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十二五”中国经济低碳转型观察

——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高峰讨论会观察

http://www.gkong.com 2010-02-21 11:09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09年是“十一五”各项工作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布局谋篇的开局之年,未来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源结构如何调整?1月31日,在论坛举行的高峰讨论会上,围绕着这些问题,各方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未来能源战略发展方向,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

   能源的未来发展:应实行总量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认为,未来的能源发展,国家应整体规划。“一句话,从全国总量控制,保证合理的供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同意倪院士的观点,但他认为,总量控制,主要是控制化石能源,这是能源机制转型的问题。

  对于我国能源的未来发展,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我国能源的未来发展,我有十二个字的建议:保供给、清洁化、调结构、上调控。”

  保供给有几层意思,包括大力发展能源基地,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加快研究替代石油战略以及实行“走出去”战略,即将资源从国外输送到国内。

  清洁化,这是现在和未来能源发展中的一件重要工作。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是当务之急。再有就是节约能源,要把自主性行为变成机制性行为,让节能形成产业,变成“有利可图”的行为。

  调结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来加快调整能源布局结构。

  上调控,从政策法规上总体判断与规划,投资、淘汰都要规范化,严格执行标准思路,自动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对能源企业的发展形成外在约束机制和内在动力。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我国能源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202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城市化发展进程。到那个时候,经济增长速度会开始放缓,煤炭需求开始减少,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与能源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更多改变。”

  “十二五”需求:在约束与推动中前行

  “总体来看,“十二五”是能源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冯飞说。

  上述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冯飞说,有两个问题非常关键:一是中国亟待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二是从全球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展开,中国也必然受其影响。因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必要。

  冯飞认为,进入“十二五”时期后,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体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要实现四个转变:从过去的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时兼顾;从分散、较少的协调,转变为综合性的整体协调;从解决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转变为切实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从注重投资规模,转到注重运行效率。

  基于这四个转变,能源领域发展也必须满足两方面的新要求。“原本的提法是,能源发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现在,还必须考虑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考虑如何从应用上推动能源利用质量的提高。”冯飞说。而另一个新要求则是对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从整个能源的运行特点来看,未来我国能源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技术创新的推动,劣势则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能源战略调整:应以节能为主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认为,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要靠能源战略调整来实现。

  他认为,第一,要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减少利用化石能源;第二,是健全法律法规;第三,由于新能源发展还无法满足目前需要,所以要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应用;第四,是切切实实抓好节能工作,并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第五,是依靠科技进步。

  林伯强也认为,现阶段低碳转型要通过能源战略调整来实现。他同时认为,能源战略应“以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他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要调整四个方面:结合节能(需求侧管理)来满足能源需求,改变仅从能源供给侧考虑满足需求;二氧化碳排放作为能源增长和能源结构的新约束;能源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改变仅从石油战略储备考虑能源安全,将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发展作为能源安全的一个部分;行业战略必须站在整体能源的高度。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副局长白荣春也表示,将节能放在优先战略位置,应是能源战略调整的关键。“能源供应与需求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需求,原来强调的是保障供应,但是不把需求降下来,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没有出路的,这包括资源、环境等。”这也契合了其他专家关于总量控制的观点。

  中国的低碳转型:一个缓慢的过程

  中国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上述决定的出台,将直接影响我国“十二五”期间的整体能源战略。那么,这一目标要靠什么来实现?

  林伯强说:“‘十二五’与‘十一五’的明显区别,在于经济的低碳转型问题。”他说,中国的碳减排目标是以保证现阶段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这有两层含义:第一,中国还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第二,中国的低碳转型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激进的过程。

  冯飞说,他们曾做过一些分析与测算,认为主要有三种方式实现碳减排,第一种是节能,第二种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三种则是碳汇。

  从结果来看,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里,贡献最大的是“节能”。节能占到了全部贡献的80%。而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尽管现在新能源发展非常快,但是贡献仍较小。到2030年,上述比例预计会有变化,节能的比例会下降到70%左右,而能源结构调整的贡献会提高。再到2050年,节能会占60%左右。从全球来看,贡献最大的也是节能,占到54%。

  “当前,我国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仍是节能。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节能,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实现节能有三种方式,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制度节能。“十一五”期间,技术节能的贡献最大,大概在80%左右,而其主要体现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这一手段仍有潜力可挖,但不会像“十一五”那么容易。因此,“十二五”要实现节能,就要在能源结构上下更大的工夫。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