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两个文件奏响电力工业的转折前奏

http://www.gkong.com 2009-08-18 16:22 来源:国家电网报

  

   邓小平整顿国民经济,经济形势全面好转。

   韩城发电厂,装机总容量38万千瓦,首台6.5万千瓦机组于1975年投产,该厂的规划和设计受十年动乱时期“山、散、洞”政策的影响,厂区存在山体滑坡和地基沉陷隐患。

   1974年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亚临界参数机组在望亭发电厂投入运行。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如大河奔腾。总有一些关键的迂回与转折,决定着河水最终的流向。

  1975年,经过多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人心思定,邓小平在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开始纠正既往错误。他从实际出发,治乱安邦,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只用八九个月,就使一个动乱的中国逐渐显现出安定团结的局面。电力方面,国务院专门下发了[1975]11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的通知》和国发[1975]159号《关于批准〈跨省电网管理办法〉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对于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全国电力形势好转,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革”中电力事业艰难前行

  1973年8月21日,周恩来总理深夜召见北京供电局负责人,询问北京市内一些地区为什么总是停电。当听到全市用电缺口太大,拉闸限电已突破二环时,周总理目光凝重,当即落实电力建设资金,指示要确保北京用电,早日建设安全稳定的首都电网。

  然而,北京情况其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当时,缺电在全国蔓延。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至1970年)和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至1975年)期间,我国电力建设大受“文革”干扰。

  原能源部政法司副司长朱成章曾撰文写道,“文革”期间,电管局、电业局被下放地方,连设计院和科研机构都被下放地方,使电力工业勘测设计和科研机构遭受破坏。1970年水利电力部军管会提出新厂快马加鞭,能力翻一番,全国县县都有电”,到1975年发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1969年末发电设备总容量仅2100万千瓦),超过英国、联邦德国。在这个极左的口号下,石家庄热电厂改造旧设备经验被推广,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自力更生建设中、小水电的经验被推广,等等。结果使电力工业的设备遭受了巨大破坏,事故频发,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

  除了缺电,电网的伤残更为严重。“文革”期间,特别是从1970年电网体制下放以后,全国各大电网低频运行长达八九年之久,如东北电网频率周期长期在48赫兹左右,最低时为45.6赫兹。与低周期并存的是电压普遍偏低,最严重的末端一次电压低于标准电压30%,连北京电网也低10%。东北电网中大连220千伏线路电压下降到160千伏,京津唐电网中沧县110千伏线路电压下降到60千伏,华东电网中常州220千伏线路电压降到142千伏。

  “文革”期间,电力工业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仍然分别达到了12.8%和11.1%,这个成绩值得肯定。但到了“文革”后期,从大乱走向大治的呼声越发强烈,电力工业已经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境地。

  治缺治乱重要文件出台

  1975年1月份的四届全国人大后,周恩来总理病重,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邓小平在许多同志的协助下,先后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以及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方面问题的一系列重要会议,采取了一些坚决果断的措施,对各方面进行整顿。

  这其中,主要是抓生产。1975年2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文件,提出要贯彻“还是安定团结为好”的要求,反对资产阶级派性,加强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3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6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努力完成钢铁生产计划的决定》;拟定了工业发展的20条……

  全面整顿推动了工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更显突出。1975年7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的通知》发布,史称114号文。

  114号文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通知上说得清楚:“当前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都在迅速上升,用电量越来越多,同时也反映出电力工业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前几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加上这几年电力建设计划指标下降,全国大约缺少装机500万千瓦,这是造成电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使用中有浪费,电网管理上存在分散主义,也加剧了电力的紧张。”

  该通知提出了六条措施:一是抓紧完成1975年装机400万千瓦、1976年装机500万千瓦的任务。二是贯彻水火电并举的方针和大中小并举的方针。三是严格执行计划用电。四是厉行节约用电,坚决克服用电浪费。五是确保电网安全,提高供电质量。六是加强电网的统一管理。跨省电网必须实行以水电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电网管理局作为水电部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网内电力工业。纵观该文件,现在来看,其核心是加强电网的统一管理,同时加快电力建设,以确保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供电。

  可以说,114号文件出台的直接原因就是缺电及电网管理混乱。为贯彻114号文件,1975年8月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业会议。其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周总理主持经济工作的李先念有这样一段讲话:“……本来打算开个工业书记会议,专门解决一下电的问题,因为工业书记刚回去,小平同志说,国务院发个文件吧。于是发了这个文件,提出了六个问题。这个文件是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的。”

  这表明,114号文件的出台,经由邓小平提议。

  李先念当时的另一番讲话,也突出表明进行整顿是多么的必要,又是多么的艰难。他强调电力工业同样要整顿,必须把燃料、材料、动力消耗降下来,提高利润指标,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敢于领导。他说:“如果以前说话没人听可以原谅,现在支持你,你要干,你还是软、散、懒,怎么办?置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不顾,迁就软、散、懒的班子,迁就那些闹资产阶级派性的人,不行;领导班子不过硬,闹资产阶级派性的人还在那儿兴风作浪,对坏人打击不力,更不行,要敢于管。”

  电网更要整顿。114号文件中,还要求水电部与省、市协商后,制定跨省电网的具体管理办法。于是,《关于批准〈跨省电网管理办法〉的通知》于1975年9月17日由国务院批准发出,史称159号文件。

  这个通知强调了了六点,一是跨省电网实行以水电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二是网局对全网实行统一调度和统一安排检修,三是计划、财务、劳动、物资管理,由网局综合归口,统一调配。四是电业单位的干部由电业部门分级管理,五是严格执行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六是确保供电安全,提高供电质量。该文件特别指出,以上各条规定的精神,适用于各省内电网。这些电网,应在省(区)党委一元化领导下,由省(区)电力局统一管理。不能层层下放。已经下放了的,应该收归省管。

  114号文件和159号文件在当时动荡不定的形势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们对于整顿电电力工业尤其是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明显变化,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实行的整顿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全国迅速掀起整顿热潮。

[page_break]

  历史证明其正确性

  虽然希望在前,光明出现,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持续仅九个月的整顿工作被迫中断。不过,改革试验的整顿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强调电网必须统一管理,这是给予电网统一管理最有力的支持。虽然后来有种种压力,但是电网统一管理还是坚持下来了。

  1976年,“文革”动乱结束,“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左倾的错误影响并未消除,因而对电力工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全党工作重点实现转移。

  电力工业迎来全新发展时期,1979年5月,电力部召开全国电力工作会议,提出了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初步方案。5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79]184号文批转这个方案,明确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要千方百计把电搞上去。同时明确,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的大生产,必须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1980年2月4日,李先念等5位副总理听取电力工作会议汇报时,就电网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力争多发电多装机以及大机组试制和引进等问题作了指示,并传达了陈云同志的指示:电网要扩大,能联网的都要联网,电网要统一管理,电力部领导一定要坚持这一条。

  历史走到今天,再细细品味114号文件和159号文件的精神,特别是电网的统一管理,仍有现实针对性。历史证明,这两个文件是正确的、科学的和符合电力生产规律的,它集中了当时电力人的迫切愿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