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那朵盛开的工业之花

http://www.gkong.com 2009-12-10 14:13 来源:装备制造

   从“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的声音中,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中国,是否该反思?如何将“MadeinChina”转变为“BrandinChina”,以占领金字塔的制高点,依靠知识产权和国际化品牌,赢得全球供应链上的最大价值。是包括航空工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立于世界之林的关键。


那朵盛开的工业之花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航空春秋》里记录了1949年那段历史:“开国大典的空中阅兵开始了,第一组为9架P51战斗机;第二组为2架“蚊”式战斗轰炸机……” 

   60年后,空中梯队再次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空中编队的12个梯队151架飞机全部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生产,全面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反映了我国航空科技的巨大进步。这些飞机大部分是近10年来研制生产的新型装备,实现了1949年阅兵飞机从“全外国产”到“全国产化”的跨越。 

   阅兵飞机的集中展示,体现出航空装备国产化、信息化、跨越化、系列化和规模化5大特点,表明我国已跻身少数几个能够系列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装备的国家之列。我国正在加速从航空工业大国向航空工业强国迈进。
 
   原中国一航民机部部长王启明向记者透露:“新中国刚成立时,参加阅兵的19架军机都是外国制造的。应该说,中国的航空工业由军机起家,民机发展晚于军机。但是光有军机,没有民机,是不完整的航空工业,一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民机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也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产业。” 

   新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4月17日创建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献身航空的职工队伍,已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装备,大幅度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我国已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举,经济困难。然而,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于1951年4月17日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当时,国家组织了对航空工业大规模的重点建设,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国家就投入大量资金,在苏联的技术支援下,组建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建设了13个重点骨干企业,使航空工业迅速完成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过渡。 

   迎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从航空工业的初创到第一批骨干企业的建立,从组建最早一批科研院所到火热的大“三线”建设、再到门类齐全的航空工业体系的形成,其间是27年的风雨历程。

   1954年7月,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在这之后,于1956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飞机;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运-5飞机和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1959年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歼-6又试制成功。5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历史性的突破,使中国跨入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行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航空工业进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时期。其间虽然受到“文革”的严重干扰,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绩。在着眼长远、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为提高航空科研能力,广泛吸引海内外航空科技人才,设立了航空研究院和22个航空专业设计所、研究所;根据增强试制生产能力、完善配套需要,展开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到70年代后期,中国航空工业不仅在东北、华北、华东有了比较强的飞机及其配套生产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三线”地区建成了能够制造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发动机、机载设备的成套生产基地。航空工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生产能力。

   艰难的军转民与二次创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调整,军用航空产品订货陡然下降,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此时全行业对民品开发的认识还很肤浅,行动尚不自觉,开发的军转民项目有很大的盲目性,产品小而杂,经济效益不高。80年代后期,中央提出“航空工业民品生产,除了主要生产民用飞机外,也要生产其他产品,但应该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又能消化国外引进技术、打得出去的产品”。从此,全行业明确了发展方向,航空工业民品发展,尤其是非航空产品发展,开始进入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国际合作的阶段。在长时间“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转变中,中国航空工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变革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在走向世界方面,实现了从一般性交流合作、技术引进、转包生产、到重大航空产品和整机技术出口、再到作为平等伙伴参与重大航空项目研发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东方到西方、从民用航空到军用航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当时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加快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科技是巨大的生产力,这在航空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要求航空工业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民用飞机和其它民用产品;加快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航空科研起点;积极开展航空产品对外出口。为贯彻这一系列指示,航空工业提出了“科研先行、质量第一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确定了飞机“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方针,明确了“在新机研制上有所突破,在民品生产上有所突破,在扩大出口上有所突破”的目标。三十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向世界出口飞机1300多架;6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航空产品的用户国;3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千多人次的外国总统和军政首脑访问过中国航空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400多亿美元。目前,世界上在役的干线飞机中,一半以上有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大飞机翱翔蓝天应有时 

   “大飞机项目的建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发展大飞机的最佳时期。通过发展大飞机项目,可提升航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说。 

   中国大飞机项目于2007年正式立项,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大飞机”研制启动。 

   “我们搞大飞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大飞机本身。研制大飞机对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的意义更大。”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伟说。 

   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势必会促进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型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被誉为“工业之花”,仅零部件就达300万到600万之多。 

   通过大飞机研制还能带动相关科技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大飞机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高度集成,涉及到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热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多基础学科。

   据透露,标配168座的国产大飞机C919计划在2014年进行首飞,2016年交付航线使用,预计到2020年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大型飞机将飞上蓝天。 

   中国现已一跃成为全球民航运输业第二大市场,背后需要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支撑。而具有“工业之花”的中国航空业,更离不开航空运输业的鼎力支持。 

   未来的世界航空之林,除了美、欧寡头垄断,被称为“第三级”的中国,该凭借怎样的实力,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4年,当C919从上海的天空腾空而起时,我们该是如何地欢呼雀跃?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空人,用汗水、泪水书写的飞天梦,也将是“BrandinChina”的中国骄傲。

[page_break]
 
  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 

   从仅有薄弱的工业基础,到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从而为空军提供装备支撑包围祖国的领空,凝聚的是几代人,无数航空设计师的心血。这些航空设计师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智慧象征,更是千千万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科研一线的航空设计人员的典型代表。

   由于作战飞机在战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越来越大,飞机设计师的战略价值也被披上神秘面纱,难以走进寻常人的视野。他们当中有的因为装备的解密而出现在公众媒体,而大多数则永久的“保密”在幕后。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仅是在歌颂中国航空工业的功勋人物,也是在向无数的无名英雄致敬。 

   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他是中国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和飞行的第一人。 

   冯如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殉职,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今黄花岗公园)。 

   徐舜寿:大师之师,培养多位院士 

   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浙江省吴兴人,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航空工程组;1944年赴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1946年8月奉召回国,在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担任运输机的设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徐舜寿先后任航空工业局飞机科科长和总工艺师。1956年8月,他任我国首个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全面负责创建工作。此间,他成功设计出歼教1型喷气教练机,并主持了初教6型初级教练机和强5型强击机的总体设计。 

   陆孝彭:设计“最轻的战斗机”歼-12 

   陆孝彭(1920年8月19日—2000年10月16日),飞机设计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41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 

   陆孝彭曾主持变后掠技术重大课题研究,在气动布局、机翼优化设计、驱动机构和飞控系统方面取得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陆孝彭1978年获全国劳模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屠基达:30岁时便主持设计成功飞机 

   屠基达(1927年12月11日—),飞机设计专家,浙江省绍兴市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屠基达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飞机设计技术工作,做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填补国内空白的工程技术工作。1957年独创性地设计成功国内首架两侧进气下单翼传力的机身结构,此后,出色完成初教6国内首创小飞机全铝合金半硬壳结构设计。成功主持我国第一次飞机测绘设计。屠基达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凤山:运10之父 

   马凤山(1929年5月8日—1990),江苏无锡人,1943年9月至1949年7月先后就读于无锡道南中学和辅仁中学,1949年10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9年5月,马凤山参加轰6飞机的仿制设计工作,负责处理设计技术问题,奉命去苏联考察,领导轰6飞机在哈尔滨的仿制设计及动力工作。他在考察期间写下的《马凤山笔记》,为起步研制我国大型喷气客机提供了参考。 

   顾诵芬:攻克超音速战机气动设计难题 

   顾诵芬,飞机设计专家,1930年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顾诵芬专长飞机空气动力设计,50年代成功地完成了亚音速喷气教练机和螺旋桨初级教练机的气动力设计。60年代主持了我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8的气动力设计,攻克了飞机超音速方向安定性及跨音速抖振的难题。80年代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综合高新技术用于歼8Ⅱ飞机上,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飞机的首飞。 

   宋文骢:主持设计中国的第一款三代机 

   宋文骢(1930年3月26日—),飞机总体设计专家。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宋文骢是我国飞机设计战术技术论证、气动布局专业组的创始人之一,在先进气动布局、航空电子综合技术、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研制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技术。宋文骢曾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点型号设计定型一等功、重点型号首飞特等功。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