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闻味识气体 澳洲华裔工程师研发“嗅觉”机器人

http://www.gkong.com 2009-07-01 14:53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6月30日电——据澳洲新快网报道,机器人是一门横跨多个学科的研究课题,涵盖机械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高级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不少机器人研究所的研究重点都放在机器人的动作控制,机器人的视觉研究等有着较长历史的研究课题上,而机器人主动嗅觉的研究历史却相当短。 

  不久前,一位在澳洲阿德雷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Australia)从事研究工作的华裔工程师刘镇章和他所发明的第一代嗅觉机器人刊登在澳洲主流报纸上。他所设计的这台结构简洁的机器人,其功能就象蜜蜂探花,不会被风或自然分散注意力,能够在障碍附近寻觅路径,“嗅”出烟雾或有毒气体。一旦探测出危险,就会自动锁定危险的来源从从而追寻到化学武器的踪迹。他的研究,发展了机器人研究在这个崭新的领域。

  选择嗅觉机器人研究是刘镇章自己的主意,因为世界上做机器人眼睛和耳朵研究的不少,但做鼻子的还没有,因为很复杂,首先需要一个电子鼻,还需要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程序,在自然环境中,要受到自然环境中复杂的气味的影响,所以做嗅觉要比做视觉、听觉要复杂得多,很困难。

  刘镇章说,通过给机器人安装相应的探测器(气体探测,放射物探测器),编写控制机器人寻找源的人工智能程序,让机器人以较高的效率定位该危险源。这种机器人可以用于各种环境(地面上,地下,水下)来寻找危险的源,以达到消灭潜在危险因素,保护人员安全的目的。例如,如果有一个恐怖分子在城市的某个区域放置了一个放射源,那么布置在该区域附近的机器人就可以探测,然后定位该放射源甚至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

  刘镇章设计、控制微型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原型机已经研发成功,并且通过编写仿昆虫行为的智慧控制算法。该原型机器人成功在于在充满障碍的,风向变化的环境中能定位一个危险源。嗅觉机器人的仿昆虫行为,让机器人通过模仿类似于昆虫追踪食物源的行为去追踪、定位危险源。由于仿昆虫行为的智能控制程序,结构简洁,内存消耗非常低,使得他研究的机器人硬件控制系统也相应地简洁,为进一步减小机器人实体尺寸成为可能。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将会是将机器人的尺寸进一个减小。虽然他研发的第一代嗅觉机器人的体积已经很小,刘镇章说第二代嗅觉机器人仅相当于第一代嗅觉机器人的一半大小。

  这种嗅觉机器人的用途很广,可以将若干自主移动机器人组成机器人工作队伍,在城市 巡逻或者潜伏在城市某个角落检测潜在危险,也可以用于国防、超级市场、社区。

  据刘镇章说,该部分研究的仿真试验已经接近尾声,控制多机器人协调合作的智能程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该阶段的研究中,成功开发了可用于多机器人危险源定位仿真试验的仿真器。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将会是在真实环境中,用真机器人来验证人工智能程序。

  刘镇章做事仔细,执着。目前他已经获得到韩国做博士后,他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远程手术平台。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