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浪潮计算机: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壮大

http://www.gkong.com 2010-01-26 15:43 来源:高新产业技术导报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更是每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努力的方向。在最近举行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浪潮成为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的7家企业之一,其创新体系的建设经验无疑将为众多企业带来有益启示。

浪潮服务器专利墙

  从2004年到2009年,浪潮服务器7次打破世界纪录;从1996年到2008年,浪潮服务器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浪潮不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其研发的“天梭TS30000高端商用服务器系统”还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计算机领域惟一一家同时获得技术产品奖与企业奖的企业。

  这些成绩,虽然只是浪潮自主创新成果的冰山一角,却依然能够折射出浪潮所拥有的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

  “创新不是简单的一项或几项技术的突破,应当把它作为一个生态体系来建设。”对此,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强调,在创新体系的建设上,企业应该构建一个系统化、持续化、充满生命力的创新平台,为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提供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下,浪潮以核心技术为焦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创新文化为驱动,建立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实现了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打破常规  不做“提线木偶”

  众所周知,计算机产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根据摩尔定律,计算机产业每隔18个月技术性能提高1倍,价格下降50%。因此,计算机产业的竞争不单单是产业规模的竞争,更是技术的竞争。

  然而,与消费电子、汽车等产业不同,计算机产业的生态链条完全由美国控制,IBM、英特尔、思科、德州仪器、微软、甲骨文……几乎每一家在IT领域鼎鼎大名的公司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公司。可以说,美国制定全球计算机产业的游戏规则,而众多的产业链下游厂商则不得不充当“提线木偶”的角色,在美国所制定的规则体系下生存。

  “面对垄断,自主创新必须要打破常规!”王恩东果断的话语,透露出浪潮改变现状的决心。他认为,无论是在技术路线上,还是在某些关键技术点上,甚至是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上,都需要有创新思维。基于这种打破常规力求创新的思路,浪潮一步步推动着国产服务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1993年,浪潮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基于开放架构的服务器产品SMP2000,从此揭开了中国服务器产业发展的序幕;2003年,浪潮发布自主创新的天梭高端商用服务器,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并先后多次打破SPECJApp、SPECpower、TPC-H、TPC-E等国际权威测试的世界纪录;2010年,浪潮将实现在高端服务器市场的关键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8路服务器和可靠性达到99.999%的32路容错服务器将陆续问世,进一步填补我国在高端服务器领域的空白。

  以核心技术为焦点设立专利“收费站”

  创新系统化、持续化并最终实现价值化,是浪潮创新体系的精髓所在。为此,浪潮建立了“2平台1中心”的三级研发体系,包括基础技术研发平台、产品开发平台和工程工艺创新中心,具备了梯次创新的能力,能够覆盖应用、产品和工艺等多个研发方向。其中,基础技术研发平台着眼于3-5年内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从事能带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是重中之重。为增强这一平台的研发力量,浪潮集团将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和浪潮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整合为一个整体,共同为浪潮服务器、存储等主要硬件产品提供基础研发支持。

  “我们要做到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王恩东对浪潮研发平台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

  借助三级研发体系的强大创新能力,浪潮在大型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效能服务器芯片组研制、系统总线协议设计、大型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研制四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32路紧耦合容错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效能服务器芯片组等技术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操作系统软件研制方面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浪潮也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核心技术为关注焦点,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三步走”知识产权战略。2006年以来,浪潮连续4年专利申请增长率超过40%,2009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483项,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4%。专利数量的稳步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浪潮的标准制定进程。目前,浪潮正在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有9项,而此前已经有8项浪潮牵头或参与的国家标准获准颁布实施。

  对此,王恩东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专利和标准的掌握就相当于在技术这条“高速公路”上建立了自己的“收费站”,浪潮将围绕专利群做有价值的创新。

  树立“创新英雄”  创造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才,人才体系建设对于视技术为生命力的IT企业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现状,浪潮贯彻“以情感为纽带,以激励为保障”的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王恩东表示:“对于技术人才,浪潮提供的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而不是一个岗位,我们给予他们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这个舞台的导演。”

  在用人观念上,浪潮打破了旧有的惯性思维,实现了从“招人”到“找人”的思维转变,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据介绍,目前浪潮研发团队有1500多人,拥有IBM、微软、Oracle、Cisco、 PMP、Mentor等各种专业资质认证专家近200人。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浪潮拥有博士以上高级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11人、外籍高层次人才30多人。可以说,浪潮已经拥有了一支中外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此外,浪潮一直致力于营造“鼓励全员创新、倡导业绩导向”的“创新英雄”文化,使得创新不再局限于技术人员之中,而是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成员,成为企业的一种“基因”。浪潮集团专门有一面专利墙,谁获得发明专利,就把谁的名字和专利刻在上面。而在浪潮的服务器生产线上,也有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工艺流程,如“赵永东静电消除器”。这些做法让浪潮的“创新英雄”们充满个人荣誉感和自豪感,最终推动形成了浪潮的全员创新文化。

  长期以来,浪潮通过持续有价值的创新,培养了一批核心科技人才,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带动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向上游过渡。更重要的是,浪潮自主创新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成本,在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同时,大幅提高了信息安全水平。

  对此,王恩东总结道,提升国内IT企业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内企业必须以突破核心技术为着力点,从技术、人才、保障等方面建立具有活性、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才能跻身产业核心圈,并推动整个产业升级。他表示,在构筑国家信息安全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下,“浪潮将继续坚持‘向上游走’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