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后雅虎时代的互联网格局

http://www.gkong.com 2008-05-14 17:2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雅虎还能扛多久?

  从红极一时的网络门户走到如今进退维谷的处境,雅虎在许多国际IT界人士的眼里,已经走到必须卖出自己的时候了。

  对微软的并购提案,雅虎董事会予以了坚决的回绝。在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首席执行官杨致远这样写道:“微软收购请求极大地低估了雅虎价值。”

  杨致远认为,预计到2010年,全球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由2007年的450亿美元增至750亿美元。而雅虎是全球认知度最高和最受尊敬的品牌之一,全球范围内每两名网民就有一名为雅虎用户。看得出,杨致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筹码。

  为了阻止微软的收购步伐,雅虎一直在寻找其他替代方案,包括与谷歌、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探讨开展某种形式合作的可行性,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与微软的收购方案相比,雅虎与谷歌联盟的计划会有更大的反垄断麻烦;时代华纳本身在网络广告方面也是自身难保,《纽约每日新闻》网站引用分析师的话,把AOL与雅虎的谈判称为“落水者间的自救”;新闻集团先寻求将旗下的MySpace与雅虎合并,但默多克知道“微软拥有的资金远多于我们”,于是与微软密谋联合收购,但微软的首选当然是独自收购雅虎。

  杨致远的强硬似乎刺激了微软本已勃发的收购雄心。微软日前下了最后通牒,明言三周内,善意收购不成,就恶意收购。这就是微软的脾气:真金白银加大棒。

  在这种情况下,雅虎不少股东已经对微软开出的收购价码表示公开认同和支持,雅虎董事会也开始出现分裂,以董事会主席罗伊·波斯托克领衔的部分董事会成员表示支持微软对雅虎的收购。

  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被许多业内人看了个明白:微软要走捷径向互联网转型,收购雅虎几乎是不二选择;而雅虎本已式微,在半推半就地被收购前,趁机拿捏一下提高身价也可以理解。

  后雅虎时代的互联网格局

  微软很大,大得有些不可一世的霸道。只要微软的手伸到哪里,哪里就要为之腾出一片山河。无所不在的Windows和Office,无所不在的IE浏览器和MSN,这些资源都可以变成互联网事业的巨大基础。

  但是,微软虽然是互联网“大国”,却不是互联网“强国”。互联网江山目前最具战略意义的制高点——搜索和基于搜索的在线广告,被谷歌牢牢地盘踞着。

  微软的压力不仅来自谷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生猛,也来自对互联网业务增长的热切期待。在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入的时代,一切可以想像到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实现,都变得越来越简单。微软跟在谷歌后面的滋味并不好受。

  收购雅虎有助于微软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帝国向互联网业务转型。而微软狂飙突进的计划,给了业界一个冲击波。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德拉姆蒙德在博客中愤然写道:“难道微软想在互联网上继续它对PC行业霸道的垄断地位?”

  微软的战略是希望创造一个硬件、软件、网络合一的“超级帝国”。微软首席财务官(CFO)里德尔在2009财年的公司预算中提到,微软将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时期内收益38%,并将以两位数的增长,带动全球软件行业的发展。而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早在股东大会上就开诚布公,要把在线服务及广告作为软件巨人的未来战略重心,吞并雅虎不过是其中一步棋。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微软与谷歌将变成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双寡头”,而其他同行的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互联网的版图重新改写。

  未来启示录

  互联网在进步,不仅仅是技术在进步,更重要的是文明的进步。互联网从资源短缺到主宰世界,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变革。

  微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变革的必然性,为了不被新时代的代表谷歌所颠覆,微软试图利用前时代的资本积累来买雅虎,或者说买时间,以免在未来被淘汰。因此,微软对收购雅虎高调张扬,志在必得,实在也是形势逼人,而所谋甚大。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互联网帝国的子民有多少?若按19.1%的互联网全球平均普及率计算,这是一个拥有约11亿5000万人口并且其版图仍在迅速扩大之中的壮阔江山。而且,它终将会达到更惊人的规模,其背后意味着的财富也不可估量,正是这些在强烈地刺激着互联网企业的霸权野心。

  微软购买雅虎若成功,一个“微雅帝国”就将横空出世;而巨头谷歌岂会坐以待毙?一场帝国反击战不可避免。而在此过程中,为了取得争霸战的胜利,它们将越来越深入地开发各自的控制术,争取各自的“子民”,互联网帝国对全人类的影响将会以超出人们想像的程度步步深入。

  作为用户,每个人的家庭住址、人际往来,都有可能因为他人探秘隐私或商业上的需要,被敲进“微雅”或谷歌的搜索目录,成为它们的猎物。

  在这场关于未来的战争里,微软和谷歌的选择不多,而你或者我的选择也不多。

  未来“网络帝国”的权力分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10:37 《环球》杂志

  韩松

  随着互联网不断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力,一个网络帝国似乎正在逐步形成。微软收购雅虎并瞄准Google,似乎让人看到了帝国型网络公司的前景,同时也令人想起了电影《黑客帝国》。影片中,巨大的虚拟母体MATRIX主宰着世界和人类。未来的网络帝国会是这样的吗?

  权力向网络转移

  如果把权力理解为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支配力的话,那么,网络公司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数百万人同时在线玩网络游戏,已在网络公司那里魂不附体了。但网络并非游戏或娱乐,它更从现实世界中攫取了实质性的权力。

  今后,我们或许会看到阿里巴巴控制虚拟世界的经济,新浪控制资讯和娱乐,当当控制出版业,而百度决定着对每一个意义的解释——这并非科幻。

  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网络帝国权力的膨胀将是飞快的。比如,语义互联网的出现,将使互联网更加智能,而后,人与电脑之间将相互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可能通过神经网络和细胞自动控制建立一个全新的、类人脑的网络世界,从而大大提高网络权力的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世界的发展。Hipihi(3D虚拟世界平台)的老总许晖甚至说,3D虚拟世界的创造体系,将发挥瓦特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的引擎作用。

  另外,移动网络的发展,将促使通过移动设备实现的诸多定位服务不断出现,现实中的很多服务业务可能转入网络公司。注意力经济也许会在构建网络世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网络帝国的权力分配,将取决于注意力的分配——消费者选择把注意力“花”在哪里。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再混合,整个系统正在变成一个平台和数据库的混合体,服务面将会更大。在最近的关于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已成为提供信息的一种最有效渠道,很多情况下超过了电视,夺取了话语权。尤其是在线视频和网络电视的普及,给CCTV等传统媒体提出了如何适应未来发展的问题。

  结合了声音、视频和实时对话的综合通信技术,使“丰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为网上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用户对网络的人身和精神依附性。

  谁控制网络,谁就控制现实

  虚拟世界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未来网络帝国的权力模式。

  根据美国科幻小说《雪崩》设计的网络虚拟国度“第二人生”,目前已拥有400万注册居民。他们在网络上工作和生活,日均交易额过百万美元,还造就了钟安舍这样的百万富翁。世界五百强纷纷入驻“第二人生”,一些国家还在“第二人生”中设立了大使馆,哈佛大学在里面开学,路透社也设立了“第二人生”分社,还有一些国家的总统候选人在里面设立了竞选分部。

  所以,虚拟世界不仅仅只是关于数字的生活,它也使我们的真实生活更加数字化。类似“第二人生”这样的虚拟世界,使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有了新的落脚点。

  有人甚至预计,未来人类的整个权力都有可能移交给人工智能和网络。比如特里·比森在名为《亲爱的艾比》的科幻小说中预言,未来人类将由一个被称作ARD的地球智能来照料,它就是从一个监测网络发展而来的。另一种东西叫RVR,作为人类无所不知的“大管家”,它可以看作是移动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今天,如果我们可以通过Google得到导航地图,在商场购物时随时可以从Yahoo那里得到出价建议,那么今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难道不是都可以由一个随时跟在身边的“幽灵”来进行综合解决吗?

  再比如把人类的意识数字化后上传到计算机系统的问题,有科学家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作家拉拉在《掉线》一书中描述了这样的未来:世界将分为“基底世界”(即现实世界)和“网球”(虚拟世界)两部分。全人类都把意识上传到“网球”,脱离“基底世界”的生活,因为网络才是真正的桃花源。而“基底世界”再也没有一个人,只由自动机器接管。那么谁来掌控这个未来的“网球”人类世界呢?不太可能是现实世界的政府。那么可能是Yahoo吗?可能是微软吗?可能是林登实验室吗?

  如此大权在握的网络帝国很可能首先产生于西方。目前我们还很难设想一家发展中国家的网络公司能达到帝国型规模。网络帝国不仅仅是“人头经济”的问题。它涉及信用、安全、语言,还有技术及文化价值观。

  25个流量最高的美国网站中的14个在美国之外吸引的访问者比国内多。美国科学家预测说,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移民”,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到 2011年,80% 的网民将加入虚拟世界。而这种前往异质文化、异国背景的虚拟世界的人口流动,不需要办理任何海关手续,又怎么控制呢?

  这里面也有权力多极化的问题。比如“第二人生”的开发,现在有林登实验室的版本,有中国人开发的版本。谁更能吸引居民入住呢?中文虚拟世界的一位开发者查卫江说,美国“第二人生”里面更多的是欧美用户,中国的版本中更多的是国内用户。不仅文化不同,虚拟世界的经济体发展程度也不同。

  那么,相同文化、语言和经济背景的虚拟世界,将来会否联合在一起呢?比如就汉语文化圈的“第二人生”而言,大陆的,香港特区的,台湾地区的,新加坡的,北美华人社区的,欧洲华人社区的用户,有可能统一成一个大的网络联合体吗?它与英语的虚拟世界会是既对话又对抗的关系吗?这些都会打破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如果一个国家的半数居民都跑到外国的虚拟世界去了,现实世界中的国家权力又如何去管理和影响他们?

  由此,我们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设想:如果一些问题解决不了,网络帝国之间会爆发军事冲突吗?如果某大国用黑客手段“误炸”了另一国设在虚拟世界中的一座大使馆,那么,这在现实世界中会引起外交纠纷吗?在网络战争中,大量的民用网络公司将被临时征用。那些控制着巨大网络资源的帝国型公司将如何利用这样的机会发“军火财”呢?

  现在,已有人在“第二人生”中组建虚拟军队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网络世界中五花八门的民主或专制政治体制不会不考虑战争手段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设想中的微软公司的和平视窗计划,就是用一种网络虚拟战争来解决现实战争问题的,而且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因此将来有可能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赢得了主动,谁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建立网络权力学

  1996年,笔者在美国买到《雪崩》的时候,还不会上网。十余年后,中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网络国家,印度等国也在纷纷赶上来。对一些人来说,网络对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很大,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很大。今后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未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权力的重组是必然的。

  但我们对网络未来的理解和认识还很肤浅,这主要在于人们还把它理解为一种技术形态而不是权力形态。实际上,对政府来讲,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公开那样简单。网络对世界的改变是实质性的。网络权力学,包括虚拟政治、外交、军事和法律等的研究,应该是大学的一门新课程。

  “网络权力”控制你的一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10:37 《环球》杂志

  王晋燕

  在当今世界,微软掌控着个人电脑的软件系统,雅虎则把持着互联网的门户,而互联网业最具战略意义的制高点——搜索和基于搜索的在线广告,牢牢地被谷歌盘踞着。谷歌因此成为了真正让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感到不安的公司。

  “网络就是一切”

  早在2005年,美国作家斯蒂芬·阿诺德在《谷歌传奇》一书中就曾作出了这样的预言:“谷歌有一个雄心壮志,这就是将信息时代从台式机推向互联网。谷歌是这个时代的计算平台,它会将微软从王座上拉下来。”

  这个预言似乎正在加速变为现实。

  凭借在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市场占据的垄断优势,谷歌轻松地进军几乎所有互联网领域,包括电子邮件、视频共享、网络地图、手机软件、社交网络、办公软件,等等。2007年,谷歌的营收比2002年增长了37倍,员工人数超过1.6万人。

  谷歌的迅速扩张,使微软控制的个人电脑帝国的拳头产品正面临逐步变成“无意义资产”的风险,因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在远离个人电脑而转向互联网——套用那句俗语,“网络就是一切”。

  30多年前,比尔·盖茨描绘了家家户户使用个人电脑的宏伟蓝图。他的这个梦想到新千年时在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实现。然而,自从谷歌横空出世以来,微软的全球霸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盖茨,这位即将从2008年7月起退出微软日常管理工作的统领最早预见了互联网的价值,但却没能成功地将自己一手打造的软件帝国带入互联网的世界。

  盖茨的接班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雷·奥兹,曾在自己撰写的高管备忘录中强烈建议微软将互联网服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对所有事情都保持快速的反应,并且用最快的时间拿出决策来。如果稍有闪失,我们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奥兹承认,谷歌的崛起让微软措手不及,他很早就有了联合其他互联网公司共同抵抗谷歌的想法。有消息称,微软此次收购雅虎,他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

  小心窥视街道的“眼睛”

  曾几何时,谷歌只不过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如今,谷歌早已将触角延伸到IT业的各个角落。从推出Gmail免费网络电子邮件服务到“谷歌地球”这样的卫星地图服务,再到收购全球最富创意的视频网站YouTube,谷歌的版图迅速扩张,谷歌每推出一种产品,都在刷新着人们对互联网应用的想像力。

  2007年6月,谷歌为其极富创意的在线地图工具谷歌地图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搜索功能——街道视图服务。谷歌在其宣传广告上这样描述道:“借助‘街道视图’这项新服务,用户可以模拟走在一个城市的街道上,查看附近的饭店,甚至拉近镜头寻找公交车站和路牌以制定出行计划。”

  与以往一样,谷歌推出的这项可以360°浏览街头实景的新搜索服务立刻引来众人极大的关注,利用“街道视图”查看街景俨然成为一种风潮。然而,当车身上带有“谷歌”标志、车顶安装了摄像头的汽车出现在美国一些城市的街头抓拍高清晰度的全景图片时,人们发现这项服务正在侵犯隐私。

  由于照片画面巨细无遗,路人在街边的一举一动、甚至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都清晰可见,细心的使用者不断发现例如一名男子在街边挖鼻孔、两名年轻女子穿着比基尼享受日光浴,一对夫妇在公交车站长凳上亲密等图片。新服务随即引发侵犯公众私隐的广泛争议。

  在美国流行着一种说法,如果能在动画喜剧《辛普森一家》中被调侃和嘲讽过,才算进入了主流文化。谷歌无疑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在该剧的某一集,马芝·辛普森将她的名字输入谷歌中搜索,惊奇地得到62万9000个结果,随后她在谷歌地图中查找自己的房子,当她把卫星照片放大后惊骇地发现,荷马·辛普森竟然光着身子躺在外面的吊床上,“进来!别人都在看你呢!”她冲着窗外大声叫喊。荷马慌忙回到屋里。

  从这个略带调侃的例子中,人们似乎能够窥见今日的谷歌意味着什么。它主宰着互联网,让无论身处何处的所有人,就像马芝一样,都能够得到她想要的信息。然而,当人们沉迷于这种日益便利的服务时,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隐私也在悄然被泄露。

  谁将控制你的一切

  这已不是第一次谷歌引发人们的担忧。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近些年来,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的政府曾对谷歌地图涉及军事要地提出过强烈的抗议或是稍显软弱的规劝。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任何人,只要在互联网上出现一次,就开始被记录,他的需求被跟踪,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加,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开始被锁定,一个隐秘而强大的控制工程就可能会针对他而展开。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把他们的电子邮件、照片、博客、视频、定制新闻、地图、联系人、社交网络、文档、以及信用卡——总之,他们生活中的所有资料都保存在网络服务器里。这让网络巨头,比如谷歌,正变得像一所银行,只不过它保管的不是货币,而是信息。

  利用庞大的信息银行,网络巨头可以开发出更为精准的搜索工具,通过对用户个人资料的综合分析更为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为个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而在用户享受这种便利的服务时,也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网络帝国”的“子民”。

  如今,以微软对雅虎的收购案为标志,微软与谷歌之间争夺全球互联网霸业的大战正式开启。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互联网巨头为了取得争霸战的胜利将越来越深入地开发各自的网络控制术,同时,广告商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将更为依赖于这种控制术,作为普通互联网用户的个人,又将如何逃避网络帝国日益无形而强大的控制?

  还记得影片《黑客帝国》中莫菲斯与尼奥有关人类被Matrix所控制的经典对白吗?莫菲斯启示并让尼奥看到,人类之所以被Matrix所控制,是源于对便利生活的沉迷。

  在一部风靡全球的FLASH影片中,两位美国记者曾大胆地预测2014年谷歌独霸网络天下的情景:“2014年,人类对信息的使用达到了早期难以想像的广度与深度。2014年3月9日,谷歌发布了集大成的EPIC。”

  伴随影片开始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判断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来源:环球杂志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