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手推进“产学研”精彩之举

http://www.gkong.com 2008-08-15 14:3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本报广州7月18日电(记者  左朝胜)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广东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天,全国45所重点建设大学的代表聚集广东东莞,共同协商“省部产学研”的又一个精彩之举;从大学精选100名左右的专家学者,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广东省100多家企业。

  两年多来,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推动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参与省部合作的高校达167所(其中省外重点大学达75所),省内企业达7000多家,入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省外高校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联合实施了7300多项产学研结合项目,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1000多个,实现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新增利税50多亿元,有力地提升了广东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在全国逐步显现了示范效应。

  为了进一步深化省部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大规模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作为试点,今年从全国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中选派100名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分别到100家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技术对接、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广东省部产学研办等相关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规划、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激励政策措施,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尊重企业基于市场的创新选择,使高校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二是企业主体,高校支撑。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高校的人才资源、技术成果、研发平台等为技术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立足需求,双向选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高校与企业以自愿为原则自由协商,双向选择。四是校企互动,合作共赢。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桥梁作用,强化校企、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贴近市场开展科研,锻炼、培养中青年教师,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在高校中选派优秀人才到广东创新型企业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促进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的建立;引导高校与广东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在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形成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各类研发平台和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广东产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高校培养一批有生产一线工作背景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与会的大学对参与此次行动反应积极热烈。

  广东人的战略选择

  左朝胜

  在全国优秀大学遴选出100多名专家教授,派到广东100多家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此举,是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今天的广东,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历史关头。据有关部门统计:近10年来,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速在沿海省市中排在最后一位,只相当于浙江的88.9%。广东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是12万元,远远低于江苏的88万元和山东的22万元。在教育方面,广东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仅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2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在市场经济中曾创建了最有活力的一支产业大军。但是,在新的历史时刻这支产业大军已经无法承担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面对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广东人在全国首创了“首部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两年来,百所优秀大学、几千名专家学者、近万个研发项目云集广东,对提高广东产业大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省部产学研合作再出新招,选择了几百家企业、几十所大学进行调研,效法科技部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有效做法,由大学精选有理论知识、有动手能力、有实践经验、有创新、创业热情的专家教授,根据企业对技术研发的强烈需求,派出科技特派员常驻企业,依托大学的科研力量带动企业的研发队伍,从而使企业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目前,几百家企业已经列出了几百项需要技术攻关的难题,前期全国40多所大学也基本选定了100多个以年轻的博士、副教授为主体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厉兵秣马即将开赴广东100多家企业。此举,实现了大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建立了产学研的长效机制。完全可以想象,在广东经济科技的主战场上,这支来自几十所优秀大学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在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队伍建设、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是广东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教育部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一个选择。根本不可能想象,落后的产业技术会带动一个先进的产业。同样也不可想象,一个对国家产业发展无能为力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因此,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长期派驻企业生产第一线,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峻考验。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在取得了产业工程的成就和经验背景之后,再回到大学教书育人。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言,把论文写在大地和车间,把大地和车间感受带回课堂。

  因此,教育部把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行动,作为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于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双赢的战略选择!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