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医疗电子展观摩启示:视觉冲击与创新思路

http://www.gkong.com 2010-04-27 11:18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赵娟

  上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可谓声势浩大,展出包括医用影像、体外诊断、电子、光学、急救、康复护理以及医疗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上万种产品;相比之下,同期举行的中国国际医疗电子技术大会(CMET)则更侧重于电子行业的角度,讨论医疗电子设备的现状与发展。展会给予的视觉冲击及研讨会启发的创新思路引发了笔者如下的思考。

  蜂拥而入,可靠性忧虑

  进入展会,逛了一圈,吓了一跳。

  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冲击太震撼了,相比去年的展会,许多二线医疗设备厂商都变魔术似的整出了很多大型影像设备,不仅是B超,数字X线(DR),CT,MRI都被一一陈列在多家厂商的展台上,一副应有尽有的样子。

  按理应是对中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赞叹一番,然而我内心却仍是一阵阵担忧,传统上我们一直认为医疗设备行业相对技术门槛较高,开发难度大,但如此“飞速”的开发速度确是有点吓人。

  事实上,甚至连医疗设备公司的研发工程师都对此表示担忧的。据透露,最初一些本土一线医疗设备厂商就是靠着对国际厂商产品进行拆解,才做出自己的产品;而当看到一线厂商获得巨额的利润后,许多原本没有技术积累的小型医疗电子设备公司——甚至是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也开始拆解一线厂商的产品,继续进行cost down工作——典型的山寨化流程。

  实际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在研讨会上,《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发现大会听众中就隐藏着一些消费类厂商和低端便携医疗电子产品的厂商来学习观摩,意图进入利润更高的产品系列。

  这使得消费者会对产品的可靠性担忧。拿展会上众多展出DR的公司来说,很多公司其实并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实力,例如高频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限束器、平板等都是买的,做点“组装”工作就出产品了。

  还有,据不可靠但可能性很高的消息,如此多厂商展出大型影像产品是由“国情”造成的——政府采购行为需要国产高端数字化医疗设备,这也导致一些国际厂商寻求内地合作方,于是某些内地厂商展台上也展出了不属于自己的产品。

  便携也需高技术含量

  相应的在研讨会上,演讲嘉宾们谈论的主题更多还是着重便携设备,但便携并不意味着低端,反而在技术含量上有进一步的要求。

  拿看似简单的助听器来说,要解决的问题就包括,噪声处理+啸叫+情景识别+数据存储+无线技术等。“在助听器市场上,山寨版的便宜方案价格低于100元,但市场上高端的助听器价格为3万元左右。”西门子听力仪器公司产品经理瞿唐洲表示。

  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血氧仪也是一样,除了监护仪里面带有的血氧模块,还有向于家用、个人用比较小的指甲式血氧仪,这对传感器、电路设计都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ADI公司亚太区医疗业务资深业务经理周文胜介绍了公司的脉搏血氧仪方案。

  此外,大型设备的小型化(比如笔记本彩超“功耗、散热、体积”的障碍)也是挑战重重却也获利高昂,与会的迈瑞公司就介绍了一款便携彩色超声诊断仪M7,方便能满足临床、急诊、急救、野外救护等各种情形下的超声医疗诊断。

  新思路:消费电子整合“健康概念”

  “医疗器械厂商可以拓宽思路,例如,消费电子产品加上健康产品的功能。”飞思卡尔公司市场经理何英伟表示,“我们相关的多媒体处理器,包括家用传感器,都可以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让大家针对消费电子和家用健康产品开发相关的方案。”

  他举例到,国外有很多公司都在做类似的方案,比如“健康MP3”,其实就是一个MP3,把计步器等功能整合到MP3里,30美金的成本可以卖到59美金。

  此外,他还举例在手机上,苹果发布了针对医疗行业做一些相关方案,其软件站上面有4000多种软件是针对医疗监控的。“我们跟国内厂商合作,针对远程监控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对于手机方案来说,健康功能是很好的产品,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多的市场机会。”他补充道。

  以貌取人:医疗电子设备还需关注“工业设计”

  在展会中,很多国际或本土知名厂商的产品的工业设计都做的非常漂亮,大型成像设备更是做的相当梦幻,相比之下,内陆的一些小公司展出的产品确是想要让人看“顺眼”都难(没拍展品照片,但看过的人绝对都有同感),在看惯了设计精美流畅的产品后,这些产品让人怀疑是不是只有在拍上世纪80年代的旧电影时才能用得上。

  好在厂商在工业设计方面意识早已开始醒悟,在医疗电子的专业论坛中,专著产品开发前期的研究与策略咨询、工业/结构/UI设计等的洛可可公司也瞄准了医疗设备产业的大蛋糕,意图通过良好的工业设计提升医疗电子品牌国际竞争力。“好的设计可以将产品价值提升1000倍。”该公司总经理李毅超表示。该公司曾成功为北京超思打造了多款经典医疗电子产品。

  写在最后:虽然有时候电子工程师总是认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却降低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众多更精密的创新设计,以及云计算和更好的联网环境等,可以肯定的是,等我们变老了,看病的方式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子了,这就算电子工程师为自己做的贡献吧。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