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中国物联网的春天还有多远

http://www.gkong.com 2010-02-02 09:44 来源:CIO时代网

  编者语: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存在,但我们还是要乐观地看到,我国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节能减排、交通监管等领域。

   回首2009,IT界炒得热火朝天的莫过于虚拟化、SOA、云计算等几个关键词,物联网也不甘寂寞的位列其中,甚至被封喻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世界各国也不约而同的出台了一些行动方案,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的轮番讲话,也使得物联网骤然升温;如果是有心人就会发现在互联网上关于"物联网"的搜索结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种种迹象表明,物联网(传感网)迎来了春天。

  在这次浪潮中,中国物联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物联网技术浪潮中我们与国际同步,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并做到部分领先;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在物联网的发展中中国还存在着诸多阻碍因素,那么,中国物联网究竟该怎样才能突破种种障碍,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国能否把握好物联网的这个春天?

  国内外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概念在1999年就被提出来,期间虽然也有过几次炒作,但无奈都没能引起多大反响。物联网和传感网概念在2009年重新唱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等一些遭受危机严重的国家需要新的概念刺激经济。奥巴马政府的"智慧地球"计划明确以物联网为基础。目前,全球主流国家先后都提出了物联网发展战略,全球掀起新一轮物联网浪潮。

  1、欧盟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题为"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的物联网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行动方案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物联网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物联网的管理规则;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decentralised management)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能。
(2)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包括:持续监测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修订相关立法,加强相关方对话等;执委会将针对个人可以随时断开联网环境(the silence of the chips)开展技术、法律层面的辩论。(3)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Trust)、接受度(Acceptance)、安全性(Security),包括:
(4)推广标准化,执委会将评估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持续监测欧洲标准组织(ETSI、CEN、CENELEC)、国际标准组织 (ISO、ITU)以及其它标准组织(IETF、EPC global等)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进度,确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是在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以一种开放、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
(5)加强相关研发,包 括:通过欧盟第7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FP7)支持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如微机电、非硅基组件、能量收集技术(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ies)、无所不在的定位(ubiquitous positioning)、无线通信智能系统网(network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smart systems)、语义学(Semantics)、基于设计层面的隐私和安全保护(privac- and security- by design)、软件仿真人工推理(software emulating human reasoning )以及其它创新应用,通过公私伙伴模式(PPP)支持包括未来互联网(Future Internet)等在内项目建设,并将其作为刺激欧洲经济复苏措施的一部分。
(6)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环境,通过欧盟竞争力和创新框架计划(CIP)利用 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的先导项目推动物联网部署,这些先导项目主要包括e-health、e-accessibility、应对气候变迁、消除社会数字 鸿沟等。
(7)增强机构间协调,为加深各相关方对物联网机遇、挑战的理解,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欧盟执委会定期向等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经济与社会 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数据保护法案29工作组等相关机构通报物联网发展状况。
(8)加强国际对话,加强欧盟与国际伙伴在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对话,推动相 关的联合行动、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9)推广物联网标签、传感器在废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应用。
(10)加强对物联网发展的监测和统计,包括对发展物联网所需 的无线频谱的管理、对电磁影响等管理。

  2、美国

  2009年1月7日,IBM与美国智库机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共同向奥巴马政府提交了"The Digital Road to Recover: A Stimulus Plan to Create Jobs,Boost Productivity and Revitalize America",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只要新增300亿美元的ICT投资(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宽带网络三个领域),便可以为民众创造出94.9万个就业机会;1月28日,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首次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能型基础设施。上述提议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积极回应,奥巴马把"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定位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在 随后出台的总额7870亿美元《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中对上述战略建议具体加以落实。《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希望从能源、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着手,透过政府投资、减税等措施来改善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并且同时带动美国长期发展,其中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韩国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并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4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

  4、日本

  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为了让数字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角落,首先将政策目标聚焦在三大公共事业: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提出到2015年,透过数位技术达到"新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流程简化、效率化、标准化、透明化,同时推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的发展。

  5、中国

  对中国而言,2009年也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一年从温家宝总理、李毅中部长到中移动总裁王建宙等,都在多个场合呼吁加快发展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来自高层的推动显然加速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步伐。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温家宝指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至此物联网正式进入大众眼球。随后总理又在多个场合提及要将物联网纳入中国未来发展规划中。正如一家物联网企业负责人所说:国家政策的倾斜一定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在总理的关注下,中国物联网技术正向国际一流水准靠齐。

  8月下旬:召开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中国有关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以明确其新的发展方向,并形成支持这些技术的新政策,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李毅中表示,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增长点,应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启动"传感网络"的研发应用。

  11月3日, 国务院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11月12日中国移动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将在无锡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重点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

  12月11日,工信部开始统筹部署宽带普及、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可以说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目前中国物联网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在19日举行的"无线技术世界暨物联网国际高峰会议"上,多位专家认为,目前还存在着很多因素制约着中国物联网发展,包括体制、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安全和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包括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难,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缺乏规模效应导致成本过高等几个。

  标准体系健全难

  目前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可大体分为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和编码标准三个部分。"由于在基础标准方面功底薄弱,所以我国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物联网标准体系。"陈宝国说。

  其中,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研发力量比较分散、体系架构尚未建立。这些问题是造成标准体系完整难的主要原因。

  以物联网信息感知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为例,此前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目前在无线传感器技术领域,我国就尚无话语权。"我国的传感器芯片,从技术标准到制造工艺,都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王雪说。

  不过陈宝国亦强调,基础的薄弱并不妨碍我国物联网产业应用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一些标准。"陈宝国说。

  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物联网的应用有三个层次,一个是传感网络,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物"的识别;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或者下一代互联网,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包括手机等终端。

  国信证券研究员王俊峰指出,从目前国内产业发展水平而言,仍存在一定瓶颈,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无法产业化,国内RFID以低频为主,此外,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高端产品为国外厂商垄断。

  缺乏规模效应导致成本过高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场、公路以及国防等公共领域,同时也开始渗透到包括零售业、医疗和畜牧业等商用领域。在国外,2003年沃尔玛就使用了RFID技术,从而大大缩短了付款时间。

  "由于不存在规模优势,导致物流网的构建成本很高。"项立刚表示,"另外,电信运营商的态度也很关键,只有他们解决好网络构建和维护,加上低廉的网络费用,物联网才能相对实际。否则,成本依然是个大问题。"

  抓住关键因素,才能把握好物联网的春天

  我国物联网目前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阻碍因素,对此,有关专家也给出解决的思路,要想真正推动中国物联网发展,就需要着力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性因素。

  一是技术和成本:比如,在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环节,传感器/电子标签过高的成本将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度也决定了应用的价值和发展速度。

  二是物联网产业链的完善:目前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还不明晰,一些重要的环节尚未发展起来,比如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

  三是应用模式:物联网要"感知"的对象种类繁多,性质和状态各异,如何把这些对象纳入一个"泛在"的网络,达到何种应用目的,以及要产生什么样的应用结果,换句话说,如何把概念转化为实践,是今后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最后一个因素是商业模式:物联网目前尚未出现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传递和产生有什么机制?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怎样创造价值以及在市场上体现出该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如何得到物联网使用者的认同?解决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问题后,物联网才能得到实际推广应用。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存在,但我们还是要乐观地看到,我国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节能减排、交通监管等领域。尤其是在2009年物联网受到业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引发了一波产业热潮。2010年预计会有更多的城市开始布局,市场规模将有大幅度增长。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