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http://www.gkong.com 2009-08-11 14:47 来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经验表明,由于低碳技术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在发展低碳技术方面,可以利用广大的市场优势,实现跳跃性的发展。同时,利用中国的市场潜力,更好地贡献于全球的低碳减排。

   以往中国几乎每星期建设一个燃煤电厂,这曾经一度是世界津津乐道的故事。因为中国能源是以煤为主,但是近几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可再生能源已经在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可再生能源本身并不足以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但是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高效的煤碳利用技术相结合,结果将大为不同。

   中国如何成功地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建立在对煤炭严重依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建立以清洁发展为基础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对中国,甚至对世界将来发展也有很深远的影响。如果中国能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使之足以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并且能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降低成本,使之达到国际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那么,这些技术不久就将在全球范围内被推广采纳。正如美国在一个世纪前带领世界进入石油时代一样,控制全球气候未来的变化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将世界引入可再生能源时代。

  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有恒心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尽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曾经取得了许多令国际社会惊讶的成绩,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高价格依然是制约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以致产业的发展过多地依赖政策的扶持,这对规模化应用带来很大障碍,因为成本的降低依靠的是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而后者尤为重要。   

   目前,低碳技术是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类型,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促进相关技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和推广,从而共同推动成本的下降,以便早日实现规模化应用,最终更大规模地替代化石能源。

   但是,受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转让效果差强人意,企业只能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关键的核心技术问题,致使成本下降的速度缓慢。

   如何调动企业、政府、公共资金、国际机构、政府间组织的力量,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先进技术的研发和转让步伐,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中国企业要成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过程,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借鉴国际先进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经验,在短期内出台了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多项激励政策,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信号,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目前,风电、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风电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价格招标结果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条件。同时,企业也已经具备了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成本、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能力。虽然在近期内还不能完全与传统行业竞争,但可再生能源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已经逐渐成熟,有能力引领整个行业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向“企业唱戏”转型的时刻,企业将更多地发挥主导作用。

   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一大批企业领袖

   总结目前发展成功的几个案例经验表明,可再生能源产业,尤其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充满着无限的商机,但是这个商机的实现需要有把握商机的领袖。过去的商机成就了施正荣、黄鸣、张定金、谢长军、武钢等几个成功的企业领袖。张定金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了技术兼并的商机,迅速实现了企业技术转型,从传统产业走向了可再生能源这一低碳产业。施正荣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技术和资本的完美结合,迅速、高效的实现了技术的商业价值,和他相类似的企业和企业领袖们还有金风、英利、赛维、天合及其领军人物武钢、苗连生、彭晓峰、高纪凡等。黄鸣的成功在于10多年的苦心经营,把一个国内不被世界认知的技术发展成为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产业。

   现在和未来的商机呼唤的不止是少数几个领袖,而是一批企业领袖。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不仅使13亿中国人民受益,更要使全世界其它50亿人民共同受益。时势创造英雄,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低碳发展,同样呼唤这样一批领袖。

  目前,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当大家看到施正荣、彭晓峰成功的案例之后,数百家企业蜂拥投入了光伏发电产业;当听说多晶硅有暴利时,又有70多家企业进入多晶硅的生产。另外,一个每年只有1000万千瓦的风电整机市场竟然涌入多家企业的竞争。

   盲目跟风显现出很多企业没有形成独有的企业战略定位和核心竞争能力,不能形成在行业内的特长和市场份额。盲目趋同,是市场前景茫然、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不难发现,在火热的投资市场中陷入多晶硅投资灾难的都是一些跟风的企业。施正荣成功不是偶然的,除掌握核心技术,还善于把握商机、持之以恒的企业其成功机会更大。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