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绿色”让中日越来越近

http://www.gkong.com 2008-07-09 12: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日关系回暖

   ●今年5月中国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进行了友好会晤,双方约定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进行合作。

   ●今年5月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请求并接受了日本国际地震救援队的援助。

   ●今年6月,中日东海天然气争端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已就共同开发中国东海天然气田、利润共享等问题达成协议。

   ●今年6月下旬,日本军舰“涟号”二战后首次驶入中国港口进行友好访问。

   ●由日本东芝公司占51%股份的西屋公司中标进军中国核电市场,帮助中国建4台核电机组,每个核反应堆造价约达30亿-40亿美元。

   8日,八国集团首脑就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一直在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而努力。在环境国际合作中,日本是中国的好朋友。中日环境合作具有广泛的基础,双方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渠道。

   正如日本环境大臣鸭下一郎所说,在环保问题上,“只有合作,才能带来互惠”。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幢11层大厦中,你总能听到有人轻声用日语在交谈。

   这里是中日友好环保中心。这个创立于1996年的环境保护中心是实施中国与日本环境基础合作和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在这里,专家们在研究中国在高效利用能源的问题上该如何向日本学习。这个由日本政府部分出资成立的环境研究机构分析和监控着中国的排污情况。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日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日友好环保中心的主管薛光(音译)说,“我们意识到,日本正在努力帮助中国改善环境,我们为此感谢日本政府和人民。”


领导人一起植树

中国需要绿色技术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历经“破冰、融冰”的共同努力后,正进入“暖春”新时代,而中日环境合作则给这种战略互惠关系赋予了真实的内涵。

   由于能源开采和使用的一些技术较为落后,导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凸现。对中国来说,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关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经济体,西方媒体纷纷猜测,中国未来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按人均计算的排放量并不很高,但由于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极差,高速经济增长是以“烧煤的、高度污染”作为代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减排问题上并没有强性指标,但中国政府依然在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高级的核电站技术到去除煤炭浮尘再到混合动力汽车,中国正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引进一切高科技的能源清洁技术。

   日本是全球最有环保意识的国家之一,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绿色技术市场,日本很乐于施以援手。此外,向中国输出环保技术,开发中国的环保市场,也有利于日本国内的经济增长。

   两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会面时,环境合作也是两人商谈的重点。在随后发表的《中日共同声明》中,双方都强调要在绿色技术上“加强合作”。在出席日本主要经济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胡锦涛更是强调,希望借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机,加强中日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将节能环保合作打造成两国经贸合作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日本拥有绿色技术

   日本十分乐于帮助中国发展能源清洁技术。柏林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米兰达·施切勒斯说,日本把提倡环境保护“当成是提升地区形象的一个举措,希望借助与邻国的合作,形成亚洲地区的环境规则与标准”。此外,从昔日的浪费能源到今天的节约型社会,日本人在这一方面也拥有丰富经验。

[page_break]

   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其实与现在的中国面临类似局面。国内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这却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那时候,日本许多大城市的空气糟糕透顶,街上的路人不得不戴上口罩以抵御浮尘。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意识到必须平衡发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还得增强降低能耗、清洁环境。

   日本人的努力取得不菲的成绩。今天,日本的单位能效是中国的1/8倍,这意味着生产100万美元的产品,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9倍。日本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美国的37%,是发达国家中最少的。日本人成为地球村里的“模范居民”。日本环境大臣鸭下一郎说:“在能源发展技术上,日本走在了亚洲前列,拥有许多宝贵经验。日本希望把这些经验与所有国家分享,帮助其它国家在节能问题上不要再走冤枉路。”

合作,才能互惠

   1997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访华期间,就提出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中日环境保护合作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提供2000多万美元的无偿援助以实施中国100个城市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10多年过去了,中日在环保上的合作更广泛也更深入。自1999年以来,日本已提供超过68亿美元的贷款总额,帮助中国发展环保项目。美国威尔逊国际研究中心的珍妮弗·特纳说:“为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日本政府的财力投入比美国政府更大。”日本经产省估算,预计到2030年,亚洲地区的环保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3万亿美元。中日环境合作新模式,有望成为亚洲环境合作的典范,前景可观。

   在日本人看来,中国这个巨大的环保市场无疑充满诱惑力。中国曾表示,从现在至2020年,中国将大幅增加核电装机比例,大致从目前的1%增加到5%,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每一座核电站的造价都高达30亿-40亿美元,对于这一充满诱惑的巨大市场,全球核电设备制造商绝不会坐失良机。而在核能源技术上,日本是全球的佼佼者。今年1月,中国政府已表示,中国从东芝旗下西屋公司引进的第三代核电站已确定开工日期及其它主要工程建设时间表。

   日本小公司也希望能从中国的环保市场捞一杯羹。总部设于京都的日本horiba公司的主营项目是机电仪器仪表,他们耗时两年,推出了一本有关检测分析水质和空气技术的中文书籍。这本书于今年5月在中国出版,horiba公司希望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还能促进该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不过,对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高科技的日本产品还是太贵了。比如,丰田公司2005年就在中国推广混合动力车“普瑞斯”,但它的销售并不理想,其过高的价格使人们敬而远之,它只能成为一个“高技术”、“环保”的陪衬品。此外,日本公司也担心在中国面临技术流失的尴尬局面。

   当然,少少挫折并不足以打击中国和日本对环境合作的决心和信心。“我相信,环境是一个互动的话题,”日本环境大臣鸭下一郎说,“具体来说,只有合作,才能带来互惠。”只有牵起手来,相互合作,全球变暖问题才不再那么难以对抗。

双赢“碳交易”

   今年,日本钢铁、电力业界确定了向中国大量购买排放权的方针。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要求,日本要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减排温室气体6%(比照1990年的排放量)。可是,日本由于能源使用效率本来就比较高,再加上私家车、空调增多等因素,需要向其他国家大量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叫“碳交易”,它指《京都议定书》所设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发环保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可以拿回国内抵减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比如,日本厂商在中国投资搞环保,减排了1000万吨温室气体。它把这一成绩拿回日本后,经联合国确认,就可以按每吨5-20美元要求日本政府付款。如按每吨10美元计,1000万吨就是1亿美元……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只需提供项目,不用花一分钱即可坐享环保带来的好处。 ( 刘南)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