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关键技术标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加速器”

http://www.gkong.com 2009-08-19 17:1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截至今年7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6亿。然而,庞大市场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相应的收益:第一代手机中国产业几乎为零,第二代手机中国产业挣的仅是机壳钱。因为没有自己的标准,类似“赔钱赚吆喝”的例子并不鲜见。

  3G时代,由于我国制定的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改变了我国在无线通信生产领域被动落后的局面。据预测,TD-SCDMA标准能为我国带来一万亿人民币的市场前景……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加剧了国际间的产业竞争,技术标准作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评估各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等部门于去年发布了《科技计划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以下简称“专项”)启动。专项实施两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背景———国际标准中国制定的不足1%

  目前ISO和IEC颁布国际标准超过2.2万项,截至2008年我国向ISO和IEC提交国际标准提案仅166项,还不足百分之一。

  偌大的中国,承担制定的国际标准屈指可数,结果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没有“话语权”,任由别人制定“游戏规则”,这就是中国标准的现状。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我国技术标准落后,严重影响了产品出口。近几年,71%的出口企业和39%的出口产品都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大约170亿美元。

  因此,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必须推进技术标准,占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不仅有助于改变我国重要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同时还可增强技术标准的国家竞争力,建立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此外,我国基础性和公益类技术标准水平偏低、数量偏少、标龄老化,难以支撑“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技术标准的结构不太合理,服务业标准数量与自身发展速度失衡。

  为改变我国技术标准的落后局面,“十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明确了我国技术标准的发展战略,提出到2010年前,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实施细则》界定了“重要技术标准”,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和保障作用的各类技术标准。

  据了解,在科技计划立项时,要优先考虑由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我国重点产业技术标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的公益性技术标准、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促进军民一体化的技术标准和我国重要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标准。

  为在科技计划中推进重要技术标准的形成,2007年年初,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该专项作为落实《实施细则》的有效载体,借以推进科技计划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推动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任务———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总工、“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专家总体组组长于欣丽介绍说,为实现2010年的总体目标,技术标准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发展方向上,要从跟踪模仿向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转变;发展重点上,从系统性不强的分散标准向集中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转变;国际标准上,从仅仅采用国际标准向制定国际标准以提升国际竞争力转变;标准体制上,从计划经济的政府主导型向市场经济的政府引导型转变,从而形成合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专项确定了国际标准研制重点任务、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标准研究重点任务、基础性公益类技术标准研究重点任务、技术标准应用示范重点任务等4个研究重点,设置了26项研究课题。

  于欣丽说,预期到2010年,专项将完成380项包括消费品安全、基础公益、节能减排等在内的重要国家标准研制,其中包括5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制定30—40项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标准,实现由国际标准本地化向国家标准国际化目标的迈进。“通过本专项的实施,争取到2010年,我国标准化水平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于欣丽如是说。

  ———机制———打造“3+1”组织管理模式

  《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鼓励企业结合项目实施,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相关重要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于欣丽介绍,为引导产学研共同推进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参与单位既包括专项组织部门、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还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和科研机构及企业等纳入其中。

  为此,专项打造了“3+1”的组织管理模式。所谓“3”是指专项组织实施管理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决策协调层,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专项组织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把握专项的总体研究方向;其次是管理层,通过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专项有关日常管理工作,在专项的组织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咨询专家和客体研究单位之间形成纽带,上传下达,保证专项管理的有序和高效;最后是实施层面,由课题承担单位开展研究工作,共同推进专项开展。“1”是指技术咨询层,通过设立专项专家总体组,分别为专项组织实施的三个层次提供技术咨询,为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监督。

  专项在实施过程中,还将启动国家标准立项快速通道,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快速工作机制。此外,专项围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两大主题,开展了7个标准化试点示范课题,加大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力度,保障各类技术标准的市场适用性和技术先进性。

  ———成果———向国家标准国际化迈进

  专项首批启动了11个课题,国拨经费6500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实施两年来,专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带动了我国标准化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据于欣丽介绍说,在消费品安全领域,形成了我国完备的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国家标准体系,实现了对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有害迁移物检测方法的快速、准确和系列化,建立了产品召回管理标准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消费品安全的技术水平和整体质量,为政府有效监管产品安全提供方法和依据。

  在节能减排领域,通过制定和实施粗钢、焦炭、铁合金、炭素、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合成氨烧碱等16项高耗能产品能效限额标准,年可节约2亿吨标准煤等;在基础公益类标准领域,通过制定中国人人体尺寸测量系列国家标准、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及标准等,促进了我国公共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等。

  在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通过参与鱼露、鲜活鲍鱼、熏鱼3项国际水产标准的制定,仅贝类出口检验费用即可为我国节省数百万美元;完成了饮料酒中安全限量指标氨基甲酸乙酯的国际跟踪,并对国内黄酒中该指标进行暴露评估,给出分析方法提出限量值,避免了国际贸易中潜在性壁垒的产生。

  于欣丽说,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求,专项课题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节能标准与能效标识研究”、“消费品质量安全影响因子研究及标准制定”等12个滚动课题已完成可行性论证和预算评审工作,将分两批在今年年底启动实施。

  ■相关数字

  905人 专项首批11个课题自2007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共有138个包括科研院所、企业在内的单位参与了课题研究,参加研究人员达905人。

  148篇  专项已取得了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8项;发表科技论文148篇,出版科技著作8部,400多万字;申请国内专利13项。

  55项  正在研制的技术标准中,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237项,行业标准106项;已完成的技术标准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5项,行业标准62项;已应用的成果数为2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