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2010电气十大猜想 通胀即将来临居首位

http://www.gkong.com 2010-02-24 08:30 来源:电气中国

  编者语:2009年的夏天比往年更热了;冬天也比往年来得更冷了。无论寒冬酷暑,电力似乎更进一步地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对于电力工业而言,2009年是难捱的一年。这一年里,金融危机的阴霾从年初笼罩至今,前半年电力需求低迷,电煤矛盾集中爆发,发电企业面临结构转型阵痛,电力企业亏损严重,水电开发遭遇环评风暴……

  每个人都会许下新年愿望和期许,希望2010年会有新的变化。《电气中国》,为大家带来了2010年电气行业的十个猜想——也许,有些真的会发生,也许,有些真的只是也许……

  猜想一:涨声不断,通胀即将来临

  回顾:煤价、电价、水价、物价、房地产……回顾过去的2009年,最为牵动人心的是各种物资每一次的价格上扬。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和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通胀即将来临。

  近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很多机构解读为政策转向紧缩的信号,加之近期统计局公布数据,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更加重了市场对于通胀已经来临的判断,加息之类的传言不绝于耳……

  看点: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今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将是“温和通胀”,CPI全年升幅不会超过2%。但如此一致的预期,却很可能成为最大变数。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已经出现明显的“资产通胀”,实体经济当中,CPI同比由负转正,通胀苗头已经出现。

  不久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记者表示,2010年中国的CPI通胀率其实有很大的浮动空间,只要农产品[14.59 -2.34%]和住宅相关的消费价格涨幅大一些,今年的CPI超过4%,达到5%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过剩风波和关键技术缺失的隐疾下,究竟电力设备在通胀中表现如何呢?

  猜想二:搭乘低碳“快车”,新能源“刹不住”?

  回顾: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 中国已向世界作出减排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大量事实表明,电力设备市场已向清洁能源设备制造转型。2009年4月9日,东方电气[42.40 0.47%]发布了200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受电力需求放缓影响,企业2009年下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大幅下滑,尤其是火电订单大幅萎缩。

  这一情况印证了此前业界的普遍猜测。事实上,上海电气[8.89 -1.44%]、哈电集团、东方电气这三家国内最大的火电设备制造厂商,2009年的新增订单情况都不容乐观,火电设备市场遇冷。

  看点:由于火电投资高峰期已过,2010年火电设备产销量将继续出现萎缩。水电设备与电机产品因下游需求增速趋于平稳(5%左右),销量不会出现明显增加。火电设备需求萎缩,为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能源设备将在2010年内尽显商机。

  风电与核电投资增速有望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较为可观。

  为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我国需大规模发展替代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未来10年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结构占比将大幅上升。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政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新能源相关产业大有可为,将带动相关设备的大发展。

  猜想三:特高压“三枪”还能拍出电力设备多少“惊奇”

  回顾:2009年1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行,正式投运。该工程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5月份举行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特高压的总投资将超过6000亿元。特高压电网项目将为国内输配电企业的崛起提供难得的机遇。

  看点:2010年,特高压设备仍值得期待。输变电设备需求较为乐观,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及远距离输配电方面的大力投资,使得特高压输电建设投入加快。受益于特高压输配电方面具有产品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仍可以保持较快和稳定的增长。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的确立为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商设立了准入门槛,并提供了技术方向引导。在此技术标准的引导下,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远期规划,在未来15年内,围绕大型水电和煤电基地的开发,以及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的特高压线路预计将达到10~15条,总投资将高达4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猜想四:设备“智能心”,智能电网建设提前爆发?

  回顾: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从此进入人们视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和加速了我国机械工业转型的步伐,电气行业也不例外。电气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目标还包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而调整电源结构,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智能电网的诞生为调整电源结构指明了新的方向。

  智能电网对设备要求很高,传统设备无法支撑智能电网。因此,传统电力设备怎样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如何优化升级是目前的重要课题。这将为我们带来无法预计的自主创新空间。

  看点:智能电网建设是未来电网建设的方向。新技术总会带来新的产品需求。在我国,早有设备厂商瞄上了这一未来新兴市场。智能电网的建设带动国内电力设备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

  电力行业主要分为电网端与电源端两部分,2010年电网端的发展重点基于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而电源端的侧重点则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来看,高等级的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容器、互感器、自控设备,风电整机及相关基础件,核岛、常规岛及配套辅助设备需求量将明显增加。

  猜想五:核电跃进,技术装备开始自力更生?

  回顾: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供应形势日趋严峻。在沉寂了20年后,2009年,世界核电产业进入复苏期。据悉,未来10年,美国拟增加6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法国计划更新目前运行的58台核电机组;印度规划核电装机容量提高近1800万千瓦;而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保守估计,仅国内需求,就将带来4000亿元的建设总投资、2000亿元的设备投资、数百亿元的核电用输变电设备投资。国内众多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开始纷纷进军核电设备领域。

  看点:输配电企业进军核电,带来两个疑问。一是核电市场是否会挤占输配电市场的供货空间?二是输配电设备质量能否进一步提高?

  核电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国产化和建立自己的核电技术标准。对于这些进军核电的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它们不但要提供产品,还要以核电产品的安全、可靠、先进为基础来进一步带动常规输变电产品的研发和市场体系,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最终提升常规输变电设备质量。

  设备制造厂商产能饱和是当前影响电网建设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短期内,核电产品的订单很有可能会导致本已饱和的制造任务更加繁重。虽然制造厂家会根据工期情况,尽力合理安排,但一旦有突发事件,仍可能措手不及。从长远看,部分厂家会因此进一步扩充产能,这对未来缓解输变电设备制造的紧张情况会有好处。

  猜想六:经济复苏,出口或成黑马?

  回顾: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翻开我国电力设备2009年出口年度数据,可以看到的是在金融危机压力下我国电力设备出口糟糕的成绩。然而进入2010年,在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力[1.91 -1.04%]设备制造似乎看到了出口回暖的迹象。

  看点:近期“中国内地从日韩进口”、FDI、贸易预收款等三大出口先行指标出现大幅反转。这三大先行指标一直是进出口贸易的晴雨表。2008年下半年这三指标大幅下滑,随后进出口贸易出现连续数月的两位数负增长。三大先行指标反转将是未来中国内地出口出现大幅增长的重要征兆。中银国际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日前表示,2010年出口可能恢复95%,对经济增长速度会是正的贡献。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也表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在目前绝大多数国内主流预测均不看好出口的情况下,出口或将强势崛起,成为2010年经济增长的“黑马”。

  猜想七:国产化率70%取消,风电设备乱世将起?

  回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1月12日对外确认,中国已取消有关“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规定”。这意味着,在经过5年的“培育期”后,中国风电设备商产业将步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page_break]

  看点:这项执行了5年的政策成为历史之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国内的整机装配厂家,因为其享受的补贴将被取消,但对于单纯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不会有很大影响。

  短期内势必会对国内风电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缺乏技术创新、产品相对落后的企业来讲,特许权的取消意味着它们将直接面对外资风电巨头的冲击,而中国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长远看,特许权的取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将使得落后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缓解我国的风电设备企业严重盲目跟风的现状,客观上对国内风电设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一大促进。同时,限制的取消也将加快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未来,无论竞争来自海外还是国内,新一轮的技术、价格竞争将在所难免。我们认为,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价格下降,在符合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当然成本越低越好,这也是中国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

  2010,风电设备市场,风云将起。

  猜想八:减排形势严峻,能源税开征?

  回顾: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的一个关于能源税的研究报告即将于近日出炉。

  这份名为《中国能源税体系设计和实施方案研究》的报告,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完成。

  方案最终对能源税的定义是一种消费税,即向能源消费者征收的与能源使用有关的税。因为能源消费者过于分散,因此能源税将采用由能源生产企业代缴的方式。征税对象为能源生产企业,如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行业。进口能源则在海关代征。

  研究表明,征收能源税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2010年,假设税率为50元/吨标煤,则能源需求下降6.3%,约节能1.26亿吨标煤。到2030年税率为120元/吨标煤时,能源需求将下降16.2%,约节能4亿吨标煤。

  看点:随着中国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减排压力,能源税的开征看来为时不远。据目前了解,初步设计每吨标准煤征收70~100元能源税,大概3~4年后执行。能源税方案出台后,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高耗能行业。该税能否顺利开征?火电、钢材能否逆势转型?多少技术落后企业将面临淘汰?能源税牵一发动全身。

  猜想九:易降难升,2010价格决定市场?

  回顾:这场经济寒冬给了企业一个修炼内功的机会,各家纷纷在忧患意识下开始优化内部结构和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可以说,2009年是员工们过得比较辛苦的一年,也是供货商们利润赚的比较少的一年。

  看点:2010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经济应该会继续的缓步复苏,但是,有些事,一旦过去了就不再会回来——尝到降成本甜头的企业,哪里会傻到再次回到从前?因此,2010年注定是成本继续降低,利润继续摊薄的一年,谁能在价格上取胜,谁就是市场的主人。

  经济学的普遍真理告诉我们:当我们分不清东西的好坏时,就买最便宜的。

  猜想十:并购后遗症,国网收购战风云再起

  回顾:2009年岁末热议的一个新闻就是国网收购许继、平高。这意味着整个输变电行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市场,都会发生连锁的反应。智利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就可能在日本引发一场龙卷风。而这一次,这波动的起源,就已是一场风暴。

  作为输变电领域的领军企业,许继、平高一直积极为国内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此次北电解体,在收购的买家中,就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当然,由于各种商业因素,还有更多的非商业因素,中国通信企业海外收购往往困难重重。但相信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华为、中兴们在海外的收购战,会有插旗夺阵的一天。

  看点:这条新闻一经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业内外强烈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而更多的则是担忧。这中间不乏专家学者,更不乏企业人士,他们大都质疑,国网这个具有天然垄断性质的电网公司,一旦将自己的指挥棒指向输变电制造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结合国网提出的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大背景,似乎不难理解其进军输变电制造业之举了。利弊暂且不表,此处看点在于,今年究竟还有哪一家输变电企业能成为国网并购的“幸运儿”? 2010,值得期待。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