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我国开发区产业空间拓展探析

http://www.gkong.com 2010-04-05 23:0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对我国建设较早的大部分开发区而言,由于建设初期的规划定位不科学而导致了大量产业空间闲置、浪费,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要素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内有限的产业空间越发趋紧。面对新形势,赛迪顾问认为,开发区唯有摈弃以产业空间资源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实施产业空间拓展战略,才能开辟一条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谓产业空间拓展,就是通过内部挖潜或外部拓宽的方式,从土地集约化利用着手,构建新型产业空间、提升综合投资环境、布局高端产业价值链,实现区域空间再造和城市功能要素完善,进而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

  开发区产业空间拓展的必要性l

  第一,开发区政策优势正在弱化,需培养功能优势。第二,开发区“孤岛”效应不断显现,需转变功能模式。今后,开发区关注的重点应更多侧重于内涵式增长模式,要在产业功能开发、城市化功能开发上同时做文章。第三,开发区与母城互动逐步加强,需强化城市职能。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开发区开始承担更多母城功能的转移,这就使得开发区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工业园区,而应逐渐发育成初具规模的新城区(新城镇)。第四,国家地根紧缩政策力度加大,需实现土地集约开发。在园区产业空间拓展上,应积极探索从以依靠规模型外延式扩张为主转向以集约型内涵式开发为主的新方法、新思路。第五,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加快,需通过空间优化带动产业价值提升。在土地资源日益趋紧的现状下,开发区正通过推行“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举措,实现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为辅的方向转型,实现产业空间激活存量、提升增量的目标。

  开发区产业空间拓展影响因素l

  基于对产业空间拓展的研究积累,赛迪顾问得出下列公式:开发区产业空间拓展的动力=引力—阻力。其中,引力包含四个要素:土地需求、城市功能、协调发展和空间结构;阻力包含三个要素:协调费用、开发费用和调整周期。

  l 开发区产业空间拓展策略

  首先,整合资源,实现产业空间优化配置。为解决产业发展空间相对不足问题,开发区可通过全面整合存量资源,对闲置土地、厂房、楼宇、设施进行挖掘,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投资强度。其次,借天生地,实现由平面发展向立体发展转变。今后,开发区要“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要效益”,转变发展方式,由平面式的扩大规模逐步走向立体式的增容扩建。开发区可通过大力发展高层工业用房,实现产业空间拓展的目标。再次,横向联合,实现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分立。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将总部设立在发展成熟、商务环境优越的园区,同时选择适宜产业发展的中小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的园区新建生产制造基地。企业总部和制造基地分立,可以使企业获得不同区域的资源比较优势,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最后,区域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从全局角度统筹协调安排,按照错位发展原则,科学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建立统一的产业布局协调机制,把协调区域内各园区发展、构建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链条放在突出地位。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