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十年国家战略

http://www.gkong.com 2009-07-08 17:04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上海“双中心”路线图详解

  上海“双中心”建设意见不仅对上海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表明了中国推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的有关情况。

  “这是国务院首次在北京之外召开发布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文件。”刘铁男会后对记者表示,《意见》不仅对上海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表明金融危机下,中国进一步推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坚定的。

  本报记者还了解到,从中央到上海各级部门,已经开始设立“两个中心”协调机构的准备工作。刘铁男透露,机构组长初定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担任,成员包括一行三会等诸多国家部委机构在内,而上海方面也将组建与之衔接的领导小组。

  金融中心建设“四变”

  本报记者对比此前2月份经各部委修改后的代拟稿材料,发现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做了微调。

  其一,在“把握的原则”一项中,增加了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其二,在具体的任务和措施中,删去了“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开展LME项目有关业务给予营业税优惠”和“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

  “我的理解是在商议代拟稿之时,上海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事情还不明确,但到意见正式发文时,已经明确了上海是首批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地区之一,所以没必要再提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在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层面更加细化。《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而在代拟稿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

  《意见》同时要求上海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成为中介服务最发达的地区”。

  金融中心目标“留有余地”

  按照《意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海市政府首先要抓紧制定并出台地方性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条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已两次审议了该条例,将很快正式出台,该条例将为上海落实《意见》的任务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抓紧修改和完善上海在集聚金融中心、鼓励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还要在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的指导和协调下,在每年或者近期要确立一批重点推进的工作。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的责任,集全市之力配合做好相关的重点工作的推进。”屠光绍补充说。

  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非常突出,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和“进一步完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

  对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屠光绍表示,要抓住这个核心内容,不断地推进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这不仅仅是指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指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就上海是否会推出股指期货、吸引境外企业到上交所上市,屠光绍表示,要对外开放,则上海要积极推进境外公司和市场主体在上海发行人民币的债券和股票;为了深化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还要不断引进一些新的市场产品和工具,包括股指期货这一类的金融产品。

  对上海列为首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屠光绍介绍,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抓紧准备,一是确立一批企业,首先参与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二是涉及到商业银行结算体系的准备。

  “而商业银行已经做好了结算方面的业务和人员、管理方面的准备。按我个人来看,目前在上海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条件都已具备,近期就可能推出。”屠光绍称。

  但中国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进行自由兑换仍很遥远,而且这个进程亦没有时间表,这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否会构成硬伤?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确实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所以在《意见》中我们提了一个很客观的目标:到2020年,要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是客观的,也是留有余地的,是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本判断基础上提出的。”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作出回应。

  当有香港媒体问:“现在国务院推出这样的文件来支持上海,对香港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有什么影响”时,刘铁男表示,香港在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规模、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上海应该都不是在一个水平上,“在短期内香港的中心地位不会改变。”

  “我们也提出了上海2020年的目标,今后肯定要向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但是我相信即使到了2020年,在这个期间香港也在发展,至少它的中心地位的作用,我想是不会改变的。”刘铁男表示。

  挂“方便旗”减税期延长

  2020年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究竟要建成什么样?

  国务院29日公布的《意见》中,将2020年总体目标定为:11年后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具备配置有全球航运资源的能力。

  要达成此目标,需理清三个思路——长三角合理分工的港口体系、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而上海面对的现实是,金融危机冲击后明显下降的港口吞吐数据。“今年一季度我们港口吞吐量总体下降了1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了15%。主要原因是对外贸易出口整体状况还没有改变。但从前四个月具体数据看,我们环比数据都在逐步好转。”杨雄表示。

  对上海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集疏运体系的建设。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意味着更多的腹地货源,货源即是直接构成港口吞吐的增量。

  国务院《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做好洋山深水港区铁路上岛规划研究,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例。”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培星告诉记者:“上海在上报国务院的意见中,就建议建一条通往上海港主要港区的铁路,目前,此项建议还需进一步研究。”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未来东海上可能再耗巨资建设一条铁路直通洋山港。“这将是我们今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杨雄表示。

  而此次《意见》,与此前消息另一重大不同,则体现在“第二船籍“制度上。

  所谓第二船籍,就是以低税率等政策,吸引已经在他国登记的船,在不改变原有船籍登记制度的前提下来上海登记,从而扩大上海航运服务规模。目前上海已有类似制度例如“方便旗”制度,据许培星介绍,由于该制度涉及国家总体税制,国务院已经暂时搁置。

  但近日《意见》中,国务院对此亦给予了政策缓冲:“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这个较大的突破,也给船运公司带来了好的消息。

  一家位于延安西路附近的船运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挂方便旗的做法非常普遍,如果这样做,对我们肯定是好事,但希望能到2011年之后继续延续。”

  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获得的众多“特权”,是否会对周边港口货源及相应航运服务产生影响,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会后对本报记者回应:“没有影响,因为大家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海制造”重生

  除了金融和航运这“两个中心”,《意见》也表达了对上海制造业的关注。

  《意见》提出,上海要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

  《意见》亦给出了具体的产业发展重点:今后上海将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同时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

  “上海过去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制造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雄表示。

  自2006年开始被第三产业赶超之后,上海市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萎缩,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比重突然下降到39.5%,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的60.1%。

  伴随着企业亏损面的扩大,曾经显赫的“上海制造”,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上海市统计局4月26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55.23亿元,同比下降9.7%。在六大重点制造行业中,四个行业的工业投资额显著下降。

  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认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上海,传统制造业需要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海制造”需要重生。

  杨雄表示,从目前国际经验来看,所谓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少跨国公司、尤其是一些制造型公司,其服务业收入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上海现有的很多企业,今后也会是这种模式。”杨雄举例,比如宝钢这样的钢铁企业,非主业收入和一些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已非常可观。

  而对制造业有直接促进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

  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意见》对此专门给予政策扶持。国家将在浦东新区开展政策试点,支持从事软件研发及服务、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业务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

  《意见》提出,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则免征营业税。同时,将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投资本加大对相关领域初创期企业的资本投入。

  上海本地也正在对《意见》中的相关政策进行紧密的配套部署。杨雄透露,在上海贯彻国务院文件的实施意见中,会加大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最近,上海已经对外颁布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录,以及申请支持的办法。

  “国务院的文件颁布以后,对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杨雄称。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 日期:2009年04月29日 16:45 http://www.china-cbn.com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国发〔2009〕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上海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先进的现代航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上海在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推进上海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既是上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发展的需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拓展金融资源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利于强化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好地满足周边地区和全国的国际航运要求;有利于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奠定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二)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更好地夯实并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上海具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系、先进的港口基础设施、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泛参与全球竞争的周边经济腹地,具有加快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业、航运业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使上海更好地发挥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二、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优势,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水平;要在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以高端制造和研发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在发展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体制运行效率;要在发展中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吸引力;要在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完善区域分工,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提高专业分工和协作水平。

  (四)把握的原则: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处理好先行先试与制度规范的关系,通过创新和探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全国性的制度规范奠定实践基础,发挥示范作用;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以金融业、航运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不断创新服务业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与完善金融监管的关系,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过程中,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处理好推进上海自身发展与区域协作发展的关系,按照国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分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

  (五)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六)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和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增强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七)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研究发展外币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根据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按照高标准、稳起步和严监管的原则,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加大期货市场发展力度,做深做精现有期货品种,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属类大宗产品期货,支持境内期货交易所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拓宽上市公司行业和规模覆盖面,适应多层次市场发展需要,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逐步加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地位和市场影响力。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积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信托计划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根据国家资本账户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逐步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稳步推进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在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框架下,积极探索上海与香港的证券产品合作,推进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和联动发展。积极发展上海再保险市场,鼓励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的再保险公司,吸引国际知名的再保险公司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培育发展再保险经纪人,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

  (八)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根据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做好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积极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推动私人银行、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为企业并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会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根据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总体进程,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

  (九)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电子交易,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进一步健全为市场交易服务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统一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提高上海金融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陆家嘴等重要金融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金融集聚区的服务功能。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加快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在上海建立我国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种类齐全、金融机构体制健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优势,先行在上海开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完善促进金融创新的政策,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为主体的金融创新机制。

  (十)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快制定既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税收和法律制度。完善金融执法体系,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纠纷审理、仲裁机制,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为载体,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适应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建立贴近市场、促进创新、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平台和制度。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十一)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洋山深水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推进内河航道、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优化运输资源配置,适当增加高速公路通道,大力发展中远程航空运输,增强综合运输能力。促进与内河航运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和推广,从船舶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做好洋山深水港区铁路上岛规划研究,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例。

  (十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积极研究采取措施,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鼓励我国外贸集装箱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运。充分发挥上海靠近国际主航线的区位优势,以及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商务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服务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北外滩、陆家嘴、临港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引导和规范船舶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船舶交易和运价信息发布功能,加快建设全国性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在上海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船舶交易市场。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形成便捷高效的长三角区域及长江干线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十三)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的航运支持政策,提高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探索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

  (十四)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探索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为航运服务业和航运制造业提供融资服务。允许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积极稳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积极研究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在上海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对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积极研究从事国际航运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具备时,可先行在上海试点。研究进出口企业海上货物运输保费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

  (十五)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允许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上海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鼓励境外大型邮轮公司挂靠上海及其他有条件的沿海港口,逐步发展为邮轮母港。为邮轮航线经营人开展业务提供便利的经营环境。研究建立邮轮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保险、信贷等方面开设邮轮产业专项目录,促进邮轮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

  (十六)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在浦东新区开展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政策试点工作,支持从事软件研发及服务、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业务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先进制造和先进技术服务领域初创期企业的资本投入。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十七)建立健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机制。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十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上海市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精心筹划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成为中介服务最发达的地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和弱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完善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研究制定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上海成为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国务院

  二○○九年四月十四日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