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海上风电是个早产儿 风电圈海隐忧重重

http://www.gkong.com 2010-05-21 16:01 来源:南方周末

   在风资源规划、上网指导电价、并网等关键问题还未明确之时,各方的热情显得为时过早

  跑马圈海

  所有赛跑者弓着腰站在起跑线上,只等发令枪响。只可惜枪声迟迟未传来。

  5月临末,原定在本月初进行的我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未见踪影。这已经是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第二次延迟。此前的延迟,官方的说法是因为“一些工作细节尚待落实”。

  风电特许权招标是中国自2003年开始采用的制度,以此来确定风电上网电价。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的启动,也意味着国家即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

  事实上,早在发令枪响之前,沿海各地方政府与各电力企业之间已有抢跑之势。他们草拟了数十个框架性开发协议,优势海上风电资源几乎被“瓜分殆尽”。

  江苏盐城大丰市风电产业招商局局长康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特许权招标尚未进行,但江苏盐城大丰市已有3块风场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发改委的审批,参与投资的企业分别是中电投、国电龙源和华电集团。其余11块风场则成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国信集团、德国索拉CCE等行业巨头竞相争夺的对象。

  “有意向的投资企业很多,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康红说。

  数据显示,盐城大丰市风电场的规划容量约为江苏省总容量的四成多,位居江苏第一。

  大丰仅仅是“跑马圈海”的一个缩影。

  距离大丰不远的东台市,也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根据规划,东台265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被划分为9块风场,其中编号为C1、C2的风场将参加特许权招标。

  据称,国华能源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口头允诺”,将跟标其中一块风场,而其余8块也基本确定“花落谁家”。

  目前,中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也已“圈定”在江苏近海地区,项目包括两个潮间带项目,以及两个近海项目,潮间带项目规模各为20万千瓦,近海项目各为30万千瓦。

  正因为如此,从年初开始,电力企业和风机设备企业纷纷布局江苏。以至江苏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卫东感慨“江苏沿海适合发展海上风电的海域基本已经抢占完了”。“如同抢购一般,”康红说,“但这些都是意向性协议,最终还是要等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在缺乏风电整体规划的情况下,中国掀起风电圈海热潮。

  不差钱,很差钱?

  “这些协议基本都是上千亿的项目。”东台经信委资源处处长孙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目前,参与海上风电投资的基本都是“国字头”的电力集团,动辄上百亿的项目投资,似乎也只有央企拿得出来。

  作为占据全球总装机容量比例不超过1.3%的海上风电,缘何受到电力巨头们的青睐?事实上,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刚刚开始,上网电价还未确定。相比目前微利的陆上风电场,海上风电有着更为不乐观的赢利前景。

  显然,对利润的追逐并不能解释电力巨头对海上风电的热情。

  “电力集团面临着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压力。”国华(东台)风电公司总经理乔中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各电力集团,国家有意要求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发电企业在201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配额达到3%,2020年则要达到8%。

  “完不成配额就不能批火电项目,这将直接导致电力集团总装机容量上不去。”国经证券分析师张帅一语中的,“一旦总装机容量落于人后,在未来五大电力集团的整合过程中,小的那个就有可能被别人给吞掉。”

  如果说,布局海上风电是在为五大电力集团的未来发展消除瓶颈,对于已经上市或拟上市的电力企业来说,海上风电更可能成为他们在面对煤炭价格高企和沉重资产负债率时的一根“救命稻草”。

  目前的五大电力集团都面临着普遍在8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国资委对电力集团如此高的负债率肯定不满。”一位国电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说。通过包装新能源业务上市,获得融资,肯定能够减轻电企的资产负债率。

  上周,就先后传出华能和大唐考虑将旗下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的消息,在股市给予热烈回应后,大唐紧急发出公告予以澄清。

  尽管如此,对于电力企业“圈钱”嫌疑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以央企在海外上市的首个新能源公司——国电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龙源集团为例,其上市的时间颇为讲究。2009年10月20日,龙源公司宣布其在江苏省如东县南黄海环港外滩上的两台1.5兆瓦风机开始并网发电。两个月后,龙源公司即在H股发行上市。

  发行价格在6.26港元至8.16港元的区间内,远超其他中资电力股。

  自上市以来,龙源集团总市值已进入世界风电企业前三名,总募集资金177亿元。目前股价已较其发行价上涨了10%。而目前,国电集团在五大电力集团中,负债率表现也是最好的,平均保持在73%左右,低于其他电企。

  “捆绑招商”

  事实上,“借力”海上风电的,不止五大电力集团。

  可以发现,具备发展海上风场的地方政府,几乎都在大手笔开建风电产业园区。

  海上风电资源集中的江苏南京、淮安、连云港等多个城市,都已宣布局海上风机装备,而盐城、南通、无锡等地则直接喊出打造庞大的“风电设备零部件基地”或“风电设备产业园”的口号。

  以江苏盐城为例,该市已经规划了4个超过10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汽、上汽已经确定将分别落户各产业园。

  按照盐城市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的风电装备产业将形成10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和2000亿元销售规模。“不出两三年,仅江苏沿海新增风机产能就不低于1000万千瓦。”一位风电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几乎是去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地方政府要求在启动海上风场的同时,捆绑风电设备企业入驻。”华锐风电负责盐城项目的焦经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风电企业不得不进行了很多重复建设的项目。

  据焦经理估计,目前,风机设备中至少有30%的新增产能属于此类“捆绑招商”。显然,这将进一步加剧风机产能过剩。

  不过,地方政府也是一肚子苦水。以大丰在2009年10月竣工的一个20万千瓦的滩涂风电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我们五年之内得不到一分钱,我们自己还赔了6000万。”康红对记者说。“做风电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真的不划算,而做风电设备肯定是赚钱的,它是制造企业,不享受减免优惠等政策。”在康红看来,所谓的“捆绑招商”背后的动因非常简单,无非是想获得双赢而已。

  这一举措也的确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收益。大丰市在经济开发区和海洋经济区规划了两个10平方公里的风电产业园,按照大丰市市委书记倪峰的预期,两年后,该市风机总体销售规模将达到100亿元,这相当于大丰市2009年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

  海上风电早产?

  追逐这一波海上风电热潮源头,主要来自政府编织的一张令人咋舌的风电蓝图。

  2007年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指出风电总装机容量在2010年达到500万千瓦,投资总额约1900亿元。不到半年,国家公布的风机装机总容量就被提高到了1000万千瓦。如今,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达到1.5亿千瓦。

  跳跃的风机装机总容量目标,带动的是同样跳跃的投资热情。仅从金风科技、湘电股份以及长征电气等上市公司自2008年至今的股价涨幅就可一见端倪:2008年11月至今,湘电股份涨幅为332.7%,长征电气229.4%,金风科技192.27%。

  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缺乏风电整体规划。2010年1月22日,国家曾发布《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这显然不足以成为指导海上风电发展的规划性文件。

  即使连最基础的海上风资源普查,目前还在不断修订中。5月11日,国家能源局重新修订了陆上、海上风资源。其中,较普查前,海上风资源由7.5亿千瓦锐减到2.5亿千瓦。“一个现实问题是,风电的资源评估如果跟不上,我们就无从知晓具体资源到底有多少,制定合理和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更无从谈起。”中投顾问的研究员姜谦表示。

  显然,在风资源规划、上网指导电价、并网等关键问题还未明确之时,目前业界对海上风电的热情显得为时过早。(袁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