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为未来负责:电网领跑新能源

http://www.gkong.com 2010-02-21 11:17 来源:国家电网报

   从能源发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到必须考虑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推动能源形式的进步和能源质量的提高变得日益重要。  在1月30日~31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在绿色的思维中漫步,和专家们共同思考。哪怕观点不尽相同,但每一次观点的碰撞与交锋,都是为未来负责。

电网领跑新能源

   2009年12月,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正式并网,清洁、低碳、可再生的风能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电能,走进千家万户。

  当今世界经济和能源正处在变革和转型之中,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是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节能减排、积极发展新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在新能源发展的进程中,电力工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网行业更当仁不让地充当起“领跑者”的角色。

  “地球村”应减负

  2009年年底,气候变化成为整个“地球村”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清华大学教授、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需求量将达到1990年的四倍。

  发展新能源,为地球“减负”,成为每个“村民”必须承担的责任。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做出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把新能源转化成电力,将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受我国国情、能源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供应长期以煤电为主,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清洁能源发展力度,但到2009年,全国煤电装机所占的比重仍高达74%,发电量比重仍高达82%,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占全国排放量的比例均在40%以上。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调整电源结构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初步分析,要实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及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必须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必须达到四分之一以上。

  这要求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外,必须抓住这一轮新的能源革命的主题——风能和太阳能,要保证其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增长率超过20%的高速发展势头。

  新能源的更高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说,新能源迅猛发展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给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分布性等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这种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以风电为例,欧美等国投产的风电场装机规模较小,主要以分散的方式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而我国风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相当集中,预计2010年~2020年,我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开发规模将占全国风电开发总规模的68%~78%。由于这些风电基地所在地区大多负荷较低,风电无法就地消纳,需要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

  目前,我国电网与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全国没有形成坚强的电网,还存在网际交换瓶颈,制约了风电的统一利用。要实现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必须将风电在全国范围消纳,将“三北”地区的风电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

  同时,风电等新能源发展如何与其他常规能源资源开发和电网发展相协调,已成为决定我国新能源能否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为保障新能源接网、输送和收购,以及相关重大技术和政策措施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在风电送出工程方面,经过国家核准的风电场,全部按时接入电网;在风电收购方面,全额收购风电上网电量,配合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调配工作,及时足额结算电费。同时,在风功率预测、输电线路规划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正如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所说,为了促进新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已肩负起了应付的责任,并且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大的挑战。

  建设智能电网的迫切性

  新能源不但为电源领域带来了新一波的技术创新,而且势必掀起电网领域的一次革命。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就与适应可再生能源入网运行直接相关,这就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余贻鑫说,为什么要搞智能电网?原因有许多,而接纳可再生能源入网运行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原动力之一。

  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多元化电源要接入电网,这要求电网必须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经济优质、友好开放的高品质电力服务,灵活接纳包括分布式电源在内的各种发电技术,这就成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

  舒印彪说,推动电网智能化发展是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发布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框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智能电网不同,我国的智能电网与“坚强”这个关键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智能电网路线图中,“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国家电网公司从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试点项目建设、关键设备研制、标准制定等方面着手,积极有序地启动了相关研究和试点工作。在规划编制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研究方面,在实施试点项目方面,在关键设备研发方面,在技术标准制订方面,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已经令世界震撼。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必将证明中国的电网不但能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将以领跑者的姿态带动新能源飞速发展。

  走向低碳繁荣

  预测:智能电网有望纳入“十二五”规划

  电力行业有关人士预计,智能电网规划有望在今年纳入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获得国家较大的财政投入。

  调峰能力不足一直是中国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调峰难度。

  “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科学规划和使用抽水蓄能电站,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发展调峰能力性能好的火电机组等。”舒印彪说。

  多位专家表示,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应是可行之举。被称为“电力粮库”的抽水蓄能电站能在用电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时将水放出发电。

  根据测算,为配合风电、核电大规模发展后电网调峰及安全运行的需要,到2020年,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应建设超过3000万千瓦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占全国总规模的57%。

  专家认为,综合具备水、火、风联合调峰和高安全稳定性等特点的智能电网或许是打破新能源入网瓶颈的突破口。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说,智能电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能源的发电量吸纳、送出、用下,并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可以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坚强电网结构。

  舒印彪认为,借助这个智能电网,将煤电和风电“打捆”输送,就能够将西北地区的风电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实现风电在全国范围内消纳。

  智能电网目前尚处于企业规划和实验层面。专家们呼吁应尽快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电网企业无法完成。

  未来:2050年,新能源主力军

  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到2050年将成为我国主力能源之一,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认为,应该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自主制造为主线,加快和优化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进程,提升陆地风电规模,推广先进成熟核电技术,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要逐步由工程示范向推广阶段转变,并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先进生物燃料、电动车充电系统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核电快堆技术与先进燃料循环系统、核聚变和可燃冰利用的研发。努力使新能源到2030年在我国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替代作用,到2050年成为我国能源体系中主力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当前和未来我国能源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高达70%,远高于29%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能源结构优化难度较大,他预测,到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仍不会低于50%。因此,要从过度依靠煤炭的传统能源体系转向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

  江冰建议,要着力推进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建设,把西部能源资源富集区的鄂尔多斯盆地、山西、蒙东、西南、新疆等五个能源基地定位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进行重点规划开发。据测算,2030年前这五个基地新增一次能源供应量将占全国新增量的85%左右。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