配电所的检测工作以来,最忙时,他要历经四个省,行程数千公里、穿梭于9个变电所之间,在一个工点工作少则七、八天,多则半个月。十多年来,他每年奔波在各工点的时间有11个月左右。

  窦铁成虽然今年已经50多岁了,但他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而且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他不仅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而且学会CAD制图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电务公司工人中用电脑设计绘制电力图纸的第一人。他的精神世界饱满而富足,业余爱好广泛,经常给徒弟发短信联系工作,送去节日问候和生日祝福,在工休时候吹奏笛子寄情远方。他为人幽默、豁达开朗,与职工的关系融洽,群众基础好,职工们愿意与他一起学习,一快工作,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教授"。

  窦铁成同志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知识型、专业型技术工人"的先进典型,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当代工人阶级对党、对国家、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崇高品质。窦铁成同志的事迹真实感人,可信、可敬、可学。

  [page_break]

  窦铁成五种精神 

  忠诚企业、爱企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

  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敢于攻坚、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笔记摘录

  2007 年8月28日 凌晨/内蒙古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东乌工程

  昨晚一直下着雨,屋内漏雨的地方防不胜防,无奈,只得起床,怕把图纸、被褥浇湿。室外下着大雨、室内下着小雨,沙葱把刚成熟的种子给了湿润的鄂尔多斯草原。

  2007年9月20日/内蒙古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东乌工程

  这里(巴彦淖儿牵引变)的天是蓝的,万里无云,长途运输来电抗器在等待着卸车。铁锹铲水泥与沙粒的摩擦声夹杂着三相柴油发电机的声音。空中偶尔飞过一架小型客机,阳光直晒到黄沙上,背阴坡上的秋风却凉爽了许多。

  一望无际的草原放眼望去,树立的水泥杆给它增加了无数道风景线。昔日的荒原不再寂寞,可棋盘井的天为什么不蓝呢?它经历了沧桑,它很富裕,如今又有离开它的羊群,因为它用寒冷驱散了热情的人们,是脆弱的人们,是不堪一击的心灵,饱经风霜,饱受磨砺得得勇士不会因为天边的乌云而躲避,但它们不是,是天边的乌云驱散了,驱散了人们的热情。

  淡淡的沙棘酒,遮不住人们的狂热。擦干眼角的泪,让昨天成为过去吧!狂躁的人群吸吮着宁静、透明的酒液,兴奋地神经折磨着骚动的躯干。

  痛楚的心灵在骚动中升华,疲惫的心脏随着杯盏狂跳不休。记得唐西配电所正在验收,因为过度疲劳,把自己关在值班室的地上,报纸上匆匆的睡着,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又让人叫醒、吃饭去车上,一头睡着直到饭店才被人叫醒。

  沙井宾馆是巴彦淖儿的一个旅馆,地面铺着已磨掉毛的地毯,大窗户的帘子由于挂件常年失修也拉不上,床头的灯也耷拉着脑袋、不亮,洗手间的地漏不时散发着熏人的臭味,床已睡了两天,由于仓促、加之眼神不好,水质一看床单,竟--

  院外的风有四级,竟有硕大的恶蚊子不和你商量,就黏在你外露的皮肤上

  2007年3月5日/湖南株洲/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

   为了使整个工程顺利开展,李洪江整日苦思冥想,一个从来不抽烟的人,在浙赣线每天三包烟有时还不够,最可笑的是,他的烟灰缸是方便碗做的,够大!在板杉铺的日子里,他不但要考虑组织施工,而且考虑劳务工的使用,材料的购买,对外交涉等事宜。

  2007年7月5日

  刚忙完精伊霍工程,从精河出来,5月12日乘飞机葱乌鲁木齐回到西安,5月14日又登上了去株洲的火车。

  东冲铺牵引变电所安装以及其他工作如火如荼,不久,主变两台40000kva的也在泥汤里蹲到了基础上。

  5月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洗完工作服、擦完窗角,心情刚放松,从家里传来老娘急症的消息,在工友和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当天就到了蒲城中医院。

  在医院,老娘的病床前,一注就是半个月,老娘的病情出乎意料的好转,18天之后就出院了。

  单位、相邻单位在此期间不停的传递着有关信息,记得第20天时,神木改造工程就叫我去完结计量装置,跟着从湖南也传来上设备的消息,达成牵引变电所要交工的信息纵横交错。

  6月23日,我登上了去成都的火车和,达成牵引变历经风风雨雨,终于在7月10日8时正式交付,成都供电局使用。

  7月3日,我们满载着辛酸、汗水换来的胜利,登上了回西安的火车。

  7月6日,由于湖南工程吃紧,又匆匆去了那里。

  2006年10月24日/1043次列车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烟雨铁骑飞

  鸿雁如今化铁骑

  胯下骏马为铁轮

  2006年12月29日/新疆精河

  人生旅途没有后悔药,但只要你从觉醒的一刻起牢牢把住自己的方向,那才是最重要的。

   2006年9月27日/陕西  长安

  北天山进口张鸿来电话,360开关维修合不上, 一合就分,后查出原因,保护没有失压跳。

  2001年1月

  严抓细管

  增效创收

  保障供电

  1997年10月30日/京九线

     我知道天涯路漫漫      我却要去海角路遥遥

     一切生命都是一场永恒的斗争  世界只不过是适者生存、强者统治的丛林

     不吃草也要挤奶

  1997年4月9日/西康线

  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一是坚固耐用;二是保证使用功能;三是美观大方。综上述原则、在电气施工中行之有效的八字工艺要求是:光、正、牢、良、灵、严、美、准。

  光--所安装的设备光亮、清洁、美观;

  正--设备安装与二次线横平竖直、正确无误;

  牢--所安装的设备、接线、连接部件要绝对牢固可靠;

  灵--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转动部件操作灵活;

  良--导电部分应严密可靠,接触良好;

  严--带油设备安装、各连接件严密不渗油;

  准--符合技术验收规范。

  1997年6月8日/西康线

  为保证焊接质量和人身安全,自制吊篮,以使工作人员能到达焊接位置,确保焊接质量。经测量查证,杆塔整体误差在1-1.5%。

  1989年8月22日

  致友人

  我没有太多的话

  告诉你

  走自己的路全靠自己

  只是愿你

  不要太看重红色的花

  和金色的果

  不要太看重

  名利和荣誉

  即使没有辉煌的未来

  也要拥有无悔的往昔

  1989年7月/唐山

  摘卓别林话语: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他会给每个人写出公正的结局。

  涉世偶得:贪婪者多无成,因为他们的两手总想一手抓住一个;求实者侧不同,他们小的自己的双手只宜捧出一个东西人生,没有攀登顶点的勇气,是难以领悟绝顶风光的。

  1998年11月25日/长安

  假如有人问我:你的智慧和才能有多少?

  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你数数我缺多少根头发。那么我的智慧就有多少?

  2001年11月12日/长安

  今天是2001年11月12日,也许是记忆力减退,昨晚想起这几日是去营盘一周年,谁知翻开笔记本已过了一月有余。

  记得去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早上,吴队长说,准备去营盘,一个礼拜时间,营盘站场工程准备教工。就这样,我们三个人冒着深秋的细雨去了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的南端,营盘车站。雨,越下越大,我们在简陋的饭馆里吃了顿西红柿面条,四块五毛钱。

  2002年1月12日/长安

  今天是她的生日,原说有机会回去一趟,谁知情况有变没有回成,也不知怎的,电话中她表示不满意。为此我给两个大学生(两个女儿)打了电话,让她们赶快祝她们的可怜的母亲生日快乐。窦虹说,7:06咸阳市的城市母亲给她打了传呼,7:08长安县南五台的父亲给她打了传呼,个中内情不言而喻,或者可以说是"心有灵犀"吧。

[page_break]记中铁一局窦铁成:"专家型工人"是怎样"炼"成的 

      茫茫荒漠、漫天黄沙,早春的戈壁滩上,太阳已经有点灼人。在内蒙古棋盘井火车站附近的高空作业机车上,一位瘦小精干的工长正神情专注地带着年轻工人们进行东乌铁路接触网线岔检修施工工作,他时而动作娴熟地扭动扳手,扣好每个镙帽;时而打开精密仪表认真测试,认真记下每个数据;时而叫来年轻人,细细叮嘱工序技巧。

      他就是知名的"专家型工人",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级技师窦铁成。

      几十年的风吹日晒使他脸上纵横的皱纹成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记录着他的西北崇山峻岭中成长奉献的岁月。

      面对记者和众多镜头,窦铁成一头埋在扩音筒上,红着脸不停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中铁一局,感谢大家。因为头埋得太低,旁边有人提醒,老窦,抬起头来。

      他朴实平凡的举止和不平凡的业绩令人深深感动。

      初中文凭,三十年苦读成为电力专家

      从荒凉平原到苦寂沙漠,从广袤戈壁到险峻高山,在29年高度流动、贫瘠荒凉的环境中,窦铁成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追求,完成了由实干型、技能型向知识型工人的跨越。

      1979年, 23岁的窦铁成没有参加高考却通过了中铁一局的招工考试。窦铁成回忆说,那个年代,百废待举,人人憋足了劲要干出点什么来,而我当年从陕西蒲城农村出来时,只带着妻子的定情信物一条手绢和长辈的"人之才,成于专"等重重叮嘱走上了工作岗位。

      窦铁成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参加工作后不久,窦铁成买来《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书籍,开始了艰难的自学。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窦铁成,全靠一股常人没有的毅力学懂了这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而且运用自如。

      高等数学和大学电力课程对只有初中文凭的窦铁成难度可想而知,可在远离城市的荒凉工地上,窦铁成从未放弃过学习。他总是想,再难的知识,只要一点点啃,一点点琢磨、分析,总能悟出个道道来。遇到实在搞不懂的地方,就向身边文化程度高的工友请教。工作之余,每天记工作笔记,对现场工作进行小结,对不明白的地方,再查图纸、对尺寸,列出工作难点、重点,做好次日的准备工作。就这样日积月累,近三十年来,他记下了60多本、100多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他的书被装在三个自制的大箱子里,跟着他走南闯北,从西康铁路到到乌鞘岭隧道,从青藏高原到内蒙古大草原,成为他在工地上最亲密的"伙伴",工友们戏称,"比对老婆还要亲"。

      除了看技术书,工作中,他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细心捉摸,每天下班,总爱画画算算,将一天的技术要点记在本上。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80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铁一局电力技术培训班。同班生大多是各单位直接推荐来的工长,窦铁成顿感压力很大。班上很多同学星期天回家或出去玩了,惟独窦铁成一人关在教室里默默苦读。培训地点与他家相隔只几十公里,七个月培训下来,无论秋收农忙,窦铁成没有回家过一次,结业时,他脱颖而出,拿了电力单科考试最高分。

      1991年,在京山压煤改线唐北车站施工,窦铁成开始接触调压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当时,他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晚上一回宿舍,他就翻阅相关参考书籍进行补课。有一天晚上,他叫来工友一块分析研究,最后,工友困得直打哈欠,他自己研究到凌晨2点左右,终于弄清了控制器的工作原理。那一刻,他非常激动,竟不由自主地大喊了一声。那位工友被惊醒了,埋怨道:你是不是犯了神经!

      计算机刚进中铁一局是先从财务开始的,为了掌握电脑技术,46岁的窦铁成请求财务人员,允许他每天晚上进到财务室用电脑。从学字母、练打字、写通知开始,他逐渐学会了CAD制图等软件的应用。2001年,在西南线路电力施工时,有次遇到变压器故障,他将数据输入电脑分析,立刻找出的问题症结所在。在旁的一位专家被相貌粗犷、皮肤粗糙的"老工人"震惊了,问:"你怎么能用电脑分析出来?",窦铁成笑着回答:"刚学会的"。

      近年来,窦铁成所从事的电力变配电技术经历了几次升级换代,从电磁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到微机联锁保护,所在的电务公司业务从电力施工到铁路电气化施工,窦铁成一步一步,始终稳稳地走在新技术前沿。

    38个优质工程练就企业最可靠的"定心丸"

      1983年,27岁的窦铁成成为中铁一局最年轻的工程负责人。是年,他作为施工队长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京秦铁路沱子头变电所的施工任务。这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大型变配电所,谈起25年前的这个工程,窦铁成仍然感觉压力大,信心不足,他说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全力去拼,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结果是付出的最多,学的东西也最多。白天他和大家一起开沟敷线,到了晚上,他就把自己关在狭窄湿热地调压器室内,一张张图纸、一条条线路、一个个节点分析,仔细研究电缆怎么走、设备如何安装。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一股倔劲,窦铁成把七套不同技术的图纸弄得明明白白。后来,工程顺利验收并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此后,他带领工友们先后负责安装的37个铁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验收合格,一次送电成功,获得了国家级优质工程、铁道部优质工程奖、中国中铁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十多个奖项。

      2000年5月,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我国"八纵八横"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南(京)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从渭南到西峡的三百多公里的丛山密林中,窦铁成带领队伍以车为家,抓时间、抢速度,历时两月有余,提前完成了给13个局级用电单位和200多个施工点的送电任务。一次,在西峡试验工地,大雨初晴,被试验的变压器依设计需要安装于半山腰,汽车无法通行,窦铁成就借用农家马拉车向试验场地行进,黄胶泥很快便将车轮粘满,欲进不能,欲退无路,时间紧迫,窦铁成俯下身子将车轮上的粘泥一块一块用手抠下来,汗水流淌满面,泥巴粘满全身、沙粒划破双手,一把汗一把血。无声的行动就是命令,在窦铁成的带领下,工友们齐心协力,艰难地将设备推到了半山腰的试验场。

      2006年7月,窦铁成所在的公司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建了浙赣铁路板杉铺牵引变电所,4万千伏安的容易对设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主将工期一缩再缩,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内铁路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牵引变电所。项目负责人向领导提出,把铁成派来,我保证完成任务。

      接到命令后,窦铁成上工地后开始没日没夜地干起来。当地施工环境恶劣,阴雨连绵,随后又是高温,潮湿闷热,蚊虫肆虐。晚上加班到半夜后,工友们都休息了,窦铁成一头扎进变电所,光着膀子,对照着设备说明书和专业书写写算算,细细钻研,被蚊子叮得满是疙瘩。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窦铁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交工日期逼近,为变电所设计的变压器引入线要求为铜板双导线,国内没有产品,怎么办?窦铁成细心观察,反复推敲,利用现场既有的铜排、铜螺栓等材料,加工制作了符合功能要求的全铜间隔棒,实用后迅速在900公里的浙赣线推广。一位电气化专业的领导评价:"中铁一局的牵引变电所施工水平,行业一流。"

      在变电所变压器就位时,70多人作业四个多小时后,两台50吨重的变压器到位,项目经理说:"差不多了,大家休息吧"。话音未落,窦铁成却发现机身离标准还差1厘米,他一声不吭,又带领大家干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机身在一张线上,完全符合标准才满意地收工。

      赵亚平是分公司的大学本科生,是窦铁成最得意的徒弟之一。提起师傅,他由衷地称赞,在我们大家的眼里,师傅就是一个挺立的标杆,就是标准,就是我们工友的一把尺子。

      标准是窦铁成一直坚持的,因为坚持,"窦铁成标准"使他参与的很多工程获得了"免检"的待遇。1996年,窦铁成参加京九铁路施工建设,淮滨变电所是他在京九线上的第二个变配电所,工程监理方验收时,得知是窦铁成带人干的,当下表示"免检",让他们直接送电。

      有一次,窦铁成到他的徒弟李洪江任所长的变电所例行春检,发现地沟里有一条草绳。按照标准,地沟里是不能有杂物的。李洪江马上向师傅承认错误,希望网开一面,可窦铁成一句"小患不除,大祸不断",坚持按规定扣除所里每人几百元。

      几十年来,窦铁成每年奔波在各工点的时间在11个月左右。他成了公司离不开的"王牌",成了工友们的定心丸,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书记张为和谈到窦铁成时,情不自禁地说,不管多么难的工程,只要窦铁成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精神生活丰富,秦川汉子演绎真爱无限

      近两年来,随着报道增多,窦铁成出名了,但无论多出名,窦铁成始终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计算起来,窦铁成和妻子、孩子团聚在一起的时光不到3年。从广袤戈壁还是青翠大山,无论走多远,无论离开家多长时间,窦铁成的心里总是装着妻子女儿,在宿舍,指着他手提电脑上的一个黑白照片给我们看时,这就是她嘛,他骄傲地说。十年的深爱和牵挂全部在简单地一句话中。

      4月12日,借着采访的机会,窦铁成和记者们回到了咸阳他六、七十平米的小家,妻子杨华芳激动的递烟倒茶,张罗大家坐下,却没有来得及和窦铁成对上一句话,中午离开时,杨华芳对窦铁成说,不在家吃饭?要不,我做饭让客人一起在家吃午饭?然而,在家吃饭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窦铁成又转身和大家一起离开了。

      问起杨华芳这么多年,一个女人常年累月泡在庄稼地里,春种秋收,浇地施肥,苦不苦,累不累,有没有和老窦红脸过时,杨华芳认真地想了想后说,没有。对记者的怀疑,陪同的中国中铁工会主席姚桂清说,因为常年在外,平时难得一见,见上了,亲密还来不及,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红脸。

      窦铁成的对家人非常细心。2002年1月12日,窦铁成的日记写道,今天是她的生日,原说有机会回去一趟,谁知情况有变没有回成。也不知怎的,电话中她表示不满意,为此,我给两个大学生女儿打了电话,让她们赶紧祝她们的可怜的母亲生日快乐。

      和女儿呆一起的时间很少,但窦铁成的父爱独特,在另一则日记中,窦铁成记下了大女儿窦虹工作的事:窦虹说,找上了工作,没有时间了解她什么工作,只是叮嘱她,一要勤快,二则要谦虚,三则要友善,四则要能吃苦耐劳。"

      近几年,窦铁成开始用QQ和家人视频对话。窦铁成的网名叫"天边的云",暗示着无论走多远,离开家多长时间,无论漂在何方,像云牵挂着大地一样,他心里总挂念着他的家。

      窦铁成心态非常年轻,和公司的年轻人没有,每逢他们过生日,窦铁成会发短信表示祝福。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供电分公司办公室的韩凌至今保持着中秋节时窦师傅从内蒙古东乌铁路上给她发的短信:一把沙葱、二两蚊虫、三勺黄沙、四斤羊肉、外加五斤酸奶,短信权当月饼,你就凑合着吃吧,中秋快乐。

      窦铁成的长年在野外工作,自然环境恶劣。他在日记中写道,"偶尔传来一两声猫头鹰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吹笛子,听收音机成为他表达情感和接收外来信息的最主要手段。

      铁成还爱摄影。简陋的窝棚,工友们贫苦却不贫穷的生活是他爱表现的主题。

      在火车上,他告诉记者,喜欢的女明星有杨澜、徐静蕾等等。他的徒弟则偷偷告诉我,师傅有时会把杨澜等美女的照片设为电脑的桌面,还迷台湾明星张韶涵,喜欢NBA的球星麦迪。

      忙完棋盘井车站接触网检修施工工作,窦铁成接触网作业队的工友们回望茫茫戈壁,东乌铁路向远处延伸,一辆运油列车缓缓驶过。电力铁塔像一排排大写的"人"字一样,耸立在天地之间,构成了这片荒漠上最美丽的风景。

[page_break]
 [央视国际]:"工人教授"窦铁成:将爱撒向铁路边

      从电磁保护到晶体管保护

      从微机连锁保护到四电集成保护

      他完成了一名普通工人向高级技师的蜕变

    

    从塞外戈壁的精伊霍铁路到穿越秦岭的西康铁路

      从纵连南北的京珠高速到横贯东西的浙赣铁路

      他参与的工程建设项目遍地开花

      三十载耕耘

      将爱传递

      金牌工人、电力专家、工人教授

      他无愧于这些荣誉

      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他叫窦铁成。

      据说,他只有非常"寒酸"的初中文化,却能由一名普通工人跃升为掌握现代电力施工技术的高级技师。

      据说,参加工作近30年,手不释卷的他花了上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几千册图书。工作流动到哪里,书就跟着搬到哪里。

      据说,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大量电力学技能和理论知识,先后写下了60多本学习笔记,字数超过100万。

      据说,由他负责安装的38个铁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全部一次性送电成功,全部获得优质工程称号。

      据说,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专业共有职工460人,其中他的徒弟308人。全公司共有电力工技师42人,其中他的徒弟35人。全公司共有电力工高级技师7人,其中他的徒弟5人。

      ……

      这些并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窦铁成的身上。他的故事,电务公司的每一位职工耳熟能详。在身边人的眼里,他"痴情"却又"多情",他"无情"却又"热情"--一个让人看不透的好人。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窦铁成是"双痴",学习"痴",工作也"痴"。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

      近30年高度流动分散、工作生活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窦铁成坚守这样一个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

      1980年9月,窦铁成考进了局电力技术培训班。他觉得这是难得的机遇,就写信告诉妻子,让妻子承担起一切家务,自己要专心学习。培训班与他家相隔只有几十公里,而7个月培训下来,除春节之外,即便是秋收农忙时节,窦铁成也没有回家一次。星期天,其他学员都出去探亲访友,惟独窦铁成一个人闷在教室里默默苦读。

      和窦铁成一起参加培训班、现任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的刘健告诉记者,培训班教室亮着灯,无论有多晚,这里面肯定有窦铁成在学习。当时的班主任曾当着全体学员的面这样评价窦铁成:"此人可以重用!"

      这次培训向窦铁成打开了一扇大门,更让他对专业技能以及背后的理论知识如饥似渴。

  日常生活里,购买专业书籍成为窦铁成的重要开销。窦铁成回忆,从《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钣金工艺》、《钳工技术》到《机械制图》,他仅是购书就前后花费近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几千册书。工作流动到哪里,这些"宝贝"就搬到哪里。他甚至还为这些"宝贝"编了号。

      他说:"我只有初中文化,遇到深一点的理论知识,感到很吃力。但我总想,再难的知识,只要一点点地啃,一点点地琢磨,总能悟出个所以然。"

      只要有一点空闲的时间,窦铁成就像着了魔一样地看书,常常是一手拿着馍,一手拿着书,边吃边学。寒冬腊月,他好像不知道寒冷;盛夏酷暑,他好像不知道酷热。回家探亲途中,火车上看,在汽车候车室也看。回到家里,人家串门拉家常,他把自己圈在家里继续看。

      这里一段小故事。一天深夜,在办公室研究图纸的窦铁成忽然觉得饿,便用电热杯煮方便面充饥。当他再次扎进图纸堆里,方便面已被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电热杯里的水煮干,把桌子烧得烟雾四起时,窦铁成才猛然发觉。

      在他的徒弟、电务公司助理工程师荣爱群的眼里,他"除了干活,永远手不释卷"。

  有时为了理解一个公式,他经常求教于比他年龄小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身边的大学生时常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在他的虚心好学精神的熏陶下,这些大学生们也跟着一起注重学习起来。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把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技术知识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近30年来,窦铁成从没间断记录每次施工的技术难点和学习心得。迄今为止,单是学习笔记,他就写了60多本,有上百万字。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党委副书记朱钢告诉记者,窦铁成的学习不是为了给个人捞好处,完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干好工作。像他这样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的工人,实在罕见。

  

     ■"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是窦铁成常说的一句话。字里行间,窦铁成对工作的"痴",一览无遗。

      1983年,窦铁成和他的工友们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京山铁路沱子头变电所的施工。这是他所接触的第一个大型变配电所,各类技术图纸加起来足有一寸半厚。在

  没有配备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窦铁成主动挑起了大梁。工作之余,深更半夜,他不顾疲劳,将自己关在备用调压器室里,一张张图纸、一条条线、一个个节点地分析解读。工作间歇,工友们坐下来休息,而他却是一手端着水杯,一手查阅资料,不停地写写画画,反复演算琢磨。深夜,嘴里咬着干馍,手上仍然捧着技术书,时常通宵达旦,但第二次仍然以旺盛的精力奋战在工作现场。在他的带领下,这项工程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2002年,电务公司在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变电所施工时,所用设备是法国某公司产品。窦铁成带领工友接手这项工程时,接触过的外国设备从未像此次这么多。窦铁成告诉记者:"有些设备,仅能从外观上判断是干什么的;有的,根本看不出来。"

      窦铁成及时和有关单位联系,通过翻译过来的资料边学边干。就在交工送电前的空载实验时,一个变压器开关不断跳闸。在场的人不所所措,将焦急的目光一齐投向了窦铁成。

      窦铁成沉着冷静,翻开图纸、对照安装,查故障、测电流,可故障还是排队不了。此时,窦铁成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这台洋机器。没成想业主说,外国设备不能拆,连一个螺丝和封标都不能动,还一口咬定:这台法国设备是国际最先进的,可能是施工问题。听到这话,窦铁成很不舒服,也很不服气,心想"我就不信这个邪!"夜深人静,大家都休息了,他一个人拿着工具爬上走下,测数据、翻图纸。终于,在夜里3点,窦铁成大喊:"找到了,就是隔离开关!"

      待法方专家乘飞机赶来询问原因,窦铁成通过翻译将情况作了说明,那专家自信地摇头说:"NO!不可能,我们的产品很精密。有问题?不可能!!"

      窦铁成不急不躁,详细解释了检查测试调整的全部经过。那专家将信将疑,接着亲自检查测试,反复核对,最后他折服了,竖起拇指连声道:"GOOD!GOOD!"

      2003年,窦铁成上泰赣高速公路线参加施工建设。这里工作条件艰苦,没有床,他带领大家把设备包装板一拼,就这么凑合。

      "一连干了四十多天,他连变电所的门儿都没出过一次。"现任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东乌项目经理的魏宁彬透露。当时他和窦铁成一个做外线,一个做内线。"他就像是一个苦行僧,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魏宁彬感慨道。

      2006年7月,窦铁成参加了浙赣铁路铁杉铺牵引变电所的施工。这是浙赣铁路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座变电所,窦铁成欣然领命。变电所变压器安装时,窦铁成和工友们干了4个多小时,两台50吨重的变压器终于就位。

      就在大家要收工时,窦铁成发现机身离标准还差1厘米。项目负责人说:"差不多了!"窦铁成却说:"不是差不多,是一点都不能差。"他领着大家又干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机身完全到位才收手。

      因为"痴",窦铁成方能够斩获无数大奖。因为"痴",窦铁成方能够赢得外国专家的认可。因为"痴",窦铁成方能够赢得工友的敬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窦铁成有句口头禅是:"看标准规范怎么说,拿规范说话!"他对徒弟要求严是出了名的。

      一次,窦铁成到秦岭青岔变电所例行春检,在地沟里发现了施工时留下的一

  条草绳。按规定,地沟里不允许遗留杂物。当时,年轻的所长、也是窦铁成的爱徒李洪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马上承认错误,希望网开一面。可窦铁成说:"你是我徒弟,执行制度是要从你开始。我只能得罪你了!"结果,李洪江被罚了400元,同在一个所里的妻子王利也被罚了300元。

      "我们当时工资只有四五百元,孩子又小,被罚那么多钱心里确实有些想不通。"王利说,那时,对窦师傅除了怕还是怕。

      可是,有一天,窦铁成竟突然发来短信问王利,"今天你们家有什么事?""没啥事"王利回答。"是李洪江的生日啊!别忘了给他过生日。"廖廖数语,王利的眼泪唰地就流下来了:窦师傅不是个无情的人,他对李洪江的感情胜似亲人。

      从此,这对徒弟夫妻深深理解了窦师傅。像他那样,脚踏实地,艰苦奉献,做一个好工人,成了夫妻俩共同的目标。

      在记者的采访中,普遍的人都认为窦铁成不苟言笑,爱挑毛病,还给他起了个绰号"老革命"。他们对窦铁成,普遍既"敬"又"畏"。

      由他制定的一个工作标准,开始执行起来并没有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以为标准只是一种形式,招行起来是另外一回事。第一次考试,一名工人考了58分,窦铁成当即责成免发三个月的奖金。急得这位工人几次上门,并请来熟人、搬领导说情,窦铁成始终板着严肃面孔一律拒绝毫不通融。

      时间长了,严格考核,大家的自觉性渐渐提高。现在,制度管理的理念,已经在窦铁成所在的单位深入人心。几个当初对窦铁成有怨言的工友,私下里找窦铁成,说当年不该有怨言,窦师傅还是为大家好啊。老窦听了,眼圈一下就热了。

      说起吕春,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窦铁成的第一个"签约徒弟"。2002年,吕春从大学里毕业被分配到窦铁成所在的电务公司。窦铁成作为吕春的指导老师,要带领他工作一年。到单位后,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眼高手低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在乌鞘岭工地的时候,吕春带人绑扎缚设电缆。窦铁成来检查,径直变腰钻进了只有60厘米高、上有盖板的电缆沟。大概二十分钟后,他满身满脸是土从另一头"爬"了出来,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窦铁成又来了,他一句话没说,揭开盖板跳下去重新绑扎电缆。吕春一看,啥也别说啦,赶紧招呼大家严格按照工艺标准重新绑扎。

      "窦师傅不说话,比说话更'可怕'。"吕春说。如今,吕春已经是电务公司的主管工程师。

      正是在窦铁成的"无情"的指导下,孙晓峰、李洪江、吕春、荣爱群、张莉、赵亚平、刘月峰……一个个年轻人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有的还成为公司的领导。

      窦铁成在工作中的"无情"、只认标准不认人的故事,在铁路线上广为流传。1996年,京九铁路淮滨变电所。业主验收时,得知是窦铁成带人施工的,当下不验了,让他们直接送电。

      侠肝义胆关中汉

     热情似火中铁人

      "窦铁成工作时认真得像块铁,帮助别人热情得像团火"。熟悉老窦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今年35岁的孙晓峰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个。他自小聪明好动,调皮贪玩,初中未

  毕业,就在社会上浪荡,让父母伤透了脑筋。

      窦铁成却喜欢这个机灵的小伙子,干活总让小孙搭把手,边干边耐心地给他讲技术。1994年底,窦铁成组建实验班,又点名把孙晓峰要到跟前。就这样,孙晓峰跟着窦师傅铺设电缆、安装调试设备,渐渐地入了门,实心地跟着师傅学技术。

      如今,孙晓峰已成了技术大拿,是公司为数不多的年轻高级电力技师之一,担任单位供电维修队队长。谈起师傅窦铁成,孙晓峰红了眼圈:"跟师傅十几年,从来没给师傅买过一包烟,有时请师傅一起喝顿酒,还是师傅抢着付账。我很庆幸跟了这样一个好师傅,没有师傅,就没有我的今天。"

      "师傅从来都不隐瞒技术。他把自己刻苦自学的东西,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京九线施工时,天天有人来讨教。师傅连讲好几天,从没烦过。"孙晓峰告诉记者。

      荣爱群刚上岗时,对新业务一窍不通。窦铁成主动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电力试验资料拷贝到U盘里,交给她说:"你先看看,不懂再问。"

      业务技能与理论素养双优的窦铁成,总是尽可能地把技术传授给工友。在电务公司,窦铁成的手机号码被公认为技术上的"120"。许多人遇到技术难题,就拨打他的手机求救。一次,窦铁成在广东施工,一个自称是他徒弟的人从内蒙古打来电话,说变电所电闸总是自动跳闸,怎么也找不出原因。窦铁成详细询问了工作程序,当地环境气候等,然后告诉他,采用几种排除法。几小时之后,对方又打来电话说故障已经排除,连连称赞师傅太伟大了。可直到现在窦铁成也不知道这个徒弟是谁 。这样的经历到底有多少,连窦师傅本人也说不清。

      愿意教,又善于教,热情似火,使窦铁成的徒弟多得自己也说不清。在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上至副总经理,下至普通工人,从事电力工种的人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自称是窦铁成的徒弟。

      "我们每个人干完自己的活,就自动去帮别人干,直到大家都干完。因为,窦师傅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有了师傅的榜样,我们的团队非常团结,关系非常融洽。"在徒弟们的心中,窦铁成永远是那个令人崇拜、尊敬的人,永远是一团热情燃烧的工作之火。

  2006年11月18日,是窦铁成最得意的日子。他亲率两名徒弟参加陕西省电力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结果,技压数十名参赛选手,包揽了个人前三名和团体冠军。窦铁成身戴两枚"金牌",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状元"称号。

      多情土地多情郎

      四海为家思妻儿

      窦铁成,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的蒲城县人,肥沃的土地成长多情的人。他深深地爱着铁路,他将他的大爱撒在了铁路边,他爱着铁路边的一草一木。他爱着企业,爱着工友,更爱着家人。窦铁

  成无疑是是一个多情的人。

      ■他爱着企业。参加工作以来,已记不清有多少单位想"挖"他,而他总是婉言谢绝。在某地的一个工地上,有个业主不知道他的身份,以为他是民工,夸道:这民工能干,雇他真值!工程完工后,这位业主想留他,许诺给予优厚的待遇。可窦铁成说:"给高薪也不干。多年来是我们单位培养了我,我不能背叛!"

      ■他爱着工友。徒弟们的生日,有时他们的家人都会忘记,但窦铁成不会。不仅如此,他还主动给徒弟们的家人发短信,提醒别忘了给寿星祝贺生日。戈壁荒漠、大山深处,一句牵挂问候让大家心里多了份温暖。他的徒弟、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职工陈晓红说,即使情人节这些节日,他们也能收到窦师傅的短信祝福,师傅待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人亲人。

      ■他爱着生活。在徒弟们眼里,窦铁成非常热爱生活。他喜欢随身带着相机,塞外草地上的一朵鲜花、工棚前绽开新绿的一蓬沙松,经常被他细心地拍摄下来作为纪念。而他本人也喜欢养些花花草草。此外,窦铁成还很会做饭。陈晓红记得窦师傅曾跟他说过:在这个单位,如果自己不会做饭的话,肯定挨饿。另一徒弟耿丽娟告诉记者,她有时候会听到窦师傅自个儿哼着小曲。常年跟着窦师傅往工地上跑的贾中华则透露,窦师傅吹笛子吹得特别好。

   ■他更爱着家人。"对工作我问心无愧,但对家庭,我有太多的谦意。"

      窦铁成的大女儿窦虹还小的时候,有一次老窦探亲回家,一进门,窦虹看见他陌生的面孔,居然叫了声"叔叔",然后就跑开了。窦铁成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二女儿窦楠在上初中前看见爸爸仅是一笑,从不说话。如今说起往事,窦师傅的内心依旧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

      "在工地,连做梦都能梦见女儿在叫爸爸"。女儿小的时候,窦铁成经常给家里写信;现在,则常常通过QQ、视频与女儿网上聊天。

      窦铁成给自己起的网络名字叫"四海为家"和"天上的云",他说这两个名字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工作近30年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到三年。窦铁成将大爱撒在铁路边,却将似水柔情化进了对亲人的内疚和感激之中,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每一天,老窦都要和妻子互发一条问候平安的短信;虽然一贯节俭,但在欧洲学习时,还特意给妻子买了一枚戒指作为礼物。

      窦铁成每次回家,抢着洗碗,刷盘子。2006年妻子腿崴了,他特地从工地回来,精心伺候了一个星期。妻子杨华芳说:"30年了,这是我唯一一次享了老汉的福!我理解他,我觉得很幸福,满足了。"

      窦铁成就是这样牺牲小我的安逸,投身到企业的大我之中。他是师傅、是战友,以无私的技艺传承,完美的人格魅力生活、战斗在基层一线。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内蒙古经营部经理闫团结如是说,窦师傅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品牌了。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副总经理刘月峰认为,窦师傅就像一根根火柴,随时去点燃一个又一个火堆。

      中国中铁一局党委书记张为和这样评价:窦铁成是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