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盼智能建筑产品走向世界

http://www.gkong.com 2008-05-29 16:47 来源:互联网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智能建筑,我觉得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现状:据资料介绍,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量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的总合,约占世界总量的50%。中国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商也已超过1800多家,与此同时,智能建筑的系统也在扩充,技术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取得可观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部分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这其中又可分为系统处于停运状态与部分自动控制不能正常运行两种情况。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设计上的原因,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不到位和本身管理上存在的原因等。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部及各行业协会在积极地总结相关经验,树立样板工程,给未来的智能建筑建设起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建设部也下发了相关文件,规范市场。最新出版的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最新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这些都为规范行业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标准中同时明确了智能建筑系统的配置,并对于系统集成与机房工程单列章节重点强调。 
  三、培养技术与管理人才,现在北京的院校中已经建立了智能建筑大专班、培训班等,智能建筑相关职业的完善,都会使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部分智能建筑产品的国产化。比如安防产品海康威视、南京普天、深圳日海的布线产品、北京利达、海湾等消防产品等等,国内厂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五、智能化丛书的编撰,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智能建筑。 
  关于楼控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控制系统组网会越来越简捷。 
  二、信息共享端口(如冷水机组、供配电等)日趋完善。 
  三、系统的连动功能逐渐成熟。 
  四、空调由定风量向VAV变风量的节能方向转变。 
  五、在保证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新风量也有所增加。 
  六、节能软件、节能改造项目将会进一步的使用与实施。 
  七、BAS的供货实现从传感器、执行机构、阀门、现场控制站、网络服务器及所有软件的成套供货,使得后期调试和运行维护得以保障。
  建筑物的节能主要包括建筑本体节能与设备电力系统的节能。占建筑物内能源损耗80%以上是电能,其他能源如水、燃气、燃油等所占比率较少。设备电能的使用主要分为动力系统与照明两部分,动力系统:冷水机组、冷却塔、各类水泵、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灯光照明都是消耗电能的主要设备。电力系统的节能主要是电力配电系统的节能控制,包括:空调系统节能控制、冷源系统的节能控制、一次冷冻水泵控制、二次冷冻水泵控制、空气处理机组系统的节能控制。并要,充分发挥控制软件的低能耗运行模式。在照明方面,尽量采用各种节能的灯具与光源,提高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方式,加强系统的管理能动性,同时细化公共照明的分区受控。最后,利用供电峰谷,建立冰蓄冷系统;利用水源热泵;利用EIB、C-BUS等智能照明总线技术;庭院照明和道桥照明充分利用LED光源;利用节能软件等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中,准确地计算负荷是十分重要的,在有些设计中,出于保守的思想,有些建筑的供电设计,在负荷统计时扩大需要系数,造成所选的变压器容量过大,这就造成了大马拉小车,形成了浪费。在某些酒店与写字楼验收时,往往发现负荷率只能达到30-40%,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温度的设定也与节能息息相关,政府相关部门今年发文,要求夏季空调设定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很好地起到了节能的效果。许多楼宇自控方面的专家也在许多的工程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节能的经验。例如专家发现,人体感知温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在建筑物大堂设置成30摄氏度,公共走廊设置成28摄氏度,办公室或房间设置成26摄氏度,让人体有个适应环境的过程,这样既是对人体有好处,又实现了建筑节能。 
  三、客房管理系统经与有身份识别的智能卡和盘管联动,保证节能效果。 
  四、出租写字楼要设计末端计量装置,督促工作人员和单位.节能。 
  五、强化管理和节能意识以及习惯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从专业配合方面得到了重视:大家认识到了各个专业设计过程的相互配合重要性。在方案设计之初即让相关专业介入,统筹考虑相互影响。在以前,空调自控设计与空调设计严重脱节,HVAC各系统的控制部分又是BAS或BMS系统的主导成分;对于这类建筑,HVAC控制系统的位置就更是举足轻重。其次,空调机组为节能考虑,采用变频调速,由定风量向VAV变风量方面改进。第三,系统的完整性得以提高: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供货从传感器、执行机构、阀门、现场控制站、网络服务器及所有软件的成套供货。使得后期调试和运行维护得以保障。一般来说,设备安装调试结束,系统能正常运行就交工验收是不行的,一定要经过一个冬夏的运行方可交付使用。由于,最近几年现场调试及后期服务问题得到了重视,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正常投运率也提高了很多。第四,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楼控、布线、监控等系统的国内外厂商,使系统可选择的设备也增加了不少。第五,设计队伍与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设计水平也有了很显著的提高,89年我参加了北京希尔顿酒店智能建筑系统的建设,那时候的设计水平还不是很高,可选设备很少。现在接触到的智能建筑工程,如:新保利大厦、T3航站楼、五棵松体育中心、鸟巢、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最高人民检查院、北京银行、大渡河梯级电站指挥中心、琴台艺术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等项目的设计理念、设备档次、图纸水平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需求的盲目性和集成商为追逐利润而缺少的实事求是精神。 
  2、智能专业在设计院的地位与产值有待提高。 
  3、中小系统集成商的技术力量薄弱,尤其是楼宇自控的技术骨干较少。 
  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还不是很理想。 
  5、高素质设计人员的流失。 
  中国的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很好,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会建立寿命周期成本观念,不只是考虑一次投资最低。其次,进行标准化建设,涉及相关的标准、规范与标准图等。第三、全国也正在进行安防建设,如:广州、北京、深圳等地的平安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交通、社区、闹市各区联网等。第四、奥运会场馆建设所带来的契机,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相信能带给智能建筑更好的展示舞台。第五、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广交会(二期,三期)、济南全运会、大连等地的期货大厦等智能建筑的建设,也将很好地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最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被国内较大的厂商所研发,产品将走向世界。高水平的设计队伍和系统集成商,在国内的市场磨砺中日趋成熟,也将会走向世界!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