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怎样造就的

———中国科学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纪实

http://www.gkong.com 2010-07-14 14:4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编者按 刚刚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多年来始终以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己任,在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我国在新时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人物风采①

  许瑞明:珍惜机遇创新业

  2007年秋天,放弃纽约大学教授的职位,分子生物学家许瑞明回到了中国,开拓科研事业。

  当时我国正在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许瑞明出任了这个实验室的主任一职。

  “我20岁就离开了祖国,虽然在美国呆了25年了,但总觉得是一个暂时状态,该为祖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许瑞明说。在美期间,他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了13年,并获得了“终身教授”资格。

  2008年秋天,中国收获了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的殊荣之时,许瑞明正忙着组织筹备一次重量级的会议:推动冷泉港亚洲国际会议中心在苏州的建设,开启蛋白质国家实验室同美国顶级生物实验室交流的一扇门。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詹姆斯·沃森应邀来到了北京,在参观了蛋白质国家实验室之后感慨地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回来了!”

  实验室如何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是摆在许瑞明面前的第一道坎。“你若要回国工作,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需要人去做。”还没有正式上任,许瑞明接触的“心仪对象”已有十来位,他对每一个人重复这句话。

  许瑞明的这盘人才棋,已在干细胞和分子层面布了点,这是两个极端,接下来他考虑的是,引进几位优秀人才,做生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把这两个极端衔接起来。

  “从前中国吸引人才的思路是‘只要做得好就进来’,但是现在全然不同了。”许瑞明说,“就像是下围棋,战略布局很重要,先要占据重要的关键点,然后连点成线。”

  2009年,许瑞明入选了第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可能从来没有一次这么好的时机,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做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这种难得的机会,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所以我是幸运的。”

  人物风采②

  陈亚宁:大地上的生态卫士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是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首批入选者之一。

  1978年,陈亚宁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辞谢了留在西安工作的机会,回到了新疆,全身心致力于新疆生态的研究和规划。那时起直到今天,他的名字总是与新疆的碧水黄沙紧紧相连。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已经干涸断流了30多年。为此,国家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巨大的生态输水工程。从2000年开始连续9年,陈亚宁带领他的团队,几乎跑遍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在这片约780公里长、10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成了国内第一个1∶1的生态水文过程原型监测断面,为国家这项巨大的绿色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9年来,陈亚宁习惯了风餐露宿。每到塔里木河流域最热的7—8月,他都带领团队到塔里木河中下游的24个野外断面、84个固定植物样地上做实验。从早上6点天亮到20点天黑,他们细心监测着水、土以及植被的每一点变化。有些实验要求日夜不间断地监测,他们就在野外连续待上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搭起帐篷,轮流值守。从几十公里之外的城镇上买来的蔬菜,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顿。

  守卫塔里木河的同时,陈亚宁规划着将“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本。10年前给克拉玛依石油公司作报告,他写道:“在20世纪把荒漠变成油田,在21世纪,有没有可能把荒漠戈壁变成绿洲家园?”陈亚宁自己给了这个设问句最好的回答。他提出的荒漠高效生态产业思路,正成为克拉玛依新垦土地大农业的重要科技示范和引领。

  如今,陈亚宁又开始勾勒伊犁河谷未来的蓝图。他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试验与示范”。

  20多年的科研生涯,陈亚宁的足迹踏遍了新疆各地,也形成了自身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棋局。在新疆大地上,他无愧于“生态卫士”的美称。

  从全员聘用到“三元”工资

  1998年以来,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逐渐呈现“出成果、出人才”相互促进的喜人态势:胡伟武博士带领的龙芯团队,仅用1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处理芯片;上海光源团队高质量建成了国际一流的同步辐射装置,有力推动了国内相关高技术领域的发展……

  是什么激发了众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体制机制和环境。中科院的深层次、大力度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功不可没。”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李和风如是说。

  1999年,中科院率先在全国科研系统实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实现了科研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重大转变。

  李和风认为,中科院对人才使用机制的创新,一方面突出了公平竞争。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制度,强化能力、业绩和贡献的导向作用,不唯资历,不拘一格。如:当时,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结合原4个数学类研究所的整合,重新设置了创新岗位,通过公开招聘,原160名研究员中只有60人被聘为首批创新岗位研究员,并从110名管理和支撑人员中遴选了23位聘用到创新岗位。

  另一方面突出了合理使用。推行“岗位聘用+项目聘用”的用人制度,对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高水平技术支撑和高层次管理人才,采取“岗位聘用”的方式,保持相对稳定;对于根据阶段性科技任务需求而聘用的博士后等科技人才,则实行相对灵活的“项目聘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中科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为的是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包括不能全时回国或来华工作海外学者。如蒲慕明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自1999年起受聘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成为中科院第一位外籍所长,他的治所理念、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大大推动了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发展。迄今为止,通过各类智力引进计划,中科院已组建92个创新团队,凝聚了近600位海外杰出学者。

  通过用人制度改革,中科院创新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与1998年相比,创新队伍中40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提高了9%,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所占比例提高了21%,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提高了11%,已基本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优化的用人机制。

  同时,为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中科院率先在全国科研系统实行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三元”结构工资制,并先后试行了研究所“法定代表人年薪制”、特殊拔尖人才的“协议工资制”、项目聘用人员“合同工资制”等,逐步形成了以“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新型分配体系。新的机制破除了按职务职级分配的“大锅饭”模式,有效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凝聚和稳定大批高层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百人计划”到“西部之光”

  2008年8月8日晚8点,在“鸟巢”直线距离仅2公里的地方,中科院大气所北郊325米高的观测铁塔上,王自发研究员一边留意观测系统,一边上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由他主持研制的“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正在紧张工作,精确预报着北京未来72小时内各个地区的空气质量。

  王自发研究员是在2002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吸引回国的海外人才。李和风介绍,十多年来,中科院遵循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根据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不同区域的需求,先后推出了“百人计划”、“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等一系列专项人才计划。在较短时间内,不仅顺利完成了创新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而且凝聚和造就了一批王自发这样的杰出科技人才。

  1994年,中科院率先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海内外、以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人才计划————“百人计划”。在当时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中科院从事业费中拨专款,集中有限资源对优秀人才重点支持,无论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内遴选优秀人才的国际视野,还是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以及每人200万元高强度的科研经费支持,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百人计划”实施至今,早已远远超出“百人”范畴。截至2009年底,其支持的海内外优秀人才达1846人,他们中有41人当选为“两院”院士,73人担任了“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71人成为了“863”项目负责人。这些优秀的科技将帅人才,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取得了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中科院过去存在的人才断层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仅已经评估过的715名国外杰出人才,就带起了8870多名科研人员队伍,培养了6407名研究生。

  今天,“百人计划”已成为中科院吸引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的品牌,在海外学者、科技人员和公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其实施。

  1996年,为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科院开始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07年,为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到西部创新创业,“西部之光”计划中增设了新进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对到西部地区研究所工作的不超过35岁的博士,每人资助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西部之光”计划实施至今,已覆盖西部10个省区的科研机构,在西部地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成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人才培养举措。截至2009年底,中科院投入经费总计2.12亿元,支持青年科技骨干人才599人,资助培养在职博士生151位,支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58人,为西部凝聚青年科技人才达3000余人。

  面向2020的

  人才系统工程

  刚刚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20名“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代表领取了证书。其中,包括来自中科院的许瑞明、潘建伟、朱慧珑、丁洪四位研究员。他们皆在海外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重要成果,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被引进回国,在各自的领域担当领军重任。

  截至2009年底,中科院共有7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占总数的14%。不可否认,正是近年来的各类人才举措,为中科院成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起到了投石问路、铺路搭桥作用。据统计,入选“千人计划”的这70位海外人才中,有29位是通过前期的引智计划与中科院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并最终加盟的。

  李和风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在人才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中科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精干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国家队。截至目前,中科院院属科研机构中拥有中科院院士283人,占全国的39.6%;中国工程院院士61人,占全国的8%;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6人,占全国的37.5%;有“973”首席科学家174人,占全国的37.7%;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4人,占全国的35.2%;还有900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

  面向2020年,中科院在总结多年人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去年启动了“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将人才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支撑与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和“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中科院希望通过对各类人才计划的系统整合和有机衔接,确保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和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

  当前,随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新一轮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热潮正在掀起,中科院也正有条不紊地将“人才系统工程”推向深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营造开放、合作、公平、包容的环境,不拘一格延揽天下科技英才。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