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珠三角企业“变”中求存

http://www.gkong.com 2008-08-15 11:2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2008年,珠三角的一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人民币升值不断突破底线,工人难招迫使招工工资越来越高;政策的一些调整更使这些压力“百上加斤”,出口退税率调低,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稽查力度……

  年初以来,不断传出企业关闭、迁移的消息。无疑,珠三角正在遭遇“转型”期的“阵痛”。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这种“痛”都是切肤的,是紧走几步赶上调整的步伐,还是因循旧有模式,坐等淘汰?记者采访中发现,创新求变,正在成为珠三角企业面对转型的应对之道。

  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毛衣可以赚到30元左右。到了2002、2003年,只能赚到3至5元。如今,一件毛衣普遍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方面生产成本上涨,另一方面企业增多竞争变得更激烈,毛纺业利润日益萎缩。”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勇说。

  梦莱特公司所在的东莞大朗镇,汇聚了近万家毛织及相关企业,年销售毛织产品超过12亿件,毛衣60%出口到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朗镇党委副书记林熙仿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工人最低工资上调、用工用地用电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的毛织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靠低价竞争将难以维系,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是出路。

  今年3月,梦莱特公司从德国进口了20台编织机。此前,大朗多数毛织企业主要使用价格为1000多元的手摇织机,还有部分价格为几千元的电动织机。在编织普通毛衣方面,从德国或日本进口的电脑编织机一般是传统织机效率的4倍。对于生产图案花样复杂的毛衣,电脑编织机的优势就更能显现。

  大朗镇毛纺企业对引进先进设备改造技术表现非常踊跃。一台电脑编织机可替代二三十名工人,这也是缓解用工压力的好途径。去年,大朗镇电脑编织机数量迅速达到2000多台,而从去年底到目前又引进了1000台,估计今年底将达到5000台。

  陈慧勇认为,一台进口电脑编织机需要花费几十万元,一般3至5年才能收回成本,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从长远来看,投入资金改造生产技术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使企业保住市场竞争力。

  迁移:从单一到“抱团”

  过去几年,珠三角企业向外迁移还主要是电镀、皮革、印染等污染型企业,而近几年,一些制鞋、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走上了转移之路。不同的产业特点决定企业迁移必须从单一走向“抱团”。

  4年以前,深圳 台商协会就成立了国内投资环境考察小组,并建立了网站,收集和对比分析国内各地的投资环境信息,不定期组织协会会员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负责这一工作的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光晟玩具(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世良说,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投资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链条的完整,过去一些台资企业北上发展,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原因就是单个企业无法形成产业链,往往还要运回珠三角进行配套,成本大大增加。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可以“抱团”转移,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除港澳台商外,一些民营企业也加入了向外转移的行列。东莞市LED电子商会副会长、科锐德数码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光荣说,作为一个产业链内分工很细的行业,LED电子企业要迁移就必须“抱团”出去,商会目前已组织了15家企业,准备在粤西地区的廉江市投资建厂,逐步向外转移。

  事实上,企业外迁并非仅仅体现为企业的市场行为,目前这已成为广东省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最近广东省政府出台《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决定》,提出“双转移”战略,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按照这一方案,广东省计划用500多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园、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和免费技能培训等,力争为企业“抱团”转移打造良好环境。

  从产业基地变身总部基地

  在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珠三角整体经营环境仍保持较强吸引力。据统计,珠三角九市实际外商投资2006年增长15.4%,2007年增长16.1%。以深圳为例,去年新增投资中第三产业及工业服务业占了70%,与过去工业项目占70%有了明显不同,这正显示出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变化方向。

  以佛山为例,去年下半年佛山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政府文件,提出对污染重、能耗高、安全生产和环保不达标的陶瓷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实现优化调整目标。

  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加速了佛山陶瓷企业的关闭和迁移。目前,佛山陶瓷行业有超过50家企业在全国布局,投资额超过30亿元,购买土地约3万亩。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说,部分陶瓷企业迫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纷纷将产能外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些企业有可能完全撤出,导致佛山陶瓷行业出现“空心化”。

  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徐平说,在制造基地搬迁的同时,留住大型陶瓷企业并促进其做强,提升佛山陶瓷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是陶瓷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大型陶瓷企业和品牌企业留住总部,同时吸纳外地知名陶瓷企业总部入驻,才能保持并提升佛山陶瓷产业的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思路,在企业外迁的热潮中,一批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大项目却在佛山落地生根。

  占地700余亩的中国佛山陶瓷交易中心全面运营,总投资26亿元的中国陶瓷城正在建设之中;中国科学院上海 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研发中心去年6月挂牌,加上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佛山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佛山的陶瓷研发力量在国内独占鳌头。佛山陶瓷“总部经济”通过大力发展陶瓷装备制造、陶瓷产业的物流、会展、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占据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产业的制高点。(车晓蕙)

  (《半月谈》 )

  珠三角中小企业过冬

  “广东即将设立100亿元的担保基金。这是继安徽、重庆分别出资18亿、20亿元成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之后的重大政策。”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会长许霞表示。

  她是在16日上午该协会组织的行业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诸多省内信用担保企业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官维平则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广东省的再担保集团还处于调研阶段,“省里表达了支持的意向,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运作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

  本报记者同时获悉,该集团筹建方案有可能采取省财政和信用担保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

  广东省100亿的“再担保”的规划一旦成行,将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由地方政府主导参与的再担保体系。

  运作模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集团将采取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的方式支持政府公共项目的发展以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

  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行业协会这边已经向上边表达了一种运作模式的建议。”

  在该建议中,当信用担保企业发生代偿时,由担保机构向银行直接履行全部的代偿责任,接下来,担保机构转向再担保基金请求补充代偿。“这个过程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要看信用担保企业和再担保集团,以及银行之间的约定。”

  在追偿的时候,再担保基金补充代偿的那部分资金的追索工作由担保机构来负责,追偿所得的分配以及未能追偿所造成的损失的分摊,同样按照约定的比例,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基金之间来分摊。

  在市场化运作这100亿资金之外,是广东省有关部门正在加紧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步伐。

  许霞表示,“信用担保,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她并透露,省政府还将出台重要措施,再加上各地方各级政府相应制定的配套措施,与省担保基金联动配套操作。

  省一级政府将督促工商、房产、土地、车辆、船舶等登记部门为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提供辅助;对地方政府而言,省经贸委和人事厅近日下发给地方“民营经济工作考核”办法中,明确了担保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本级扶持政策、上级政策落实、银保互利合作推动和政务环境落实。

  “这种风险有限、效率最高的政策措施,必然大大提高担保行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许霞分析。

  实际上,广东省成立省级再担保体系建设的构想在2008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产生。在最初的时候,计划100亿的基金全部由广东省财政来拨付;后来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亦提出由协会会员以资金入股方式参与筹资的方案。但对于信用担保企业来说,巨额基金的筹集并非易事。

  从数据来看,目前,广东省所有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总共有150亿左右的规模;如果100亿元的再担保基金到位,就相当于让全省再担保的能力提升70%。

  政策性资金偏少

  广东此番大手笔投入再担保体系建设,也是试图尽快改变省内担保机构规模小、政策性担保资金比例偏低的现状。

  来自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担保机构为441家,其中在政府部门备案登记的担保机构162家,一共筹集担保资金228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金额1862亿。

  以162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50亿来计算,每家担保机构担保资本为9259万元。尽管1亿元以上的有71家,但民间的信用担保企业还只能停留在为“小,以及中偏小”这样的规模企业担保的水平上。

  记者从该协会获得的一份报告披露,在累计担保的288646笔中,单笔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74354笔,占60.40%;在累计担保金额1862亿元中,单笔在800万以下的项目占54.7%。

  而另一组数据,也显示政策性担保资金比例偏低的问题。

  目前,广东省内担保机构纯民营出资的有151家,占总数的93.2%;以政府或国有控股企业出资的担保机构仅有11家,仅仅占全部担保机构的6.8%,其中由政府独资的担保机构只有3家。

  在现有的总额228亿元的担保总资产中,政策性担保资金22.7亿元,只占9.9%;民营性质的担保资金205.7亿元,占九成。而全国政策性担保资金约为25%,约四分之一。广东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中小企业过冬

  再担保集团即将设立的消息,对珠三角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主们不啻是雪中送炭。

  官维平表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两大变化,一是市场环境在变化,另外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在变化。

  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加上主要针对海外出口市场的珠三角民营加工制造业,国际市场的萎缩。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日趋紧张,对资金的需求也比以往更为强烈。

  “这个时候,来自担保企业的融资就成为很多中小企业求生的‘救命稻草’。”一位东莞信用担保企业董事长对记者表示,一些倒闭的中小企业都是因缓慢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急骤变化的政策环境而吃不消,退出市场的。

  据了解,协会为了“救急”在今年推出了“个人担保”的信用担保模式。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体现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上。”许霞告诉本报记者,“其中流动性资金的需求更大。”目前信用担保协会统计的结果是,近期中小企业的融资的需求还在持续增加,并没有出现因市场变化而收缩经营的态势。

  如果下半年市场环境继续2007年、2008年上半年的萎缩趋势,是否使得信用担保在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业中遭遇更多的风险呢?

  “风险一向都存在。”许直言,从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底162家担保机构在保余额为392亿元,与对应的担保资本150亿相比只放大了2.61倍,担保的代偿率仅为0.37%,“担保风险度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

  “政策性的信用担保可以与区域的产业转移战略结合起来。”官维平认为,政策性的信用担保可以通过融资方向,来指引产业和企业的转移搬迁。

新华网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