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中国需要盖茨精神

http://www.gkong.com 2008-07-21 10:54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中新网6月25日电 美国《侨报》6月25日发表中国时评文章《中国需要盖茨精神》指出,在盖茨“裸捐”的事实面前,中国的富豪需要自省财富观念,中国的慈善文化更需自省法律规制。也许某一天会有个中国的“盖茨”把所有财产捐出来,但这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更需要完善的基金管理机制,现在看来,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摘录如下:

  两天后(27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隐退,随后他将把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这一消息立即被中国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刊载,引来热议不断。

  有意思的是,这位美国财富巨人的慈善壮举在本土的轰动相对较小——西方富豪在功成名就后,在临终前捐出自己的财富已不是什么新闻,且这种“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传统正被一代代富豪用实际行动续写和传承,在西方社会已是习以为常。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基础之上的财富伦理认为,财富源于上帝,企业家或富豪只是替上帝保管财富。因此,就有了比尔•盖茨、巴菲特、老福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等一系列慈善英雄,成为这个全球经济发展时代的企业道德象征。

  这本来不是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古代先贤孟子就有“达则兼济天下”的箴言,中国人也不缺少慈善的文化传统,但如今的富人普遍缺失这种将巨额财富回报社会的慈善文化和心理认同。有道是,连道德感都下降,济世传统早被遗忘岂非正常?

  当代中国的富豪,挣钱多是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而非普济众生,更多的是以代际转移的方式继承财富,中国遗产税的缺失,让他们毫无顾忌地把财富一代代地留与子女享用,却很少考虑捐赠回馈社会——这或许是原始积累阶段的必然特征。

  眼下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还有富人为到底该捐款多少而斤斤计较,中国民众也毫不客气地用口水或掌声回应。如今,美国人盖茨在大洋彼岸用自己的言行作了上佳的示范。中国企业家需要这种精神,倒并不一定是捐出全部财产。

  在盖茨“裸捐”的事实面前,中国的富豪需要自省财富观念,中国的慈善文化更需自省法律规制。也许某一天会有个中国的“盖茨”把所有财产捐出来,但这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更需要完善的基金管理机制,现在看来,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人们积累了无数财富,汶川大地震的灾难,给了中国富豪“表现”的机会。也许,以汶川救灾为契机,中国的财富伦理将重新改写。(钟海之)

  广州日报:期待中国出现下一个比尔•盖茨


  580亿美元、全副身家、捐赠、退休、子女、( )、( )……一连串的关键词,都指向一个名字——比尔•盖茨,52岁的他日前宣布捐出全部资产,从此一心打理以他和妻子命名的基金;留下两个空格,是给大家填的,我看到,很多评论者都填上了“福利制度”、“遗产税”。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富豪之所以未能像盖茨那般洒脱,主要是因为制度的缺失,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找到的理由还有“捐赠退税”、“善款去向监督”,等等。当然,也不能忘了提及中国的慈善文化。

  制度和文化,都是上层建筑,即便我们的口诛笔伐真的可以将其完全击碎,也无法改变其滋生的根基。富豪们在一掷千金的同时又守财如命,怪现象的答案,恐怕还是与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有着相当的关系。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在传统社会里,人与社会的最主要关系,就是与祖辈及后代的关系,活者就要“光宗耀祖”、“鸡犬升天”,死了则要去见老爸,当然也少不了要靠子孙来供奉自己的灵魂。把财产留给子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九泉之下的自己在阳间找了个代理人,以确保在死后还能享受生前的荣耀。所以,传诸后世,就只能是传给嫡系的后代,再由他们风行后世;名垂千古,就是让子孙后代把自己留下的“基业”发扬光大,以保持“家声”;造福社会,也首先是造福子女宗族,然后再兼及乡里。“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按照这样的逻辑,像盖茨那样把全副身家给了别人,却“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的子女”,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无论你如何倡导慈善文化,也无论遗产税、社会福利等制度如何完善,也必然难阻挡富豪们“看管”财富的热情和传之后代的决心。君不见,就在遗产税的讨论尚在热烈进行之时,就有人把几乎“全副身家”都给了女儿;与盖茨“全副身家”的去向成了有趣的对比。更有甚者,自己得不到,即便全部毁掉,也不愿意拿出来给别人。像梁元帝,在标榜“神游物外”的南朝风流里浸润多年,临了,不要说是金珠宝物,就连搜罗来的文物典籍,也在破国亡身之时付之一炬。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传统的惯性一时还不能完全褪去,“看得穿”的中国大小富豪还是渐渐多了起来,也在越来越多的人心里,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观念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并必将变得和穿长衫、留小辫一样可笑。随着传统家族关系的基石迟早风吹云散,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也会出现下一个盖茨。 (苏宁)

  媒体评论:向盖茨的背影投去致敬的目光


  再有两天,比尔•盖茨将告别他黄金般的“职业生涯”,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昨天,他通过英国媒体宣布,从6月27日开始将不再担任微软执行主席,并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部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一分一毫都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

  盖茨退休,或许将淡出商业的聚光灯,但他留给人类的“遗产”,远非“世界首富”、“全部身家捐献慈善”所能概括。正在跨越温饱、鼓励创新和寻找幸福价值的我们,应该向盖茨的背影投去致敬的目光。

  盖茨绝非“完人”,事实上,与其13年“世界首富”的光环相伴,质疑其成功模式和财富观念者从未断绝。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是盖茨最成功的“武器”,正是功能强大、将PC与互联网相连的发明,实现了全球几十亿人“每个人桌面都有一台电脑”。盖茨和微软借此成为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演进方式的“伟人”和“伟大的公司”。

  但是,在“纯粹”的软件开发者眼里,盖茨并非“技术创造”的天才,只是“了不起的模仿者”,他和微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把个人电脑软件开发商业化,而商业化的过程,也遏制了电脑早期应用中,那种自由共享软件的“纯粹”气氛,甚至改变了“电脑文化”。

  对盖茨和微软的诟病,因美国及海外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而达到高潮。美国的反垄断调查表明,盖茨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的浏览器Netscape,几乎不择手段。盖茨和微软被贴上“牺牲其他公司利益”和“垄断”的标签。而在盖茨13年“世界首富”的生涯中,盖茨也曾屡屡被批评者看成“最吝啬的有钱人”。

  盖茨和微软的可贵,并不在从未“犯错”,而是始终保持活力,具备顺应时代发展并维持“伟大”的能力。

  从那个辍学的大学生,到微软帝国,到近些年创立MSN、收购Myspace等互联网应用企业,微软虽不再是那个IT领域“没有对手”的超级霸主,但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努力跑在竞争的第一集团。

  更重要的是,微软在遭遇挫折后,能够以积极心态调整发展模式,包括盖茨本人,能够从批评者那里吸取营养,逐渐把个人财富与慈善事业连接起来,以追求对世界有“全面的贡献”。

  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和企业,残酷的竞争环境、整体上对物质财富无以复加的渴望,令我们很难规划和执行企业与人生的“健康之路”。但是,如果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以盖茨和微软为参照,能够以“全面的贡献”这一更开阔的视野打量自己的行为,就能克服很多短期行为,避免很多“恶”的爆发,使市场更纯净、社会发展更可持续、人生价值更鲜明。

  人、企业、社会都只能在有限的历史中踯躅而行。渺小或伟大,在历史长河里只是“时间”概念。比尔•盖茨从上世纪70年代创业,用30余年完成了一个“天才少年”到“伟大企业家”和希望对世界产生“全面的贡献”的慈善家,这段历史,是和社会认知共同进步的历史,是我们可以共同分享的一份追求人生价值的财富。(刘伟)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