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研究知识转移促进企业创新

http://www.gkong.com 2009-07-22 16:5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企业存在的理由是挖掘用户需求,满足需求以创造价值,创新是企业家们达到这个目的的特效工具(德鲁克语)。知识管理研究语境下的企业创新活动,就是知识在信息空间中不断转移以获取边际效用最大化的过程。布瓦索的“信息空间说”从信息抽象、信息描述和信息扩散的维度,阐述了信息生产和转移的内在规律。他的社会学习周期理论和知识流视角,大大丰富了21世纪管理理论的内涵,为知识转移策略研究提供了具体指导。

  知识的描述: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移

  用户现在和潜在的需求是企业知识生产的不竭源泉。企业首先应该在行业和社会环境的真实氛围中,结合自身的知识存量,面向用户的复杂需求,真实而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有竞争力的优势知识。

  1966年,波兰尼首次从分类学角度对知识的概念作了解读,他创造性地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精确、正式表达出来,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特点的知识,如数学公式,它容易进行沟通与分享;隐性知识则是指高度个人化的、很难规范化表达出来的知识,如个人工作经验等。这种知识基于个人体验,保藏在个人隐秘的心灵深处,泛化、灵动、感性,异常真实但又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哈耶克也注意到了这种同个人和情景相关的隐含知识。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中,哈耶克指出,知识必须被看成与个人和人文因素相关,并且这种知识构成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如果不能被转移,就可能随着个体的消失而永久消失。而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如果不能被描述,那就将造成组织内部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制约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扩散:由知识中心向知识外围的转移

  日本的野中郁次郎提出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转移模型——SECI模型,分析了将知识在组织内部转移的概念模型,并将这个模型推广到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知识转移。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朱兰基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在一定的情境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尼维纳布尔斯尝试运用“中心-外围模型”分析静态的空间经济的自组织行为,指出向心力和离心力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企业的核心知识部门不一定是企业主要的盈利部门,但它一定是企业现在和今后主要盈利部门的决定者。知识类企业的中心部门应该是这些核心知识的拥有者所在的部门,其他为外围部门。

  知识的外溢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知识溢出外部性的完整处理需要一个动态框架。知识的这种转移行为既是一种空间上的位移,也是一种纵向的价值提升,更体现出一种真实而复杂的持续转移的特征。一个内外联动的企业知识转移机制——旨在节省企业知识处理以及使社会熵的产生达到最小化的制度结构——还应该涉及知识转移者对知识的甄别与选择、企业家或者知识经纪人的催化以及与用户知识的匹配等有机部分,才能对高度不确定的企业知识转移活动有所认知。

  知识演化:从简单知识到复杂知识的转移

  分析知识演化的过程,每一步都蕴含着前人的足迹。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中的运动三定律,就根源于他的前辈伽利略在1638年完成的著作《两种新科学》中的关于惯性、下坠体、加速、抛物线、斜面上运动、地动等许多问题的论述,万有引力定律的验证则与另一位前辈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律有密切关系。开普勒能够发现行星的椭圆轨道,是由于得到第谷数十年的精密天文观测数据;而首倡“日心说”的哥白尼又是他们的先驱。所以,牛顿继承了一个最少有200年而且在不断发展的强大科学传统。这个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的一部关键性著作《大汇编》。

  企业自己的知识构成企业真实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变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思科公司率先进入网络路由市场,为不兼容私有网络提供服务;上世纪90年代,凭借技术的优势,其业务扩展至IP路由器和交换机。2005年,这两大业务占到思科总收益的85%以上。基于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思科关心的新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网络电话和SAN交换机。从不兼容网络路由到IP路由器和交换机,再到虚拟数据中心,思科的知识转移路径清晰可见,公司的研发投入、收购行为、资源整合以及决策组合都围绕着这个脉络展开。从知识谱系的视角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企业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知识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拥有特定时代的核心知识,节点之间随时间演进形成纵横交错的递进关系。整个系统呈现一种高度复杂的动态演变状态。

  企业的知识转移过程肇始于知识的萌芽状态,从内部扩展至行业,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循环反复,以至无穷。企业的创新与连续创新可能通过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体现出来,也可能是通过企业的社会影响传达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更会以企业中的个体为中介,在全社会形成张扬个性,鼓励冒尖,依靠知识创造价值的创新氛围。(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