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钢铁工业软件提高钢铁抗风险能力

http://www.gkong.com 2008-12-12 16:49 来源:中国电子报

   编者语: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启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工业的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产软件正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钢协信息化自动化推进中心副主任漆永新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启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工业的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产软件正逐步走向成熟。

  钢铁企业信息化取得突破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展快。从2000年到2008年10月底,我国宝钢、武钢、首钢、鞍钢、邯钢等37家钢铁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了信息化。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51.5%。

   第二,规模大。已经实现信息化的37家企业打破了信息孤岛,建立起企业统一共享的信息网络。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纵向覆盖了铁、钢、轧的主要生产线;横向囊括了销售、计划、质量、生产、采购、供应等管理业务,还延伸到了新产品研发和办公自动化领域。

   钢铁企业信息化抓住钢铁行业的特点,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完善生产控制系统PCS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进入21世纪,全行业信息化的总投资超过65亿元,各个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从3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

   第三,起点高。产销一体化系统面向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实现了钢铁业的敏捷制造。宝钢、武钢、马钢等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主要产线的MES和产销一体化系统。宝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等在钢铁企业中率先建成企业生产指挥驾驶舱。钢铁工业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产销一体化的突破使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迅速提升,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钢铁企业信息化已经从信息的整合深入到知识的挖掘。宝钢、通钢、济钢、湘钢、新兴铸管、武钢等企业也在数据库、联机分析、数据挖掘方面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第四,收效大。已经投入运行的项目平均投资回收期3.5年,年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到6000万元之间。

   8年来,钢铁企业信息化效益显著。一是促进企业面向市场,满足用户需求,按照订单组织生产,促进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客户订货的响应速度由过去的十多天加快到现在的数秒。产品交货期精度由月精确到旬。

   二是信息化促成了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流程优化、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机构扁平化、管理人员减少。企业实现了一级财务核算、集中采购、集中仓库管理和统一的生产指挥,从而显著提高了竞争力。

   三是信息化的推进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打破了条条块块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割据,实现了统一平台上的信息共享。销售、采购、项目管理和财务系统的集成,强化了企业资金管理,强化了财务的事中监控作用。武钢的产销系统建成后,货币回笼加快了3天,月财务决算由8天缩短为3天。

   四是企业信息化全面加强了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检验标准等都规范地存在于冶金数据库中,流程程序、记载数据和事项、操作规范等均由系统自动执行,根治了执行难的问题。生产周期平均减少了5天左右。准时交货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间库存平均降低20%-30%。

   五是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运作的安全阀。信息化使财务账目数据一眼看到底,使采购、计量等运作手续固化,保证业务活动轨迹有可追溯性,有效钳制了暗箱操作,防止了腐败发生。

   六是信息化还成为企业走向世界实行跨国经营的直通车。实施了信息化的企业所提供的报告报表具有很好的公信力。

   七是信息化是节能降耗的有力武器。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的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投入运行后,降低能耗5%,仅降低煤气排放量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

  引进关键技术并快速国产化

   引进、吸收、消化关键技术并快速国产化是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的一个亮点。宝钢、武钢、鞍钢等企业吸收消化了引进的MIC码技术,不但独立开发本企业的产销一体化系统,而且形成了或者正在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

   钢铁协会组织专家不断解读和交流产销一体化的关键技术,降低门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自主开发的行列。除了宝钢、武钢、鞍钢之外,攀钢、新兴铸管、兴澄特钢、东北特钢、通钢、邢钢、重钢、广钢、唐钢等企业,先后成功开发了本企业以产销一体化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国产化软件占据了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半壁江山。

   运用国产技术开发制造执行系统的还有马钢、济钢、涟钢、南钢、湘钢、韶钢等企业。上海宝信软件、北京红河谷、湖南视拓、创智等一批软件公司脱颖而出,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他们的产品以钢铁企业的MES为核心,向上延伸到ERP,横向扩展了计量检化验功能。武钢、鞍钢、首钢、四川托日、重钢三峰、北京信源诚、北京新思维等具备了承担钢铁企业信息化技术工程的能力。我国钢铁企业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吸收消化了所引进的企业信息化先进技术,并实现国产化。

信息化支撑提高抗风险能力

   工业领域的应用软件,除了一些通用的功能以外,涉及生产、制造、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功能,与行业特点密切相关。如果开发者懂行,会有先天优势。上海宝信软件、北京红河谷、四川托日、重钢三峰、北京信源诚等就是成功的例子。

   但是,这不是必要条件。湖南视拓、创智和北京新思维没有钢铁背景,但他们在钢铁工业软件上的成功却是有目共睹。他们的敬业精神、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被企业的良好市场机制发掘出来、巩固下来,并加以放大。相反,不具备市场机制的单位,尽管有优秀的人才和行业知识的长期积累,却没有拿出自己的软件。

   加入WTO之后,我国钢材关税急速下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一批钢铁企业的生产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企业管理功能以财物为核心,资源的匹配以效益为中心,这些企业敏锐地意识到管理变革的需要,把握住信息化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钢铁企业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矿石涨价、运费涨价、煤电涨价,加之产能增长过快,导致下半年钢材价格显著下滑,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干什么呢?对内,无非是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对外,以优质服务争取客户,例如,加速客户的订货响应、加快交货期等。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使用了钢铁企业信息化软件的企业,在所有这些指标方面都有巨大进步,相对于没有这些功能软件的企业,他们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有信息化支撑的钢铁企业将表现出显著的抗风险能力。还没有搞信息化的钢铁企业也应当利用目前生产压力不大的机会,花一点钱,费一点力,把企业的信息化搞上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