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经济转型年的投资考量

http://www.gkong.com 2010-07-12 14:43 来源: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超

   政策退出与经济转型,将是2010年中国经济的政策主线。

  政策退出意味着政府投资的下滑,意味着传统周期性行业估值中枢的不断下滑。

  经济转型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图景。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华丽转身”。国际金融危机中断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

  2010年,我们应当回到这一轨道上。首先,GDP的“三驾马车”要更加均衡,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

  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

  再次,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纠结于“政策退出”与“经济转型”的资本市场则是在冰与火的二重浴之中。政策退出带给市场的是“寒冰上的煎熬”。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微调、房地产政策的出台都是对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一次沉重打击,周期性行业市值占比占绝对优势的大盘一路下跌。

  随着政策退出力度的加大,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的巅峰,人性的恐惧再次主导了市场。

  在冰与火煎熬中的投资者肯定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敢问路往何处去?

  风物长宜放眼量。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谋求穿越时空的阿尔法收益(预期可获得的超额收益)。让我们静思默想,穿越时空,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中国将经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公司利润,进而传导到市场估值?

  首先,老龄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殆尽。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逐步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的一项挑战。为实现中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第三,资源瓶颈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对资源瓶颈,发展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推动煤电一体化建设,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施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政策。

  第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路网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五,城镇化仍然是具有“二元结构”的中国需要大力推动的重要国策之一。城镇化带动了二三线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展,再进一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

  总之,未来中国势必逐步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产业的兴衰就取决于这些大趋势改变要素价格、改变行业内公司的成长速度。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是应对长期经济转型趋势明朗、短期宏观调控不确定的最好组合结构。核心组合应配置代表经济转型大趋势的产业。卫星组合应配置短期趋势性明显的投资主题、具有阶段性交易机会的投资标的。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