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中小企业须突破投资环境和产能过剩两大瓶颈

http://www.gkong.com 2009-11-13 17:25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主持人语起始于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尚在影响全球经济。而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来自于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也有来自于中小企业自身原本存在缺陷的原因,因此,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反观自身,革除积弊。那么,如何革除积弊?且听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在日前由香港工业商会、广东各级皮革行业协会、浙江桐乡世贸中心等联合举办的“突围金融海啸,提升民族品牌”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从根本上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具体表现为中小企业面临的两大瓶颈或称“病症”:一是投资环境不佳,二是产能严重过剩。

  当前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郎咸平认为,无论是本次金融危机,还是2006年开始的股市楼市泡沫,从其发生原因来看,并非真正的“流动性过剩”——不是由于人们手上有太多的钱愿意流向股市楼市,而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投资环境不太理想。企业从银行拿到信贷资金就必须消化,如果无法进行实体投资,自然就会进入虚拟经济,把应该投入制造业的资金用来炒楼炒股,因为这样更容易产生高额利润。制造业资金和通胀预期产生的避险资金一同涌入楼市,导致高档楼盘涨价的同时又带动普通楼盘的价格上涨。这就造成了股市、楼市出现“回暖”的假象。本质上而言,这是制造业危机的开始,并不是由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所推动的,与金融危机也没有必然的关联性。

  另一个需要格外警惕的“病症”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郎咸平指出,我国企业产能大幅度扩张,已占到GDP的70%,而国内消费只有35%左右,剩下35%消费不了的部分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过去的产能过剩通过出口被欧美等国的消费所吸收了,而美国人的消费是典型的泡沫消费、信贷消费,金融海啸的冲击使得美国的泡沫消费破灭,中国出口自然减少,通过产能过剩“出口创汇”的弊端立刻暴露出来。出口的下降也导致一些各类生产、加工工厂难以为继。

  郎咸平强调,中小企业形势完全好转、经济完全复苏回暖尚需时日,不宜过于盲目乐观。中小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政府从改善投资环境、改变产能过剩现状这两大问题入手,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中小企业自身则应当实现产业转型——不是由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而是对整个行业进行高度、高效的整合。

  广州皮革行业商会名誉会长卢小丰:

  中小企业应走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之路

  本报讯广州皮革行业商会名誉会长、浙江桐乡世贸中心卢小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懂得整合资源,以“整合”谋“势”、借“势”,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卢小丰指出,中小企业应改变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摒弃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如果中小企业把相关产品、产业聚集在一起,走协作化的路子,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的产业集群,就会充满生机活力,也就有利于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以皮革业为例,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分别以皮革原料生产和皮革皮具加工销售出名。目前,粤港地区的皮具皮草企业进驻浙江桐乡世贸中心,皮革产业两大重镇珠三角与长三角融合对抗国际金融危机的格局开始明朗,这有利于把珠三角当地皮革制品提高至一个新水平,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发展世界标准的皮革产业。在新的经济形势和部分皮革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整合的发展模式可以使中小企业由成本型的低端发展模式,向品牌型、集约型的高端发展模式转变。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大变革。

  卢小丰认为,产品附加值低是制约皮革业等传统制造业发展的障碍。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主打高端市场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整合的中小企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