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http://www.gkong.com 2010-01-12 16:00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湖北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在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实力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使湖北在“快”和“好”上面临着双重压力,甚至在“快”的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湖北工业发展方式,既要结合十七大精神,更要立足省情实际,把做大工业总量作为调整的重要基础,既追求发展速度,也追求发展质量,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和培育市场主体等环节,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等方面的关系,加快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工业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第一,更加注重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由过去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带动向依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共同带动转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湖北工业结构以资源型、传统型产业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发展主要靠钢铁、机械、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支撑。目前,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在50%以上。但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一些传统产业(钢铁除外)优势逐渐减弱。以纺织业为例,2001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的比重为4.7%,而2006年在全国位次降至第9位,占全国的比重降至2.7%。当然,随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湖北纺织等传统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汽车、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正在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1-11月,三大产业销售收入均突破千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2.5%,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8%。电子信息和医药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37亿元和164.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30%。这就要求湖北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扶持传统产业,更要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今后,应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潜在优势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打造,注重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扶优扶强,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石化是湖北优势明显、支撑作用最为突出的主导产业,必须一如既往地发展壮大、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而且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据统计,汽车产业能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增加1元产值,可带动上游产业增值0.63元,下游产业增值2.65元;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增加10到15个就业岗位。研究还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要抢抓神龙二期和东风本田扩能改造等机遇,迅速提高整车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产业在全国的地位;积极支持东风自主品牌轿车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新车型和新产品,打造优势产品和品牌;发挥与汽车巨头合资合作的体制、机制、技术等优势,不断推进湖北汽车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经营能力。加快汽车产业链的延伸,重点向研发设计和汽车服务两端延伸。加强省内汽车零配件业的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湖北汽车服务的市场化、集成化水平。钢铁产业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已经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关键是要做大规模。抓紧武钢新二炼钢、一炼钢扩建、8号高炉、三热轧和新冶钢500万吨特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重点企业生产规模;继续加大产品结构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江北钢材深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板、硅钢片等“双高”产品,加快干熄焦、高效连铸及高精度轧制等先进生产工艺及新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行业竞争力,促进湖北钢铁的新一轮快速发展。石化产业属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投资大、产业链长,乙烯对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6。要继续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农用化工,支持宜化、兴发、楚源等重点企业进一步搞好产品开发,促进传统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和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转变。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在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搞好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上。利用武汉乙烯工程原料及其他化工原料,发展其他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加快盐化工、磷化工基地建设,依托武汉葛化、沙隆达、宜化等重点企业,发挥自产卤水的优势,搞好现有烧碱生产与改造,提高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利用宜昌水电优势,建设大的烧碱、聚氯乙烯和电石项目,力争形成烧碱纯碱生产能力双过百万吨、氯产品极其丰富的全国盐化工生产基地。加快磷资源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与生产,依托重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逐步建设形成几个磷肥和磷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2、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对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和渗透性,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必须突破性地加以发展。应着重解决湖北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不长、科技成果转化不理想等问题,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抓住一批重点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快推进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在继续巩固发展通信和激光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把通信产品优势向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扩展。二是搞好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围绕大项目发展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放大重点骨干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围绕富士康大力发展显示器关键材料、薄膜透明导电膜玻璃、等离子体显示器、用基板玻璃、光学引擎的开发等配套企业,形成电子消费品为主的产业群;围绕中芯国际加强上下游配套,形成湖北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围绕EDS促进软件产业以及业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形成软件产业群。三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搞好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扶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类社会人员投资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四是抓住武汉被列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新型医药制剂、现代中药等优势产品,支持重点医药企业、产品做大,建成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3、扶持发展潜在优势产业。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具备发展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这些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必须重点加以扶持。食品产业作为湖北重点打造的“千亿工程”产业之一,已经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国家将扩大消费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取向,将给包括食品在内的电子产品、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消费型工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湖北应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制造和乳制品业。发挥大米、油脂、棉花等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精致大米、精制油、专用油、大豆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的品质和加工能力;坚持振兴酒业,支持稻花香、枝江、劲酒、白云边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其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武汉、黄冈、咸宁为重点,继续鼓励饮料、乳制品龙头企业将基地建在湖北,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推动湖北由“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转变。同时,推进苎麻、茶叶以及富硒、肚倍、野菜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家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展,湖北重型机床、电站锅炉、汽轮机等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良好产业基础。随着武重、华中数控、武锅、长动等企业的搬迁改造、合资合作和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开工建设,湖北除汽车以外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较大。应抓紧制定和落实装备制造业规划中的政策和重大项目,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加快重点企业的战略重组,鼓励参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特种船舶、数控机床、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石油及环保机械等产业。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和宜昌船舶柴油机、武汉重型铸锻为依托,加快发展特种船舶、船舶辅机及配套部件,建成全国特种船舶设计制造、船舶配套和船舶出口产品制造基地;以武重、华中数控和黄石锻压为龙头,形成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链和专业化配套产业群;以武锅、长动为基础,建成以热电联供为特色的动力和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武汉、潜江、荆州为重点,支持凯迪电力、江汉环保等优势企业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环保装备基地。

  

  第二,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由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能源资源消耗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制度创新带动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求更加高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弱化的情况下,只有将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的。目前,湖北工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发展对能源资源和要素投入依赖性大。2002-2006年,湖北工业能源消费增长71.3%,年均递增14.4%。其中,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合计9810.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7.7%。重工业能耗占整个工业能耗的 80% 以上。电力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等5大行业合计消费原煤5946万吨,占工业原煤消耗量的85.8%。2006年,湖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分别为3.33吨标煤和1187.5千瓦时,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列全国第9位,电力消费量居全国第12位。2006年,全省工业能源生产量为4383.4万吨标煤,消费总量为9810.9万吨标煤,缺口约为5427.4万吨标煤。另外,湖北98%的电煤、90%的原油和天然气、70%的铁矿石需从外省调入或进口,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湖北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较快,进一步拉动了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工业用电为例,前几年湖北工业用电增幅均保持在8%左右,自去年1-2月升至16.2%以来,一直保持在14.5%以上的较快增长,11月份达到17.8%的高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湖北工业技术装备较为落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技改投入不足,企业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研发费用长期投入不足。2003-2006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074.6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仅为19.5%。其中2006年完成625.43亿元,增长17.6%,比全省投资平均增速低10.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2年的18.9%下降到2006年的17.5%;2006年,全省大中型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仅310家,比2000年减少174家;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为67882人,比2000年减少1796人;工业类申报登记省部级以上成果170项,自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主要关键性技术依赖进口,如光纤制造装备基本依赖进口,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装备制造80%以上依赖进口。装备工业工艺技术落后,整体装备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15-20年。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不高,全省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教资源还没有变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中心环节、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实现工业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在自主创新上,要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平台、培养人才等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是加大和优化技改投入。抓好一批重大技改工程,确保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编制《全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引导社会投资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项目,以技术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二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认真落实和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建设一批面向区域、注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大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今年力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90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超过24家。三是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联合创新为重点,鼓励院所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继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精心组织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加强对合作项目的跟踪管理,加快项目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企业与各类院校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支持企业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优势,采取灵活用人机制,使企业急需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五是加强制度创新。湖北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关键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联合重组,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人才,使其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在节能减排上,要处理好工业发展和节能降耗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节能降耗,通过推进节能降耗促进加快发展,重点在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一是构建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产业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每增加2个百分点,可拉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个百分点。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加快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先进技术装备促进节能减排;坚决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控制“双高”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四个专项治理”,通过淘汰小火电、小水泥、小造纸等落后生产能力降低能耗。二是加强节能管理。加快实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推动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能耗跟踪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能源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引导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实现依靠管理节能增效。三是强化节能改造。围绕能源消费和转换集中的钢铁、建材、化工、电力、有色等行业,以节能改造为突破口,支持重大节能项目建设、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实现节能设备改造和节能流程再造,对每个行业实施攻坚突破。如水泥工业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鼓励以等量淘汰市场能力的方式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力争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比重提高到80%左右。四是大力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全面实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规划,指导和帮助试点城市、园区和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废物综合利用。

  第三,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由过去主要依靠大企业带动向依靠大中小企业合力发展带动转变

  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首要的任务是壮大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的壮大,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壮大企业。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必须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湖北来看,市场主体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结构欠佳,竞争力不强。在数量上,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9059家,比上年新增1416家,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2006年户数列全国第12位、中部第3位,分别仅为浙江、江苏、广东的16.5%、20.8%、20.1%,比河南、湖南少4349家、1453家;在结构上,湖北虽在大企业上占有一定优势,有10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但大企业主要靠武钢、东风等老牌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发展仍较滞后。2003年,郑州中小企业工业产值过亿的仅130户,比武汉少15户;2006年达到528户,比武汉多出289户。大企业、大集团是经济龙头,代表着发展的实力;中小企业是最富活跃的经济实体,代表着发展活力和潜力。目前,全省50%以上的经济总量、2/3以上的专利、3/4以上的新产品和就业人数均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既要扶持一批“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更要培育一大批“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

  

  今后,在引导重点企业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加大企业资产重组和改组改造力度,引导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积极打造一批“产业旗舰”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培育规模以上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坚持以“成长工程”为主抓手,综合运用政策、法规、信息来引导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新观念,放手发展,逐步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到营造发展环境、推动全民创业上来。一是大力培育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重点培育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检验检测、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多种形式创业,重点支持一批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创业辅导服务。力争每年新增各类小企业1万家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二是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评价机制,促进担保机构规范运作,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三是加强有关法规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发挥非公经济投诉中心的作用,认真受理和严肃查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担的各类案件;争取人大部门支持并开展执法检查,对性质严重的案件公开进行曝光,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真正为企业撑起一把发展的“保护伞”。

  第四,更加注重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发展,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大城市、大产业带动向依靠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带动转变

  湖北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无论城市还是企业都是“大的偏大、小的偏小”,两极分化严重,发展很不均衡,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业的实力。武汉“一特独大”,工业总量占全省的1/3强,是两个副中心城市的1.8倍,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工业发展滞后。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湖北榜上无名,河南却占据4席;在中部百强县(市)中,河南占40个,湖北只有9个。2006年,河南县域经济最强的巩义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8.95亿元,是湖北仙桃市的2.7倍,甚至比十堰、孝感、荆州、荆门等一些工业实力较强的地级市还高。河南县域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60.6%,而湖北只有35%。因此,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应在增强武汉城市圈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同时,着力优化经济布局,注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今后,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方针和“扩权强县”的政策,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带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县域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专业化”,抓紧研究确定各类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全面整合和提升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在督促用好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批政策性园区贷款的同时,积极争取新增园区贷款项目,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把县域工业园区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优良平台;二是构建产业配套网络。强化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项目,发挥其产业龙头的整合、示范和带动作用,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瞄准主导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开发生产配套产品,形成一批集中度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配套网络体系;三是下大力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抓紧贯彻《关于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发挥产业集群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跟踪管理,并按扶优扶强的原则实行动态调整,培植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争创全国名优产品生产基地。力争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00个,其中过100亿元的10个。

  第五,更加注重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由过去主要依靠制造业带动向依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

  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通过服务业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制造业是产业的主体;而在工业化中后期,产业主体逐步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湖北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向中后期推进的阶段,如果不能做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工业化水平就难以提高。如湖北2006年完成货运量52600万吨,是2002年的4.5倍。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化工业发展势头较猛,货运业务、外贸出口总量还将逐年增加,物流业如不能同步发展,不仅会中断工业生产流通环节,还会导致发展成本增加,从而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湖北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较好、条件优越,但发展却很滞后。以物流业为例,湖北“九省通衢”,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京广、京九、焦柳、沪汉蓉铁路为大动脉,“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以及长江、汉江水运为主骨架,武汉天河、宜昌三峡、襄樊、恩施机场为节点的高效率、大运量和连接城乡、沟通省内外的综合运输网络,成为华中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但湖北物流业总体上仍以传统运输、仓储等方式为主,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提供低层次的物流服务,普遍存在“小、散、弱”现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成本费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今后,应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以物流为重点和信息、技术、金融、商务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标志,也是降低成本的必然要求。据统计,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我国2006年占到18.3%,湖北省则在2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投资环境。湖北应把物流业作为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来抓,发挥自身条件和优势,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构筑与区域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网络体系。一是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湖北具有非常优越的内河航运优势,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在长江。有关研究表明,在整个物流业的运输成本里,内河航运的成本最低。境内航运企业长航集团成为世界内河第一航运企业;应着力推进物流设施建设,搞好省内临港型物流吞吐能力的整合,重点培育集装箱、钢材、煤炭、水泥、机电产品等大宗物流的仓储物流基地和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保障工业原料、产品及生产要素的通畅运输。二是加快发展专业物流。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湖北,推动传统运输、仓储、流通企业向新型、高效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三是大力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未来几年武汉将成为全国四大铁路网、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铁车维修中心,全国铁路枢纽的地位正在形成。要研究武汉地区的物流发展问题,完善立体运输体系的联络环节,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仓库投资规划,抓紧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把武汉打造成中国中部的物流基地。同时,武汉一直是全国商业、金融重镇和全国重要的通讯枢纽,国家通讯网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中5条国家一级干线贯穿武汉,一批银行、证券、保险等区域性金融机构设在武汉。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金融、证券和保险业规模,扩大金融改革开放,建成高效开放、优质服务、运作协调的地方金融体系,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职业中介、经纪代理、广告策划等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开展工业设计的管理咨询、检测认证等服务,为企业开展商务活动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