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发展的产业“坐标”

http://www.gkong.com 2009-06-29 10:46

   丹东发展的突破口在哪儿?“没有大项目,特别是没有超过百亿元产值的工业大项目,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几届市委、市政府一直探索的课题。那么,应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丹东工业大项目的坐标又在哪里?仪器仪表产业!2009年春,在金融危机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宏观背景下,丹东做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从今年4月初,省长陈政高提出丹东要把仪器仪表产业打造成千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到目前,我市已经先后完成了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产业规划、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订出台了基地发展和入驻的优惠政策,组建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常设机构,搭建了金融平台、贷款担保平台、技术检测平台,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辽宁仪器仪表学院业已奠基,同时,全力以赴开展主题概念招商,已经有30余家企业开始了入驻产业基地的前期工作。

  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为什么要冠以“辽宁”字样?“就是要举全省之力来推动这个产业基地建设!”省长陈政高这样解读。从4月初,建设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这一概念提出起,省长陈政高等领导便亲自到南方发达地区为仪器仪表产业招商,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三次到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香港等地招商,省直有关部门也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仪器仪表企业家座谈会,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提出,同样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场围绕做大做强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战役正在丹东打响。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何以在上上下下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孙明基,这位早在5年前就提出要把丹东建设成为“仪器仪表城”的专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

  城市的定位有它的理论基础,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优势,一个是资源优势,一个是技术优势。丹东是旅游名城、人居佳地,这个城市定位正是因为丹东有这样的资源优势。但是一个城市还离不开产业发展,还要从产业上有所定位,这个从产业上的定位就是技术优势。丹东的技术优势在哪里?在仪器仪表。而仪器仪表产业占地少、无污染,恰恰与“旅游名城、人居佳地”的城市定位相一致、相协调,同时,又满足了它的技术优势的发挥。

  事实上,丹东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一直在各级领导的视线中。基于丹东的技术优势,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要把丹东建成“东方瑞士”,也就是说丹东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配套的基地,为老工业基地服务,大力发展仪器仪表产业。作为省里支持的一个标志,省仪表学校、仪表研究所均设在丹东,为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轻工产业遭遇急剧滑坡的情况下仍然曲折前行,手表、精密仪表、热工仪表、射线仪器、光学仪器均得到长足发展。

  但是,仪器仪表产业在丹东并没有做到想像中的强大。有数据显示,到目前,丹东全部仪器仪表类企业达到160家,主业收入2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6户,主业收入16.5亿元,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优势不优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共性的原因是,多年来丹东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企业望“丹”兴叹,不愿意到丹东发展。

  仪器仪表产业是一个配套性极强的产业。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铸件,甚至是一个螺钉,都得外购,近的去沈阳、本溪,远的得到上海、杭州、深圳。”一位企业负责人道出苦衷。长期以来,丹东沿江、沿海、沿边的“三沿”特色并没有发挥出来,因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丹东在外人的印象中是“死胡同”。随着丹沈、丹大高速公路的开通,这种局面逐渐打破,但是,丹东仪器仪表产业的优势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一个产业的发展确实需要机遇,需要一种外力的推动!”杭州仪器仪表协会的一位专家在参加完丹东市政府召开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投资说明会后深有感触。丹东目前正面临这种机遇,这双推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巨手”。在金融危机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丹东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一个飞跃时代。贯穿东北东部的铁路已开工建设,丹东至通化、丹东至海城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沈丹客运专线即将开工,丹东至大连的客运专线、丹东机场改造项目已列入计划。制约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瓶颈”正在得以快速解决。

  300亿、500亿、1000亿,找准了产业发展“坐标”,三步走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已经起航。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