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心若在梦就在——克服经济衰退须持乐观心态

http://www.gkong.com 2009-05-12 17:1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全球经济的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现实,有人否认,有人绝望。

  拒绝接受现实的人,声称整个经济形势已被媒体过分夸大了;而那些悲观的预言家,则扬言人类文明即将崩溃,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经济衰退造成的不确定性,又因心理不确定性而得以加强。

  当你向别人询问有什么期望时,他们的回答所反映出的心理状况一定和其经济状况一样:有的人心情愉快,摆出一副极其乐观的姿态,声称经济衰退将会很快过去;另一些人则急切盼望着那些非法攫取财富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事实上,经济前景到底什么时候能得以恢复,谁的心里都没有底。人们不再觉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面对经济衰退带来的威胁,人们采取的第一反应几乎与身体受到威胁时相同:要么观望、要么抗争,要么逃避。

  在所有这些反应中,观望是最常见的。他们不想急于作为,总是希望事情会神秘地好转,他们采取的是一种坐等的态度。但是,正因为选择了无所作为,他们也就更可能对他们的家庭、事业及未来感到担忧。他们也许会经历心理学家所称的“自由浮动性焦虑”,这是一种不知从何而来,而且不因任何特定情境产生的焦虑;他们也可能会体验到“现实解体”,即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几乎像做梦一样,而且这种现象仅在他们醒来或事情恢复原样前持续出现一段时间。

  随着经济衰退的加深,焦虑感也必定增强。最近,美国和英国的牙医发表报告称,越来越多的人在睡梦中出现了磨牙的现象,另外诸如头痛、肠胃不适、失眠等症状也可能会增多,情感反应更趋激烈,离婚率也在攀升。

  第二种反应是抗争,这种反应有点类似于一头动物被逼到墙角时所激发出来的兽性。对于人来说,这种反应不一定是生理上的,这在那些不停地指责政府、投机者和银行的人身上很容易找到。对于经济衰退这样的特殊情况,人们往往不知道该把愤怒发泄到谁头上。他们不愿责怪自己,就只能去寻找一个替罪羊。

  最后的选择就是逃避,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象征性的。有两种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是装得像个孩子般无助,把压力转嫁给老板、单位甚至是国家。如果这还不奏效,就开始幻想会出现一个神话般的救世主,现在的美国人好像就正在把奥巴马奉若拯救美国经济的神明。另一种逃避方式则是心理学家所称的“习得性无助感”。这些人往往是悲观和消极主义者:他们眼里看到的困难是永久的、个人的和普遍的,事情永远得不到改善,这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也从未做对过。

  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不断增加的债务及失业威胁,他们担心自己的房屋会被收走。最近,以帮助名人摆脱吸毒与过度饮酒而著称的修道院集团(PrioryGroup)发现,与去年相比,抑郁症患者的比例上升了20%%。研究还表明,失业率每上升1%%,产生的非精神病类精神健康问题就会增加7%%。

  心理适应能力是帮助人们承受艰难岁月的重要品质之一。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表明,像亲密家庭关系等外部因素是压力释放的重要缓冲器。还有一些个人特质也有助于降低人的脆弱性,如智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坚韧不拔的精神、把自己当作幸存者而非受害者的心理、积极而非消极的处世态度等。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精神科医生维克多•弗兰克尔就发现,精神信念可将囚犯们紧密团结起来,最终适应并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机会。

  那么,又该如何面对经济衰退呢?我们不应只是象征性地作出姿态,而是应热情地拥抱信念,相信事情一定会越来越好。毕竟,乐观才是克服“习得性无助感”的最佳心理防御武器。

  也许对未来抱持一种建设性的和积极的态度,我们才更有希望克服这场危机。面对这场危机,我们也不妨来点阿Q精神,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经济运行是有周期性的,我们在衰退中度过一天,也就离复苏又近了一天。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用“走投无路”来作为理由,从此悲观失意。路永远是有的,路也永远是人走出来的,就像梦,永远都是我们在做着的。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